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七年级历史上册的考试试题

2021-07-23 09:40:03
相关推荐

关于七年级历史上册的考试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A.使用火B.直立行走C.劳动D.使用文字

2.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②制作弓箭、烧制陶器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D.①②③④

3.《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A.尧舜禹时期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D.半坡氏族时期

4.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

A.水稻、棉花B.水稻、粟

C.水稻、玉米D.粟、烟草

5.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6.夏、商、西周是以()为主的社会

A.青铜制造业B.商业C.农业D.畜牧业

7.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国B.齐国C.秦国D.燕国

9.下列言论,出自右图之人的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0.李冰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④灌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1.下列选项中,对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A.牛耕的推广B.都江堰的修筑

C.商业与城市的兴盛D.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1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13.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A.竹简B.青铜器C.纸D.丝帛

14.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

15.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你认为当时记载这一天文现象的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B.金文C.铭文D.大篆

1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7.下面对秦朝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朝统一时间是公元前221年②秦朝的都城设在咸阳。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 ④秦朝统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8.下面对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战国末年,秦、赵、燕为防止匈奴南下相继修筑长城 ②秦朝统一后,利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部原有长城进行增补 ③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多里 ④长城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世界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奇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0.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B.四面楚歌C.揭竿而起D.打草惊蛇

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A.实施结果B.实施过程C.实施目的D.实施背景

22.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23.下面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得河套地区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2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

A.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中央集权的强化

C.加强思想控制D.注重儒家学说

25.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A.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B.汉武帝时,对匈奴用兵,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C.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D.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

二、非选择题

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3分)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6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起止时间?有何意义?(6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3分)

(2)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4分)

(3)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5分)

(4)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3分)

28、(20分)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

(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2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其意义是什么?(4分)

(2)按由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该路线所经主要地点。(4分)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4分)

(4)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请分析一下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4分)

参考答案

答案CCABCCBBABDCAAD

答案ABCABCBBBC

26.(1)商鞅、秦国、法家(3分)

(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分)

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分)

(3)商鞅变法为秦朝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嬴政。灭六国,完成统一。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4分)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历史上的巨大进步。(2分)

27.(1)材料一认为昭君出塞使北方边镇安定,社会生产发展,匈奴与汉朝友好相处。(3分)(2)前两句反映的是西汉武帝时与匈奴的战争,后两句指的是昭君出塞。(4分)(3)持赞同态度。(1分)因为昭君出塞平息了汉匈之间的战争,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4分)

(4)两段材料都表达了希望边镇安宁,社会秩序安定,民族友好交往和相处的愿望。(3分)

28.(1)指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分)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加强了汉与西域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4分)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4分)对外开放政策。(2分)

(3)西域都护。(2分)意义: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

(4)交通运输先行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物品与信息交流;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周边环境;推动沿线各国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等。(只要言之有理,每一条2分,本小题满分4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暑假生活600字作文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 我熟悉的人300字作文 意外的惊喜作文400字 沿途的风景作文800字 读书的快乐作文500字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纸电子版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结尾 改变真好作文 有意义与有意思作文 真情在生活中流淌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400字 观察事物的作文300字 欢乐的泼水节作文 毕业后的计划英语作文 甘肃语文高考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三年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文 团圆饭作文200字 读书笔记作文400字 我的自画像作文600字 英语中考作文范文10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作文 妈妈谢谢你作文400字 读书的意义作文600字 克服困难的作文8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