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菏泽过年风俗

2021-08-01 10:55:01
相关推荐

菏泽过年风俗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那么菏泽过年风俗都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菏泽过年风俗!

菏泽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主要活动为“打发”灶爷爷(灶君)上天,通常在傍晚进行,连同灶君一块洒酒焚烧,口中念念有词,让他上天多说好话,并摆有贡品,灶君像旁的对联通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大年三十中午开始帖春联,并“上林”(墓地)请先人(家中去世的长辈)回家过年。到了晚上,家家点亮天灯,而妇女则会在一起包水饺,包完后,年长者一般就睡觉了,年轻人有的看电视,有的聚在一起喝酒熬夜。

大年初一,父母在凌晨四点左右就会把全家人喊起来,都穿上新衣服,祭老天爷爷,还有门神,放鞭炮,下水饺吃早饭(这也就是我们的“年夜饭”)。吃完水饺后,如果有主的人家一般留下一位中年人照顾老年人,接待拜年的人,其他人则会出门拜年。一般先到近门近族家拜年,给长辈磕头,然后近门近族聚在一起到别人家中拜年。从村西拜到村东,不管姓什么,只要家中有老人,都拜一遍。这些活动都在天亮之前完成。东方发红的时候,年都已经拜完了。

贴春联 其他地方也要贴

在三十上午,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春联。贴了对联要帐的就不可以再登门了,除了各个门口的对联外,要写各式各样的福字和春字,贴到所有能贴的角落,粮囤上要贴“五谷丰登”;羊圈猪圈等地方要贴“牛羊满圈,六畜兴旺”;牛圈等要贴“槽头兴旺”;自行车要贴“日行万里,夜行八千”;机动车要贴“出入平安”等吉祥的对联,对联一贴完,过年的喜庆气氛马上就出来了。每年,贴春联的任务都包在我身上,因为家里的院子多,所以天还蒙蒙亮,我就开始忙碌起来,把爸爸买好的春联拿出来,裁剪、归类、做浆糊,一忙就是一上午。前几年,我还分不清春联的上下联,后来才慢慢总结出规律。

每年到了三十下午,一家人就开始忙起来了,有的压饺子皮,有的包饺子,分工很是明确。往年我都被分在压饺子皮的行列中,我一个人压的饺子皮能供给三个人包饺子。但是今年由于到家后也已经是三十上午了,所以这一任务也就不归我了,母亲早早压好饺子皮,而大嫂和二嫂则利索地包着饺子。在我们这里,包的饺子一般都是肉馅、糖馅和硬币馅,在这里就说说这个硬币馅的饺子。由于家人很多,所以每年每家每户都包一个硬币饺子,谁能吃到,就说明他有福气。有的人肯定会问,硬币的饺子肯定与一般的饺子的外形不一样,是的,如果仔细看是不一样的。但大家还应该知道,我们这顿饺子是放在初一凌晨四点多钟吃的,父母都在大锅里面用勺子是随便盛的,所以如果想挑着硬币饺子吃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

请家堂 让老辈回家过年

在三十傍晚时分,是请家堂的时候了。请家堂,主要就是到坟头旁,烧香烧纸,放点鞭炮,磕头,把死去的亲人,请回家一起过个新年。请家堂的时候一般都拿着香,在老辈墓前说一些“老爷爷、老奶奶,过年了,现在一起回家过年吧等之类的话。”谁家请家堂,就会专门在堂屋的正中央摆张桌子,上面是摆着供品(鸡鸭鱼肉等),旁边放两张椅子给祖先们坐。一般初二晚上,送家堂的时候,把牌位烧掉,再烧香烧纸,姥爷奶奶们就又回到墓地了。

吃饺子 讲究可不少

大年初一凌晨第一锅饺子,要先用小碗盛上四个,摆上筷子,家人端着热腾腾的饺子朝着西方,当家人点着四柱香,向西方拜三下,并且口中要念道:“过年了,各位列祖列宗,回家过年吧,”然后焚烧纸钱,鸣放鞭炮,这个过程叫“请老的”,是我们当地孝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只有把老的请回来之后,一家人才可以欢欢喜喜的开始吃年夜饭,并进行守岁了,小孩子也可以放鞭炮和烟花了。在吃饺子的时候,还有一个风俗,那就是不能把第一碗饺子吃完,必须剩余一到两个。从记事起就经常听家人说,这叫年年有余,不会让家人吃完这顿没有下顿。这样的风俗也许在目前全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的时候已经过时,但在当地能够继续保持着这样的风俗,我觉得也是传承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磕头 过年必不可少

