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发现母亲》亲读后感

2021-10-21 17:35:02
相关推荐

《发现母亲》亲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发现母亲》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发现母亲》亲读后感1

今年暑假,有幸读了王东华老师的《发现母亲》。这本书从教育学的角度,采取研究名人名家的生平入手,提出了母育学的概念,把母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方法论提到一个理论架构之下。我认为还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的。

作者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智力、意志、品德和气概四部分组成。其中,气概为三棱的底面,没有气概便没有基础。气概的意思即为人将自己归入第几流的自我认知。而由此推出,教育应以习育、教育、化育为层次划分。母亲是孩子最大的佑护者和设计师。所以在孩子的头三年生命中,如果条件允许,母亲最好不要外出工作,为了教育孩子,父母应当重新思考如何做人。家风与家族也十分重要,是孩子成功的接力棒之基础。

我对其提出的气概这个概念是赞同的。在孩子的自我认知镜像期,他在母亲和家族的教养下,会对自己有一个自我期许,我是第几流的人。如果一个从小就认定自己一定是第一流的人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的内心都会有个声音,告诉自己是优秀的能战胜困难的,他终将会努力使自己重新站起来,因为从未来时间来看,他得成为一个第一流的人。这便是自信自尊自强的基础。

有了这个认知,智力、意志与品德才有用武之地。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我也是赞同的。母亲孕育了孩子,孩子与母亲血脉相承。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后天习得的,是有条件的,而母亲对于孩子,却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这被作者称为“感通”。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我常常去思考我与我的母亲之间的这种“感通”,确实发现了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为人处世方面的相通之处,当然我也似乎能感受到我和孩子子之间的“感通”。我也希望她成为一个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像几乎所有的母亲一样我不希望她是个凡人、庸人。

虽然会有人说,平凡才是真谛,才是福气。但是很多事情都是有外在条件的。为了教育孩子,父母应当重新审视自己,修正自己。有时候,甚至只是为了给孩子看,我们想变成更优秀的人,更勇敢,更勤劳。

身教远重于言传,在孩子大脑形成完善期间,范式模仿是婴儿的习得方式,如果不做好计划,打好基础,不好的习得,转变为习惯后,要想再改变,必将付出成倍的努力,且可能并无结果。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时,当母亲通过身教,为孩子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后,父亲才能接过接力棒,将社会基因传授给孩子。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人,是负有极大的责任的,是需要研究、思考和训练的。

总的说来,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说也并无一定之规,但应付出心血,潜心地研究、琢磨、观察,用满腔的爱,对孩子因势利导,尽自己所能地为孩子修正前进的方向,这应当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需要学习,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正是我们学习的捷径。像书中讲到的居里夫人的例证,她不单进行科研工作,而且承担着丧夫之痛,独立抚养着两个女儿,自己不单获得两次诺贝尔奖,还将大女儿也送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她不单每天纪录孩子的体重、起居、发育状况,也纪录孩子的食谱。在工作中,亲身带领女儿,奔波于各地,用实际行动教育女儿,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人。可以说,这样的母亲是真的伟大。

我还不足其万一啊。想想生活中,我常常抱怨孩子难养,再加上工作和家务,三座大山常常压的我喘不过气。这本书虽说废话很多,但不废话的地方还是有真理在的。可以说,有收获吧。建议妈妈们可以一读。当然父亲其实也是应当读的。

为人父母是很重要很神圣的工作,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发现母亲》亲读后感2

十天左右的时间读完了七百多页、上下两册的《发现母亲》,《发现母亲》读后感——女人的名字是母亲之二。就自己的愚钝而言是无法将书所传达的知识和理念像海绵一样吸进脑子里,但是一种观念却闯进了我的心里,并且占据了我整个的心那就是——女人的名字是母亲。我首先应该是一个母亲,然后才是教师。我的母职应该是我生来的使命,是不容我冷漠的,小觑的女人使命与责任。

我回首自己十年的母亲岁月,我感到了自己的渎职,并且在心里痛悔,感到自己没有尽心去陪伴女儿的成长。至此,我并不敢承认自己是母亲,我仅仅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而已。无知的时候,虚掷时光,青春岁月就和愚昧一起袅袅远去;对工作的认真让自己常常忘记过问自己的孩子,半夜醒来想的是学生,我俨然是一个亲生的后母一般;孩子最关键的时光过去了,我读了此书才知道早教的重要,于痛中也感到无奈,“世隶耕”的家庭环境决定了我的目光有多远。但是还是深深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的眼光和意志让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我并不鄙视任何行业的人,对勤苦的中国农民总是怀着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但是作为农民的意识和我今天的思想或许还是有点差距的,只因为我父母的用他们的辛劳和努力为我竖起梯子,我才有机会在今天知道女人的名字是母亲。否则,我必定像我儿时的伙伴一样,嫁人、生子、抛家舍业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里使他们像幼雀整日期盼外出捕食的母雀一样内心孤独、恐惧、荒芜。我读了王东华老师的《发现母亲》,更确信是我的父母在当时比别的家长开化才有了我和弟弟的今天,虽然父母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有个比他们好的饭碗,读后感《《发现母亲》读后感——女人的名字是母亲之二》。我上了中师,弟弟上了大学,后来在农村算是有点学识的四叔和高中毕业的四婶紧随我父母其后,我叔叔家妹妹又考上本科,远房叔叔也受我们家影响,于是我的远房叔叔家两个妹妹也上了大学。可是,我的亲三叔二叔这两对斗字不识一升的人家,一直鄙视我父母让我们上学的做法,两家的四个孩子竟然无一人初中毕业。我父母又影响了我的邻居,他的儿子本科毕业,邻居家又影响了他弟弟家,他弟弟家女儿又上了本科。那些不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孩子照样是老鼠打洞。

