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物理习题课的教学设计与模式

2021-07-14 10:50:01
相关推荐

物理习题课的教学设计与模式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设计与模式

现代教育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都在进行着改革,一个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每一位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是一个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鼓动学生,营造出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在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只管教,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各种课型的教学中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知识、活化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抓好习题课的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习题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的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学的不知所以。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解,课后又采用了“题海”战术,让学生疲于应付,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与主动性。教育的改革,为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习题课上,我们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者。笔者认为要作好习题课的改革,一定要作好下面的几个环节。

一、发挥教材优势

教材中的习题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它起点低,面向大多数学生,它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运用、基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习题,把它讲深讲透,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习题的讲解中,我们给学生指出习题出自课本的哪个地方、哪个知识点,学生就会有亲切感,不会觉着

陌生,能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只有不怕了,学生才有积极发言的勇气。它起点低,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对活跃课堂气氛起着重要作用。

二、精心选择例题

由于课堂例题担负着阐述某一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规范性解法的任务,课后的练习题、习题担负着巩固理解相应概念和规律的任务。。因此课堂例题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用,所以选择的例题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先选“探究”类例题,目的是将方法、规律的应用示范给学生,做好评点与探究,将本题所涉及和方法、规律及解题中的注意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再选“应用”类例题,目的让学生自主完成,做好引导与错误辨析、反思归纳学生解答中的失误点与应对措施。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精选例题,即选择的例题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太易,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或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例题就失去了意义。太难,学生无法参与讨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就无法实现互动。要选用学生出现过的或可能出现的错误题,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巩固及运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但由于他们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同时受各种思维障碍的影响,加之还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其中不少是共性错误,所以选用这些题目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澄清事实的本质

三、科学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参与的程度,学生参与程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则差。在习题课教学中,如果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学生就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学生就不容易掌握,就算当时听懂了,也记不牢,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要想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知识,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比较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讨论。因为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方位、角度不一样,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不一定相同,通过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当然,必须使学生的讨论具

有目的性、方向性,不能让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否则,学生学不到系统的知识,同时也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学生讨论之前,教师应提出问题(课前设计好),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对于不同的题目,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不同,但应包含以下内容: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并用字母符号表示,找到题目中的关键字和词,弄清题述物理过程,找出应该用哪个或哪些物理规律(公式)解决问题。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加强巡视,教师的巡视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讨论;第二,了解学生讨论情况;第三,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培养表达能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必须对学生讨论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学生在讨论中还没有弄懂的问题,以便教师在后面的讲解中加以注意,而了解学生讨论情况的最好方法就是抽问。在抽问时,可以多抽问几个学生,特别是解题思路不一样的学生,并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使全体学生都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另外,教师在抽问时应避免以下几种误区:第一,只抽好生,不抽差生;第二,专抽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第三,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抽问,给学生难堪。

五、探究解题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后,教师就没有必要对例题进行详细讲解了,特别是具体的解题过程,根本没有必要在黑板上进行详细板书。本人认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用“分析法”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习惯和分析能力。所谓“分析法”的推理过程就是以问题的结论出发向已知条件逆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在认真审题、分析题意的基础上,首先找出能直接回答问题的物理规律或公式,观察这个公式中包含哪些新的未知量(中间变量),再列出与这几个变量有关的物理公式,如果这几个式子仍含有新的

未知量,就再找出与这些新的未知量有关的公式……照这样的逻辑思维顺序逐渐分析、推理下去,直到待求的物理量全部可以用已知量表示为止。

六、一题多解、多题归一

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对遇到的习题会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法,而不是只会生搬硬套一种解法,问题一发生变化,就无所适从。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列出来,然后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能一目了然的看出简便的解题方法。多题归一有利于学生把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物理问题和物理方法起了归纳总结的作用。

七、加强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学生对课堂上教师所讲的例题看似已经掌握,但实际上学生还可能不完全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选择练习题时应注意:选择的练习题与例题要有一定的关联,最好是同一类型的题目,但又不能是例题的翻版,否则,起不到练习的作用.

总之,在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教师只要认真地设计以上几个环节,同时按设计的环节认真地加以实施,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习题的排列要有一个梯度———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低层到高层。当然,习题的形式要多样化。计算题、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及思考题,应兼而有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物理概念,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紫藤长廊作文 关于秋天的小学生作文 黄山的景色作文 国庆节的作文50字 关于偷的作文 认识自我作文800字高中 作文什么变了500字 自传作文400字 富阳东吴公园作文 我爱四季作文 黄昏作文300字 葡萄熟了作文 难忘的国庆节作文400字 美丽的杜鹃花作文 污污作文 写动物作文450字 我喜爱的职业800字作文 关于抗战的作文 最美心灵作文 坚强的后盾作文 感动的那一刻作文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作文 描写大海涨潮的作文 家乡的秋作文600字 感恩作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作文 描写品质的作文 一个字的作文 美悄然绽放作文600字 被挠脚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