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口技教学设计

2021-07-31 15:20:04
相关推荐

口技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口技表演中感受和领悟中国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口技是一种传统技艺,表演者运用口腔发声技巧,同时借助一些简单道具,模仿出各种声响,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将在林嗣环的生花妙笔的引领下,去感受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二、生字词:下面我们就来读这篇文章,读之前我们先解决一下生字词,幻灯片展示生字词,请一位学生来读,其它学生纠正,齐读。

三、初读,读准字音,读得沸沸扬扬。师:解决了生字词,我们就来初读这篇文章,两个要求,

1、读准字音,2、读的沸沸扬扬。学生自由读,大声读,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集体读第一段,要求大声读。读准字音,

四、再读,读出层次,读出情境。师:接下来我们来读第2段,这次要求读出层次,提示一下,

第2段分为两层,什么地方是第一层,什么地方是第二层,老师不知道,你们知道。下面请男生读第一层,读完后要不约而同停下来,女生读第二层,要不约而同接上。

学生读

读完后,请问男生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停,女生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接着读。

明确:因为前面是口技人模仿的声音,后面是在座宾客的感觉和赞赏。从描写角度来讲,前面是正面描写,后面是侧面描写。

师:那么大家再读一下第三段,上等这次我们再把要求提高一个等级,要求不仅要读出层次还要读出情境。大家自由读,体会一下,同组之间讨论一下,怎么样才能读出情境,提示一下,从语速、语调两个方面把握。

学生自由读,讨论。

请学生谈应用什么样的语速、语调读。明确语速渐缓,读出夜深人静时的安宁。

学生读,点评。

师:同学们读的不错,接下来同样的要求,从语速、语调两个方面把握,读第四段。自由读,同组讨论,体会。

学生自由读,讨论。

请学生谈应用什么样的语速、语调读。明确“火起”要语调突起,语速渐促,读出表演情景中的混乱、喧哗的气氛和宾客们紧张、惊恐的情绪。

(生齐读)

点评。

师:经过了第四段的惊心动魄,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正当观众们想拔腿跑掉时,抚尺一下,表演结束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读?

现在请大家读一读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读二、三、四段,完成下表

明确:

二、介绍正侧面描写:大家看看,这么多声音,可以说是最复杂的表演内容,最投入的观众。那么写表演就写表演吧,为什么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明确:侧面烘托口技者技艺高超。

三、二、三、四段我们读完了,现在请大家读一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看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有什么相同点?

明确:这两段都交代了口技者所使用的简单道具

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明确:前后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侧面烘托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这么复杂的表演,观众的反应是这么投入,道具却如此简单说明口技者技艺高超,用文中的一个字来说就是表演者“善”口技。一个善字总领全文。为了表现口技者善口技文章不仅正面描写了表演的内容,也从观众和道具两个方面对口技者的精彩表演进行了侧面烘托。

描写人物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描写刻画。可以从正面对人物加以刻画,也可以通过周围各种不同人物的眼睛看、嘴巴讲等方式,从侧面起到烘托某个特定人物的作用。

比如我要表现我们班某某同学非常的优秀,我可以直接写他学习好、品德好、获得了很多奖项,这叫正面描写。我也可以通过同学、老师对他的评价来侧面烘托他的优秀。

小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1.先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

2.而后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口技艺人技艺高超,这是侧面描写。

3.课文首尾呼应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从侧面表现口技艺人技艺高超。

板书设计:

作业:大练习册感知课文和精读课文部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本文的写作特色,这篇文言文首尾互应,运用了正面描写 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1.先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

2.而后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口技艺人技艺高超,这是侧面描写。

3.课文首尾呼应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从侧面表现口技艺人技艺高超。 这节课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大意。

二、学生逐段翻译,教师检查重点字词,明确译文。(幻灯片放映)

三、梳理时间词,掌握时间词的准备用法。这篇课文有很多时间词,同学们找出来填到下面括号内:

表示突然发生:( )( )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 )

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

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 )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

四、古今异义。这篇文章中还有这些古异义词需要掌握的

五、词类活用:

六、一词多义:

绝: 以为妙绝(副词,极,非常) 群响毕绝(动词,消失)

妙: 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

指: 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坐: 众宾团坐(动词,坐下)

满坐寂然(同“座”,名词,座位) 乳: 妇抚儿乳(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名词,乳头)

而: 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七、通假字

满坐寂然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作业:整理译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作文 作文 思维导图 100字小作文 海边的作文 做饭的作文 作文背景 四年级400字作文 作文500字左右 800字作文初中 自由 作文 我的什么作文 作文《雪》 阳光作文 我的家乡的作文 200字的作文 同学 作文 作文450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初一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450字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300个字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佩服作文600字 小学生300字优秀作文 《温暖》800字作文 上午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新学期的计划作文500字 三年级作文过年3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作文 我最喜欢的动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