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一语文下册谈生命教学设计的内容

2021-07-14 12:25:01
相关推荐

初一语文下册谈生命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掌握“巉岩、休憩、挟卷、云翳、骄奢、清吟、荫庇、芳馨、怡悦、璀璨、一泻千里、枭鸟”等词语。

(2)了解冰心,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

(1) 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涵的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过程和方法. 课堂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清思路,理解主题;体会优美形象的语言.;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难点:理解课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及其在文中起到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时,有些抽象的道理我们总感觉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比如什么是爱,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等。这时我们会想到一句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冰心是如何向我们“言传”生命这个十分抽象的概念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冰心的《谈生命》。

二、精读与赏析

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把生命过程比作水流往大海的历程和树成长的历程,现在我们看一看在这个“历程”中“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表现。

现在请同学们找出“一江春水”奔腾不息,“一棵小树”顽强生长的句子,我们共同欣赏。(提示从句子的修辞、从句子蕴含的深刻含义、从句子的`哲理美、情感美或诗意美等等方面思考。)

例:1、“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这一句生动形象,特别是“快乐”“ 勇敢”“ 享受”等词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江春水”在流往大海途中面对“巉岩”等一切遭遇时的乐观态度。

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一句语言看似平常,实则意味深长,表现出作者那种超出常人的面对死亡是畏惧、痛苦的感受。

3、“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身,在早春湿润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而出”。这一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特别是“聚集”、“欠身”等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棵小树”这一幼小的生命初生时的冲动与奋进;“勇敢”“快乐”表现了小树的乐观态度。

4、“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借江流不能入海,种子不能成树形象地说明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生就失去了意义。

三、体会与总结

1、体会作者的写法——联想想象

刚才我们赏析了作者生动的语言,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作者给我们解释生命从生到死这一过程的方法。

也许有同学会说作者没有空洞的议论而是用了两个比喻把生命比做水,比做树。

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生命比做水,比做树?作者是怎样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树的呢?

水流往大海的历程和树成长的历程与生命过程有相似之处,作者抓住他们的相似点,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把这一很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了。

正像我们分析的那样:一江春水东流——向前、曲折、复杂、多变,她经历了各种磨难,显得丰富多彩;一棵小树成长过程中——发荣、滋长、繁盛、凋零她同样揭示树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的规律。人的生命历程也是由弱小到强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挫折,而且要面对掌声和鲜花等的考验。这样,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就感到生命过程是具体可感的了。

2、总结复习联想想象

其实,这一写法我们早在初一时就已经学过了。比如上册《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写了牛郎织女在天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反衬了人间的黑暗;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把民族生命的进程比作长江大河扬子江等,形象地告诉我们要保持乐观的革命情怀。

心理学告诉我们,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这里的关键是要找出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我们常把老师比作“蜡烛”和“园丁”,这是因为老师和“蜡烛”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和“园丁”在培养学生与修剪花草树木方面有相似之处,这就是老师和蜡烛与园丁之间的联系,这也就是“相似联想”。

四、延伸与运用。

1、课内延伸与运用

我们刚刚学习了联想想象的方法,现在我们来仿照冰心将生命过程比喻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历的方法,选取一个事物来比喻、象征生命。

[点拨] 生命像小说,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生命像浪花,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生命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

2、课外延伸与运用

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做下面几个练习

(1)请你用“寂寥、忧伤、徘徊”三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50字左右

点拨:寂寥而忧伤的我独自俳徊在路口,满眼望去,路人来去匆匆,而我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满是迷茫,世上本有很多路,没有人走都被遗弃了。

(2)请使用“春天 、夏天、 秋天和冬天”四个词语 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表达人生感悟的文字

点拨:时间总是如流水般逝去,在我走过的那长长的,如彗星般的日子中,不知有多少个百花齐绽的春天;多少个蛙鸣蝉叫的夏天;多少个细雨潇潇的秋天;多少个银装素裹的冬天……虽然人生如梦,但是要珍惜时间。

同学们,联想想象不只是相似联想这一种形式。比如我们一提到“春风”,往往立刻会想到“春暖花开”,这因为“春风”和“春暖花开”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 “因果联想”。又如当我们在家里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时,我们会马上想到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孤儿,这就是“对比联想”。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在某些方面相近,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由此可见,“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把握这几个“桥梁”就成为掌握联想的关键。课后我们再做进一步的练习。

五、课内小结。由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作小结。(能围绕本文语言的生动性,联想、想象,谈都可以。)

板书设计:

谈生命

冰心 相似 联想 想象 水

生命

形象 生动 树

六、布置作业

用“大步流星、惊慌失措、人生”三个词语,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对生活的一种感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三卷高考作文 从那以后作文 游北京作文400字 描写打雪仗的作文 滑雪作文200字 故乡作文800字高中 换个角度看问题作文 以时间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城市我的家作文 西游记作文600字 社会实践作文800字 做时间的主人作文 冬景作文500字 关于玩雪的作文 myfather英语作文 有你真好作文开头结尾 写邓稼先的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开头结尾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给我一双翅膀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族日语作文 学习的目的作文 故乡的春节作文 什么真了不起作文 走过那个拐角作文 记事的作文400 满分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我的新年计划作文 快乐的假期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