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体Ⅱ:黑暗森林》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2021-08-23 16:20:04
相关推荐

《三体Ⅱ:黑暗森林》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体Ⅱ:黑暗森林》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体Ⅱ:黑暗森林》读后感1

三体二黑暗森林篇承接了第一部的故事,讲述了人类在已知科技更加发达的三体文明存在并且三体舰队向地球开赴这段时间人类所做出的反应。三体世界的智子锁死了基础科学的进步并智子能对人类外在行动随时进行监督,人类几乎处于完全劣势,陷入一场完全不可能赢的星际战争。但人类通过已经掌握的三体人的资料,制定出了面壁者计划,利用人类思想不透明的特点,制定出一些三体人无法看透的救亡计划。

罗辑就是四位面壁者之一。与其他三位面壁者相比,罗辑并没有杰出的政治才华、也没有杰出的科学贡献、更没有杰出的军事领导能力,但他却被地球三体组织(ETO)称为最有可能与主对抗的人。在其他三位面壁者利用自己被赋予的特权准备在各个领域大展拳脚的时候,罗辑则利用自己的特权享受着梦想中的生活,在这里他无忧无虑,欣赏着美景,找到了心中的爱人并渐渐和爱人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五年后,随着一名面壁者的失败,委员会为了进一步限制面壁者,促使面壁者做一些他们认为对人类有益的事,委员会带走的罗辑的爱人和孩子。想要尽快与爱人及孩子重逢的罗辑终于开始思考人类的生存问题,他日以继夜的思考着ETO的统领叶文洁以前对他说过的话。“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的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两句话一直深深的印在罗辑心中。从这两条宇宙的公理出发,罗辑渐渐领悟到了什么。他让一位科学家帮他制作了一幅三维的宇宙中距地球50光年处的恒星具体位置图,通过恒星级功率信号发射到宇宙当中,用来验证他的想法。由于验证的时间至少要一百年,罗辑决定进入了冬眠状态。在此之前,又一位面壁者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而罗辑向宇宙发射的这一神秘的信号,被人类称为拯救地球的“咒语”。

信号发射后的185年后,罗辑被从冬眠中唤醒,但迎接他的并不是“咒语”的灵验,而是被宣告面壁者计划的取消,原因是因为人类认为由于这一百多年地球科技的发展,核聚变技术被掌握、庞大的太空舰队的建立,人类不需要面壁者计划也能轻松抵御三体人的入侵,并且他们得出面壁者计划是当时一个最失败的决策。罗辑看到周围科技的变化,突然对自己以前所发出的“咒语”自己也觉得可笑,与此同时,跟他一起在冬眠中被唤醒的另一位面壁者也宣告着自己计划的失败,而破壁人竟是自己的妻子。罗辑感受着这个时代科技的变化,同时又遇到了以前的朋友史强,这给了他极大的安慰与有了倾诉的对象。首次出现在科技异常发达的地底世界,罗辑多次受到周围科技的攻击,幸好史强在他身边帮助他一次次化解了危机,因此罗辑跟史强不得不回到与以前生活方式类似的地面世界。

根据人类的观测,三体文明的探测器马上就会到达太阳系。但此时的人类自认为拥有多出三体文明一倍的太空舰队,在这次交战中绝不会落败,他们声称:“先行的探测器是三体文明知道了实力差距发出的主动求和的信号”。三体文明的首个探测器如期而至,人类出动的地球上最豪华的太空舰队迎接它,准备将三体文明的观测器抓住控制并进行观测分析。四百艘战舰整齐按四排排列,精心挑选出的四位先行队员率先对探测器进行零距离观测分析。当四位先行队员看到飞来的“圣女的眼泪”的探测器时,他们其实更愿意把它称作一件艺术品。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表面,放大百倍、千倍、万倍、十万、百万、千万倍,发现它的表面竟然都是光滑的,这是人类无法理解的一门技术。随后,探测器发出一圈圈光波,周围的温度急剧上升,将四位先行队员瞬间蒸发汽化,接着探测器以公里每秒的速度朝地球的舰队飞来,仅仅十几分钟后,所有地球的太空舰队仅仅幸存两艘,其余全部被摧毁。人类陷入了无尽的恐慌,逃亡主义的热潮瞬间达到最高峰,人类社会呈现出一片混乱的景象。