更重要的是勤劳、坚韧、善良、孝敬的母亲,用她对待爷爷奶奶的行动,化育了我们姐弟,我们无一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公婆。面对妯娌对待婆婆的锱铢必较,我时常感到对自己的惊奇,为何我就没有这么“精细的算盘”和“精明的眼光”,今天我才明白这是母亲的慧根、福祉、在庇佑我的心灵澄明安适。父母的大度和为家族的操劳,一样早就了我喜欢给婆家操心的性格。这或许就是王老师说的习育、化育吧。父母对孩子的人格的孕育主要就是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最好的营养液,日复一日浸润其中,自然熏染。父母是红,孩子不会是黑,父母是黑,想让孩子红估计没那么容易。

读着王老师的书,想想自己的成长,我似乎更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去做一个母亲。时时体察孩子内心,给予孩子必要而及时的心灵关注、支持和温暖。母亲的双眼应该过目就能够读懂女儿心灵的无字书,母亲的心思应该就是吹遍每个角落的春风,细腻无痕而温暖。母亲的引导应该就是就是那春夜细雨,润物无声。女人只有懂得自己的第一要职是母亲,懂得今生可以舍弃金钱、名誉、地位,但不可以生而不育,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最幸福的孩子,最快乐的孩子,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朝着自己天赐的优势去自由的成长,才可能将我们自己创造的天才,培养成真正的天才。

《发现母亲》亲读后感3

历时两个半月,跨越了阳历年,我决定在今天读完482页的《发现母亲》(看,还没读完,就急着表现:我完成了一个大工程。),期间,连我儿子有次都说:妈妈你成天背一本书,背来背去又不看,你背着它干嘛呢?我说:这是读书人的习惯。问美琳借这本书时,我信誓旦旦的说一个半月看完还给她(这个计算方式是按照每天持续稳定的读10页计算,并觉得自己会偶尔兴致来时一天读个20几页)。一个半月到的时候我才读了不到一半。整个两个半月我有很多次几天都不读一页的时候,事实证明我看书真的很难,决定在1月15号看完这本书,我在1月14号不得不给自己立下“手机不能带进卧室”的禁言。那一晚书读的酣畅且睡的美满。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自制力这么差的人,只要扔掉手机,关掉电视,我也是可以读书的。

《发现母亲》是一本带给我很大幸福感的书,最直接的幸福感是看完一本这么厚的大部头书籍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此书中信息量很大,作者立意明确,又围绕其立意博古通今,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案底。再者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不是小说,胜似小说,有那么几次,我甚至期待,给我两天时间,让我酣畅淋漓的读下去,不要中断,我很期待下面它写的什么。但也只是想想而已,真给我两天时间,我肯定会刷手机,开电视,以各种借口压缩减少读书的时间,这个弊病20xx年能给它规避了吗?

书中作者的角度有时会让我觉得有所过激,但细想,当代如此不重视母育的情况下,作者意味深重也只是为了给父母们捅下的这一刀来的更痛一些,方能让当代父母有更深刻的记忆和觉醒。作者写这本书,一定是博览了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群书,这本书很厚,但绝不是拼凑出来的。书中列举了许多名人轶事,皆是从母育角度来看,倒也中肯。让我了解到了很多此前不知道或看到熟悉但说不出来的许多名人的一些是由渊源,煞是有趣。

赫尔曼黑塞曾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它们似乎没有在你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但却深深刻在你的灵魂、你的气质,你说过的每一句话里。之于我,书是读完了,书中字句却难以重述,且在整本阅读中我没有记笔记。从心底出发,这本书我还是希望自己能重读一遍的,可是哪有那么多两个半月啊。虽不能记忆其中字句,但作者要传达的理念,已有丝缕进入了我的血液,我的心,这应该就是我读此书幸福的原因。幸福于母亲这个角色。不知何时,母亲在不知不觉中成就或毁灭着孩子的某一方面,甚至方方面面。践行着母亲的责任——成就或毁灭。

歌颂母亲伟大的一定不是母亲本人,每一个母亲都不会觉得自己伟大,更多的应该是觉得幸福,有幸做母亲,并从母亲这个角色出发,重新成长。是的,学屋坐了几十年早已厌倦,只有做母亲时,才会开始重新成长,方方面面。对于女子,为母之后的.成长要比之前多。

