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

2021-08-10 15:15:02
相关推荐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通过读图了解地形,气候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重点

农业发展与人口的压力。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印度资料,准备课堂发言。

2.有关印度音乐,舞蹈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文明古国

[导入]

展示有关印度音乐,舞蹈及宏伟建筑。让同学思考:这是那个国家?再请同学说说有关印度的古文明。

[学生活动]读南亚地形图回答:哪个国家占有印度河平原?(巴基斯坦)。哪个国家占有德干高原的大部份?(印度)。哪个国家位于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请同学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二、印度人口问题

学生:读印度人口的增长图。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长数。(发现1981年至1990年人中增长2.6亿1991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1.6亿)

教师:出示印度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表。引导学生讨论丰富的资源和产品为什么还是不能满足人们所需?(结论: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给农业造成很大压力)

三、地形、气候同农业节

教师:播放课件印度的洪灾印度的旱灾

[学生活动]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观察出雨季月月。盛行从洋吹来的季风。再观察旱季月至次年月。盛行来自的季风。

[小结]印度东北部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形成多雨中心。乞拉朋齐最为典型。

[教师]判断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哪个对印度农业影响大?为什么?

[学生讨论对比、回答]西南季见对农业影响很大。因为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带来丰沛降水。

[教师]问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回答(风势弱,来得晚,退得早------旱灾。风势强,来得早,退得晚------水灾)

展示课件:印度家庭在用餐了解印度饮食习惯。

[作业]搜集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在班里举行一个小型展览。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气候类型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总结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服务。

3、我们要珍惜和爱护人类的家园——印度。

教学重点

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许多同学在每年夏天都可以得到有关印度旱、涝灾害的报道。

(展示图片印度洪灾、旱灾)印度人民为了抵御水旱灾害,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

但灾害仍然不断,是什么原因造成印度如此多的.水旱灾害呢?

(二)新课教学

板书三、印度的气候

(教师)要了解印度的气候,首先要知道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展示“印度地形图”让找到北回归线。

引导学生得出:北回归线穿过印度的中部地区,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

(学生)看书P7页“亚洲气候类型”图,找出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教师)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

展示课件“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

(教师)提问:孟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识图。纵坐标、左为气温(℃)值,右为降水量(mm)值;

横坐标为月份,图中曲线为气温;柱状为降水量。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气温:全年高温,月平均气温25℃左右。降水:6-9

月降水多,雨季;10月-次年5月降水少,旱季。

所以,印度这种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

板书: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教师)为什么印度6-9月是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

展示课件:北东北风

1、南亚一月风向

2、南亚七月风向板书(教师)结合以往知识,讲解风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一月:东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所以为旱季;

七月:西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所以为雨季。大屏幕表格展示: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印度降水量主要受季风影响。

(教师)所以,风从海洋→陆地,则降水丰富,印度的降水受西南季风的控制。

展示“南亚七月风向”图:

学生看图得出:

雨季(6月-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富;

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稀少。

教师出示课件表格:

引导学生总结:印度水旱灾害多,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完成P38页题表格填空。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南季风的强弱和早晚决定着印度的水旱灾害,

并且水旱灾害在印度非常频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粮食生产和工业情况如何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印度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B、旱涝C、火山D海啸

2、印度易形成水灾的主要原因是()

A、东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

C、东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B、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D、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

二、印度经常发生旱涝灾害,有时死亡近千人。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你是一位印度官员,你应该怎么做?(出谋划策)。

板书设计

三、印度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北东北风

西南风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印度农作物种类分布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2、通过对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分析,说明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使学生了解有关人地关系、生产布局的最基本知识。

3、通过知道印度的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立志振兴祖国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印度农业发展;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大屏幕、相关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众多的人口需要吃饭,而且,印度的水旱灾害频繁。那么,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印度的粮食生产怎样呢?

板书四、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二)新课教学

(教师)印度在二十世纪大部分时间,粮食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推广先进的耕作方法和良种,农业发展快,农产品产量大大增加,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学生)阅读书P38页阅读材料“绿色革命”

(教师)印度人的“饮食习惯”怎样?“恰巴提”是什么?

(学生)阅读书P39页阅读材料回答。

(教师)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

有利条件:光热(位于热带亚热带,光热充足)、水(降水丰富)、土(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

不利条件:经常发生水旱灾害。

(教师)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它们分布在哪里?

展示“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

(学生讨论)回答:水稻、小麦及看图指出分布地区

板书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

(教师)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地形、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展示课件,比较水稻、小麦分布图、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桃子作文 困境作文 感悟生活作文 蜜蜂的作文 运动的英语作文 作文他们 的魅力作文 人情作文 作文扫地 作文议论文800字 压力的作文 作文题目三年级 的爱作文600字 作文漫画老师 写疫情的作文 家书作文 作文2000字 美食作文结尾 窗外的作文 120字作文 作文段落 小学作文评语 电子版作文 作文把握 英语作文软件 雨天的作文 妈妈的作文400字 望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高中 三年级作文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