就在人类陷入绝境之时,有人偶然观察到罗辑185年前向宇宙发出的“咒语”应验了,信号中标注距地球50光年处的恒星被不知名的力量摧毁,与此同时,在宇宙中逃亡的人类的几艘太空舰队为了维护自己舰队的生存,也相继毁灭的旁边舰队中人类的生命,这更进一步使罗辑确信了自己的理论,他把他称之为“黑暗森林”法则,由叶文洁给出的两条公理出发,读书笔记.最后得出在宇宙中任何一个文明得知到另一个文明的具体宇宙坐标后,都会将其毁灭。人们在看到罗辑的“咒语”应验之后,再次将罗辑称为救世主,认为在这种绝境之中只有罗辑能够拯救地球,因此他们恢复罗辑面壁者的身份,给予罗辑最大的可以调动几乎一切地球资源的特权,把罗辑捧上了至高无上的神位。但罗辑深知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且在目前三体文明的探测器已经来到太阳系对地球发射的信号进行了干扰之后,地球再也无法通过以前的手段发射恒星功率的“咒语”。罗辑陷入了苦思,在“咒语”不能正常发射的情况下究竟应该如何拯救地球文明,在这种困境下,他愈发想念自己的爱人跟孩子。他表现的很无奈,但也只能束手无策的样子。委员会认为他是此时人类希望的象征,他必须做点什么,即使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于是,罗辑被安排领导雪地计划,仅仅利用太空尘埃云来观测其他探测器到达时的轨迹的工程。委员会以罗辑爱人和孩子冬眠苏醒为条件,罗辑只好投身于雪地计划当中。罗辑在雪地计划中的专注超乎常人、异常投入,对每一颗核弹的位置都要亲自确定,甚至长达两个月一个人在控制室对核弹的位置进行微调。虽然在这过程中几乎所有人对他这样一个救世主一直从事一个看似根本无法改变人类命运的工作都感到唾弃,他甚至被人们称为最大的骗子,但他都没有放弃。因为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所谓的雪地计划,而是通过将每一个核弹放在精确的位置,核弹引爆后形成的星际尘埃云能遮挡住太阳向星际发送毁灭三体文明的“咒语”。

罗辑成功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地球文明争取到了与三体文明和平谈判的资本,保护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又过上了稳定幸福的生活。罗辑的生活也是充满幸福,罗辑说:“正是因为人类有“爱”,才迟迟没有看清宇宙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但也是因为“爱”支撑着自己走过面壁者使命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人类可能是宇宙中唯一有“爱”的种族”。但一天,罗辑收到了三体世界一位公民发来的信息:“在三体世界,我也渐渐看到了爱,看到了自己想看的未来,我感到很幸福”,这是三体世界第一次向人类文明发出警告不要暴露地球具体位置的那位公民的话。我想,经历过了这次战争,人类文明跟三体文明都会发生改变。“爱”在三体文明中已经渐渐萌芽,但希望它能存在于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希望黑暗森林中的每一处都能照进一束灿烂的阳光。

《三体Ⅱ:黑暗森林》读后感2

去年第一次看《三体》系列,被大刘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深深折服。昨天又重新看了《三体2:黑暗森林》,她无疑是三本中最令人震撼的一部。

基于2个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总是在扩张和宇宙物质总量不变)和2个概念(猜疑链、技术爆炸)的宇宙社会学图景实在“惊艳”;作者对人类(包括普通人,3个北京邻居)在危机中的表现的细致分析,真实而且深刻。“人类基本价值观挑战”(生存权与逃亡主义)、“大低谷与第二次文艺复兴”、“未来人的生活场景”等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近乎完美。

而面壁计划无疑是本书的又一个亮点,面壁计划的“黑暗逻辑”、“对面壁者的笑”、“计划的一部分”等基本设定对真实情境的符合让人拍手叫绝。而民众以及最高权力机构对面壁计划的态度转变,以及对这种“绝对权力”的怀疑和平衡都表现的恰到好处。破壁人又给面壁计划带来一种不一样,除了让计划浮出水面,让读者被计划的更深战略而折服的同时,也让面壁计划的“黑暗逻辑”得以终止。(因为这种逻辑在理论上具有无限延续性)。

