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1-08-03 15:35:02
相关推荐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20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师旷撞晋平公》)

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参考译文: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收起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晋平公说:“是我说的。”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者应说的话。”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警告。”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A.齐之习辞者:熟练 B.王曰,何坐:犯罪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喝酒喝得痛快 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这

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C )(2分)

A.齐人固善盗乎 吾尝疑乎是 B.吾欲辱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乃喟然叹曰 屠乃奔倚其下 D.故撞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答: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4.请根据提示,将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出来。(4分)

楚王密谋策划 ——楚王当堂羞辱—— 晏子巧妙回击——楚王自取其辱

5.请你根据文内容展开想象,将晋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的场面叙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4分)

晋平公话音刚落,突然发现一张琴向自己飞来,他急忙站起来,衣襟散乱,惊慌失措地躲到一旁。琴撞到墙上,“当”的一声摔成了几片。他吓出了一身冷汗,惊疑不定地望着师旷。

6.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为什么?。(4分)

示例一:我欣赏晏子的说话艺术,他在无法澄清“齐人坐盗”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巧有类比进行反驳,片言只语间化被动为主动,既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

示例二:我欣赏师旷的说话的艺术,他先直话曲说,巧妙地将晋平公说成是“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因势利导,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9分)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

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

景公:齐国国君。霁:天放晴。陛:皇宫的台阶。

参考译文:

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理想,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7.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3分)

其 / 实 味 / 不 同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捆绑 (2)晏子避席对曰:座位

(3)叶徒相似:仅仅,只 (4)公被狐白之裘:通“披”,穿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答: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赐给饥寒交迫的人。

1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什么?简要回答。(4分)

答:说明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11.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一人,略作评析。(4分)

答: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2分)

《晏子使楚》略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选自《晏子春秋》)

参考译文: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这些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推辞。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反取病焉:辱 (2)其实味不同:它的果实;

(3)生于淮北则为枳:在 (4)使者反:同“反”,返回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齐人固善盗乎?

答: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2)景公使使者至。

齐景公派使臣来到。

1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

答:机智、善辩、清廉、简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争做好少年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 什么使我快乐作文 保护地球的英语作文 什么让我着迷作文 mytrip作文 成长作文500字初中 看电影作文400字 哥哥打屁股作文 学打羽毛球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 埋下一颗种子作文 最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课间10分钟作文 厦门植物园作文 把握当下作文 香港迪士尼作文 中秋有感作文 辞旧迎新的作文 什么温暖了我作文 成长需要挫折作文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 我渴望成功作文 描写汤圆的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600字 三年级写景作文300字 坚持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春游作文 初一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