过年磕头,也许很多地方没有这个风俗,但在我们那边却一直保留着。在初一早晨四点多钟吃完饺子后,就是晚辈给长辈,年轻人给年长者拜年磕头时候了。走家串户地给辈分高的人磕头拜年,有的时候辈分高的人的院子里,会跪一地人,真是壮观啊。这种磕头我也是从最近这几年才跟着的,以前每年大都是给父母磕个头就了事情,去别家磕头的重任大都是大哥、二哥他们身上。最近这几年,父母开始逐渐让我跟着去。这两年我也体会到磕头的意义所在,那就是不管身在何方,晚辈给长辈,年轻人给长着拜年磕头是必须有的。磕头也有规律,大都遵循从近到远的规律,把家门口附近的磕完后,再去村的另一头去磕头。磕头都是统一标准的,男人们一般都在长着家中的主前磕四个,给老人都是磕一个。把整个村子磕完一遍,身上也暖和多了。由于当时还没有天亮,所以在大街上能遇见很多人,但大都是看不到对方,只是听着声音耳熟,就互拜新年。在街上只听到“大叔,在这就磕(头)了啊,大爷,新年好等问候语。”

女婿有喜也有忧

正月初二,我们这儿的习俗是:在这一天,所有还没有熬成婆婆或丈母娘的老、中、轻的媳妇们。要带领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称“走丈人家”,已成年未结婚的子女,要去姥姥家拜年。别看平时,毛脚女婿见到岳父岳母,就象“老鼠见了猫”一般,小心翼翼,只知道干活表现,可在初二这天,岳父,岳母在这天要好好的招待女婿。

提到女婿,在这不得不提下新婚的女婿,他们在正月初二这天可真的有苦也有甜。甜的是,新女婿只有这一天是贵客,吃饭坐首席,这也是他们在一生中在丈人家享受规格最高的一次特殊的待遇。但是他们也有“遭遇不测“的时候,来老丈人家的时候,村里的.小孩可以一起拦截他,有的人截住后要香烟抽,有的人扔雪球冰块打他!所以女方家的亲戚要事先为他策划好路线,让他悄悄地进庄,吃过饭后再悄悄溜走,但小孩眼尖,通常还是少不了一场“遭遇战”。这样的遭遇在最近几年变的很少了,毕竟人的思想也转变了。

花糕 越大越有诚心

新婚的婆家必须在正月十五前,让新娘把花糕带回娘家。我也问了老人们,为何会有这样的习俗,老人们也说不出具体的说法,只知道是团员、喜庆,让娘家能够感受婆家对新娘的喜爱之情。花糕的原料就两种,一是大枣,一是面粉。记得小的时候,我哥哥结婚时我家也蒸过花糕,当时来我家有好几个邻居来帮忙,有的揉面,有的做花,忙的不亦乐乎。以前的时候一个花糕也就是10斤左右,在自己的灶上就可以蒸好的。但是不一样了,必须要到专门蒸馍的店铺就蒸,因为现在的花糕的个头和体型比以前都增高增大了,已经达到了60多斤。听邻居说,花糕越大就越能代表对新娘婆家的诚心。

走亲访友 喝酒不可少

正月初三开始,在本家走亲戚。晚上还要包水饺,水饺出锅,仍要燃放鞭炮,送天地神仙及列祖列宗,称为“圆年”,意思是过年的重头戏已经结束了。从初一到十五(一般都是初五之前把亲戚走完,因为一些打工的人大都在初六就走了),人们会互相走亲访友,加强感情交流,“要想感情深,就得一口闷”,这期间的酒宴是必不可少的。我就深受其害,在家的这几天,几乎天天喝酒。亲戚、朋友一年就能见这一次,谈谈自己一年中的得与失,畅想一下新的一年的工作。这大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父母为来客准备好了酒菜,一年就能在一起吃一次饭,也不免会多喝几杯。

其他过年风俗

在三十晚上,家门口都会横放一根棍子,意思是妖魔鬼怪进不到家门,家里的财运好运流不出去,挡门棍要放到正月十五。据说挡过了一天就会一年平安;蒸馒头时和炸东西时,是不准小孩子在旁边乱说的,怎么馒头还不熟啊,锅里的油怎么少了,这是最忌讳的,一般把小孩子赶的远远的,另外做这些事情也不希望有人串门的,说是怕带来不好的运气,叫踩气吧;初一一家人起来,洗脸水不能往屋外倒,都在一个脸盘里洗,所以我总是早起抢第一。天亮之前不能扫地,不能在外边大小便。

每个地方都有不能的过年风俗,我也没有在外面过多新年。但我觉得在农村过年真的能够体会到过年的乐趣。有的人感觉年味越来越谈,如果一些城里人能够到农村感受那里的过年氛围,感受农村的一贯过年传统,贴对联、包饺子、拜年磕头,感受农村人朴实的言语,也许他们会对过年有另一种体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答案作文提纲 冬天的山作文 不安于现状的作文素材 济南中考满分作文 作文的优美开头 温暖的旅途700字作文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作文 作文厨房交响曲 介绍襄阳的作文 学生的职责作文 端午节作文 500字 什么的那一刻作文500 人间四月天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大全500字 我错了吗作文 2013河南高考作文 很好的作文 什么什么告诉我作文 英语作文六级模板 一张全家福作文 作文优美的句子摘抄 重读这本书作文 介绍华容道作文 母爱作文250 衢州水亭门作文 天目湖一日游作文 广场作文300字 我爱古诗词作文 什么什么感觉真好作文 王国维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