章北海是本书的重要角色,他的思想和行为让人在“利弊”与“是否正义”,在基本原则性问题上进行反复深思。而这也是贯穿本书的思考。就像章北海说的,“灭绝人类是三体文明最正确的选择”。集体英雄主义向个人主义的过渡,带来的是人文和人类幸福的极大发展,但也是人类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向“人人平等”的基本诉求,而这种诉求在全人类毁灭这件事上,成了“非理性”。就像在太空中的“黑暗战役”中,人类被重新定义,他们背叛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但同时他们获得了新生。

书中有很多很多的类似亮点,很难想象大刘将 社会学(包括宇宙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物理学等结合的那样好。仿佛一个真实的社会图卷按此展开,仿佛一切顺理成章。

当然第二次看并没有第一次那样震撼,原因同样在逻辑上难以自洽,存在缺陷。以下列举几点比较明显的逻辑差误。

1、地球已经观测到500多颗带行星的恒星,并且给予了命名,而且绝大多数超过了50光年。罗辑发出咒语的那一颗就是距离太阳系50光年的恒星系。但三体文明距离太阳系仅仅4.2光年,且是3体恒星系不可能未被地球研究。而且按照三体人的文明能力,如果要寻找适宜居住的稳定“恒星-行星”体系,应该很早就发现了太阳系,并对其研究。地球尚且能预测50光年(被诅咒恒星系)外的行星没有生命,三体文明应当早就接触到了地球文明。此外,对于三体文明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强大的生命循环系统,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稳定的“恒星-行星”体系,来供给能源。按他们的能力,在银河系中应该随便能找到。为何等到地球发出信号,才觉得有了生的希望。

2、智子可以摆脱“光锥”影响,在4.2光年距离上进行瞬时通讯,这样的技术本来就存在一定不可能性,但即使三体真的有了这样的技术,又绝对不会连宇宙飞船达到光速的20%都达不到,要知道地球在被全面封锁后,200年内就研发出来了15%的光速飞船。

3、罗辑发出的诅咒同样存在着bug,罗辑后来解释,假设有100万个“猎人”,其中90万个不予理睬,9万个做了检测,发现没有生命不予攻击,但最终的1万中只要有一个就会让目标粉碎。这个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文明基数才行,其次是在180多年,人类收到了“被诅咒恒星”被攻击的信息,考虑信息延后了50年(距离50光年),那么发出信息后130年,就被攻击了,也就是说在方圆130光年的范围内,就存在着大量的“猎人”,这显然不太科学(因为130光年内并没有太多的恒星系)。其次罗辑发出的信号,需要非常非常强大先进的文明才能识别(需要对银河系几千亿颗恒星的实时位置(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有百分百掌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意味着这个文明随随便便可以出入银河系,建立起整个银河系的数学模型,而且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而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文明,地球早就应该被发现了。

4、其实细思一下,面壁者的潜藏战略也都非十分高明,泰勒的“将人和宇宙战船量子化,通过“量子幽灵”(打不死,消不灭)来战斗,这种计划没有什么逻辑依据(一种相对偏离实际的设定,就比如人类基因改造后变成超级赛亚人一样),即使科学上真的能实现,那三体文明不早就能实现了吗。雷迪亚兹的“摧毁太阳系”计划,除了计划本身的不可能之外(造100万颗亿吨当量的氢弹),即使真的让水星速度变慢而落入太阳中,那么凭借三体文明的能力,即使把水星整个抹掉,大概也是可能的,而且这种自杀的方式,还不如在地球上埋上氢弹,说你过来我就和你同归于尽 来的简单。这两种面壁计划都是主流防御,而在三体文明面前主流防御没任何价值,这种基本道理不可能不懂。希恩斯的思想钢印也是个神奇的东西,正面战略价值不大,其实是“逃亡主义”的一种思想加强。不过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但涉及较广,不便展开。罗辑的黑暗森林打击的确是唯一可行的,其本质是建立一种威慑,这种威慑的前提必须是,如果没有太阳系,三体文明必将灭亡。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你威慑我,我把你干掉,然后我找其他地方就行。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逻辑缺陷,不一一叙述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推荐大家阅读。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人类之所以没有边界,是人类的想象力没有边界”。所有的想象都是对真实世界的延伸,而在这种想象中,人将获得新的定义。

《三体Ⅱ:黑暗森林》读后感3

昨天刚刚看完《三体Ⅱ》,得知其获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第一反应就是——实至名归!如果说第一部仍然是依托现实叙事的关于人类最终命运的设想,那第二部便是超越人类现实的宇宙宏观背景下的科幻。

