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二物理下册《功》教学设计

2021-07-14 10:40:01
相关推荐

初二物理下册《功》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 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2.过程

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做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力未做功的实例,激起其学习功的知识内容的好奇心,使之积极参与判断是否做功的讨论。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节 功 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知道功率的公式、单位,

3、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并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具体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从身边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认识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而且有快慢之别,

2、通过类比把速度的知识迁移到比较做功快慢上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实验估测人的功率

三、教具

体重计、秒表、刻度尺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他上楼需1.5分钟,有一次,他跑步只用了40秒,这两种情况也何异同?

生:他做的功______,所用的时间,他做功快慢_______(选填是否相同)。

师:这说明了做功不但有多少的问题,还有快慢的问题,那么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想一想能否与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作类比,

生: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路程比_______,一般赛跑都是用这种方法(裁判员的方法);还可用另一种方法,是相同时间比______(观众的方法),物理学上常采用后一种方法。

师:同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也可依此采用两种方法。

生: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比 ,或者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师:物理学中,则采用后一种方法来表示做功的快慢,并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功率。

(二)、新课学习:

一)、功率:

师:请同学们参照书本P65认识功率,

生:完成下列填空

1、定义:_ 叫功率。

2、计算公式:W=,t=

3_(符号表示___),人们它叫做___,简称__,符号表示___。 在工程技术中常用单位是____、_____。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练一练:(1)单位换算:5W=___J/s。3Kw=___w, 0.5MW=____W。

师:讨论:1、功率大的物体一定做功多。

2、功率大的物体一定花的时间少。

3、做功的多的物体一定功率大。

4、功率大物体一定做功快。

5、做功多的物体一定做功快。

生: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物理量,功率大表示物体做功,功率小 表示物体做功。功率不是表示做功的多少。所以功与功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

生:练习,

1、如前面题目,若小明的体重为500N,每层楼高为3m,则他两次上楼所做的功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次做功的功率分别是_______ 和 ________。

2、两台起重机的功率之比是1:3,如果它们完成的功相同,则它们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是;在相同时间里完成的功之比为_________。

师:阅读课本P66第二自然段,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

二)、估测上楼的功率:

师:上学时我们都要从底楼登上三楼,在此过程中谁的功率最大呢?下面就来研究。 生:思考

1、猜一猜:我们班上哪个同学上楼的.功率大?你做出猜想时考虑了哪些因素?

2想一想:如何比较同学上楼的功率?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方案?

如果要求估测出功率的大小,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应用什么测量工具?并设计出表格

师:实验操作如下,请一个同学从一楼登到三楼,测出这个同学的质量m,量出楼的高度(一楼到三楼)h,记下这个同学两次登楼所用的时间t,并把有关数据填在下表中。

??算一算:根据P?算出登楼时的功率。 ttt

生:思考,如何估测跳台阶或引体向上时人的功率吗?应如何测量呢?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有什么体会?(请你写下来)

(四)、作业:1、完成课本P66 1、2、3、4.

2、功率的另一种形式表示。我们可通过以下例子来分析: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sW牵引力F、速率v和功率P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公式P=、W=Fs、v=推导出来,tt

P=_____(注:把功率公式中W和t替换掉,最终用F和V来表示功率)。从此公式来看,在功率保持一定,加大物体的速度必定会使动力(拉力)减少。在分析一些有关运动的物体(包括机器)的功率时,应用此变形式比较简捷。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分类法、控制变量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合作探究,养成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和与人共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势能的概念。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等。知识准备:力和功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