读此书时,我会想如果我有心,何时开始读是合适的,22岁之后的几十年,每一个时间开始读都是合适的。有心做母亲的女子应该读读这本书,至少从你领取结婚证那刻起,可以开始捧读此书。太早读可能读不下去,人们总觉得还有更重要的咨询和知识要去猎取,且泛滥的蓝屏们也不给人读书时间,这时候对做母亲的兴趣也不如蓝屏的庞大吸引力。

书中有句话大意是:走长路不必脚下急。读书不能只靠爆发力,一时兴起,想起来猛读,用力过猛,然而后劲儿不足,后面就不再读了,这是我常犯的错误;读书对于我最缺的是耐力,最缺的是持续性和稳定性,读书不必贪多求快和人比,比的结果是气馁,气馁的结果是放弃。两个半月读一本如果觉得气馁,一年不读一本书就是放弃。

因为书很厚,很长,当代可以阻止读书的蓝屏又太多,时间给了蓝屏,就给不了书,所以我就不推荐男士阅读了,但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历史的、世界的、人文的、科幻的、时代的、教育的好书。

《发现母亲》亲读后感4

做了十几年教师,已是四岁孩子的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懂教育,可拜读了王华东的《发现母亲》后,我如坐针毡,因为我又发现了自己的浅薄。一般会被认为,《发现母亲》是一本讲早期教育的书,倒不如说它是讲全面教育的书,更确切点说是讲根本教育的书。作者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发现了母亲的伟大作用——“母亲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和命运”,或者说:“左右国民命运的是母亲的教育”,“母亲,只有母亲,才是创造历史的正直动力”。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概括为:“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学校教育,对儿子的学前教育自我感觉也良好。可《发现母亲》不仅让我看到了自己荒废了许多对儿子早期教育的大好时光,而且也让我找到了那些学校教育顽疾难以治愈的症结————家庭教育的薄弱。《发现母亲》让我对家庭教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不能忘却的悲剧 令人心酸的往事。王华东出生于1963年,出生后不到半年,便因母亲的长病被送到了外祖父家,一住就是十年。等他再次返回父母身边时,迎接他的家庭气氛比当时全国的气氛还要沉闷。父亲是被打倒的走资派,父母微薄的工资要养活包括他在内的三个男孩子,本来就很低的生活水平,又增加了一个“费衣费鞋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饭桶。更糟糕的是由于外公外婆多年的溺爱,使他更难“入家随俗”了,他搅乱了原有的家庭秩序。从被父亲“打服”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在心灵深处对抗着这个家,对抗着父母。“家是令我恐惧的地狱!家的外面永远是美丽的,离家越远,这种美丽越动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敌对不仅没有消除,相反更加仇恨”“我考大学的最强烈动因,就是要远远的离开这个家”。

为了减轻心中的压抑,我不想继续整理那些悲剧。其实,天底下的许多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由教育不当产生的悲剧。提高教育水平是提升人类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国上下从教材到教育理念,从教育方法到教育设备等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教育的确在改变,而且已初见成效。但是,受王华东老师的启发,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家庭教育。我们不妨做个试验,把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学习生涯中的老师换一换(可以换换班级),也就是换成同时代的其他教师,我想结局一般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同样环境下,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都是统一的,老师的素质虽有高低之分,但是相差不会很大,每位老师最低标准也要拥有教师资格证。而如果把一个刚生下来的孩子送到一个不同环境的家庭里去养育,孩子将来的结局肯定会与亲生姐弟大相径庭。我们都能看到,从一个家庭里走出来的几个孩子都有惊人的相似,除了遗传素质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后天接受了相同家庭教育的影响。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各级的政治机构、专业机构在引领,有众多的家长和监督部门在监督,这些都促进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可家庭教育呢,有哪个专业机构和部门在监督评价检查每个家庭的教育情况呢?父母教育水平提升只是一种自发行为,有多少不具备做父母资格的人正在为人父母呢?其家庭教育的效果自然相差悬殊。所以,我国的家庭教育的水平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人的素质的提升。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下,人才才能大批地涌现,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否则,再好的学校教育也像一个跷脚走路的残疾人,它永远难以发挥出速度和水平!

《发现母亲》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用他自序中的话:“愿天下人共读之,不仅仅是读这本书,甚至就不是读这本书——而是读父亲、母亲这样的大书,而是读做人、做高尚的人这样的大书。因此,不仅愿天下人共读之,更愿天下人共勉之、共行之。”

最后,我用此书后记最后一句作结:“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好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母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击鼓传花作文 努力学习的作文 中秋节作文600字 战胜困难的作文 关于海的作文 关于感谢的作文 写作文的格式 妈妈的唠叨作文 环保小作文 读书的故事作文 四年级想象作文 写事作文500 关于暑假的作文 优秀写景作文 趣事作文600字 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孝顺的作文 上学路上作文 写游记的作文 描写校园的作文 艺术节作文 作文寒假趣事 野炊作文 向日葵 作文 儿童节作文 环保的作文 作文集 搜作文 忘不了作文 雨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