看完第二部,给我留下三个感觉——首先,好看;其次,震撼;最后,沉思。 小说是人类人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题材,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小说,个人觉得好看是其能够成功的首要因素。说实话,这些年看过的小说不少,但能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烙印永不褪去的也就只有那些让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的书。

说到《三体》的好看性,远不亚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更不亚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从故事的结构来讲,分上中下三部,各有脉络又互成一体,以面壁人贯穿始终,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大大悬念,诱导读者想一下子揭开面纱,但大刘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直至小说结尾,方见原委。首尾呼应,逻辑性与故事性达到高度统一,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从小说叙事的空间尺度上讲,完全超越了人类所能构建的尺度,大刘站在宇宙尺度层面叙事,构建宇宙社会学,设想宇宙文明。将地球置于宇宙千亿颗文明行星构成的宇宙社会文明之中,只不过是一个点,或者连一个点都算不上,这种宏大的叙事,与雨果《悲惨世界》式的宏伟,或者《白鹿原》式的宏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读者置身其中,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渺小到不能再渺小。 从叙事的速度上来讲,以光年为单位,几千公里的距离,秒秒钟到达,当人类沉浸在自己创造的行星级宇宙飞船中时,外星文明以超越人类想象力的科技秒杀人类千艘行星级宇宙战舰,外星文明以无比狂妄的姿态再次将人类可怜的自尊和傲慢从天堂打回地狱——“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从叙事的基本道德准则来讲,大刘超越了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他构建了宇宙社会公理——“其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其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看似简单,却蕴藏着无比的冷酷与残忍,大刘把宇宙比喻为黑暗森林,而置于其中的千亿行星文明如同行走其中的冷酷杀手,谁先暴露目标,谁必死无疑,在大刘的尺度上,外星文明完全有能力一枪摧毁一颗行星,这种残忍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道德准则。在宇宙这个黑暗森林里,能量是一定的,一旦目标暴露,要么毁灭别的行星文明,要么被毁灭,不论对方当前多么幼稚或不堪一击,在宇宙的时间尺度上,其技术发展一旦超过某个阈值,就会发生技术大爆炸,都有可能瞬间远远超越你而发过来消灭你,而这种残酷来源于彼此间永无止境的猜疑,即大刘所说的猜疑链——我不知道你怎么想我/怎么想你;我不知道你怎么想/我怎么想你。这种猜疑永无止境,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方毁灭一方,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把伟大的小说比做一个美人,那“好看”是其首当其冲的条件,而“震撼”则是一种南方人第一次看雪、北方人第一次看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激动与喜悦,这种震撼对一个美人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对一本伟大的小说而言则是他攫取读者之心的必杀技。而我想说《三体Ⅱ》这两点都做到了,如果只是让人觉得“好看”和“震撼”那无异于一场“泰囧”式的电影,但《三体Ⅱ》给读者的我想不止这些,犹如一个真正的美人一样,有其独特的思想,这种思想让人陷入沉思,让人着迷。 当读完《三体Ⅱ》,我常常抬头仰望星空,总想看到点什么,但西安的天空十有八九灰蒙蒙的,连星星都很少见,事实上,我知道即便是夜空众星闪烁,我依然什么也看不到,只能感受其深邃和浩瀚,但却让我陷入了无尽的沉思,我站在夜空下,感到了地球的渺小,人类的渺小,我的渺小,又想起那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如果说《三体Ⅱ》有什么瑕疵的话,我觉得便是大刘为了给大家普及天文学知识,将其嵌套与人物的对话之中,显得有些生硬。除此之外,《三体Ⅱ》更像是一部基于未来的一种神话故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石榴作文 初三新的开始作文 推陈出新作文 遇见作文提纲 我们班的事作文600字 军训作文站军姿 以风波为题作文 作文题目秋天的景色 游玩景点作文 健康的生活方式英语作文80词 用端午节写一篇作文 济南中考作文 冬天里的一把火作文 学习心得的作文 过国庆的作文 三年级小学生作文题目 环保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乡下生活作文500字 乐乐作文下载 我和妈妈作文600字 存在感作文800字议论文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冬天的风景作文400字 我原谅了他作文 民风民俗作文100字 写心情的作文600字 班级大扫除作文 世上只有妈妈好作文 作文一个难忘的人 议论文万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