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了解你的学生》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

2022-01-15 12:20:02
相关推荐

《了解你的学生》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了解你的学生》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了解你的学生》读后感1

那天,办公桌上多了一本新书,浅粉色的封皮显得特别高贵与典雅,漆黑的六个大字“了解你的学生”映如我的眼帘,下面紧跟着一行红色的三号字“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迅速吸引了我的眼球,“师生双赢”这不正是我一直苦苦追求的工作目标吗?定睛一看,还有一行特别小的黑体字:我们无法强迫任何学生用功读书,除非他相信这么做会令自己感到满足。说得太好了,这本书一定很有看头儿,随后我便怀着好奇与学习的心态翻开了薪新的一页。沉津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我在教学中的疑惑逐渐被解开了,新的理念在大脑中形成印迹,我不尽感慨:如果早一天读到这本书就好了,但今天也不算晚。读完这本书,我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找到了学生厌学的根源所在

一直以来,我都纳闷儿:学生小小年纪,头脑聪明灵活,任何闲心不用操持,为啥不喜欢利用这段大好时光来好好读书呢?详细阅读此书使我明白:学生之所以不愿意读书,是他们认为读书无法满足他们内在的基本需求。我们常对学生说,读书可以让你们不断成长,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这些需求对学生来说,感觉很遥远,学生关注的是眼前最紧要的需求。例如:众多学生知道文凭很重要,但他还是不愿意好好读书,因为他感觉回馈实在太遥远了,以后他可能会痛苦地埋怨自己所受的教育太少,但对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来讲,为时已晚。作为成人,我们也时常会选择去做那些当下最能满足我们的事情。而且在工作中,我们在学生满怀挫折时,还时常不断地竭尽所能逼迫他们用功读书,读完本书我感觉这样的做法应该立刻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用心去研究:怎样才能使我的教学真正满足学生内在的需求。

二、建立学生心目中的学习图像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起初都会以一幅令人满意的活动图像存储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一种愉悦的记忆。为使这些愉悦的活动图像成为真实,我们会不断为之努力,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这些愉悦的图象会因某些原因中途移出我们的脑海,这仿佛信号中断,进入盲区,进程就失败了。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心中所怀抱的学习图象来自大人告诉他的:学校是美好的,学校里所有美好的人和事物在他们大脑中形成活动图象,使他们向往和那些美好的人一起参与美好的活动,因而他们发自内心的积极投入到刚开始的学习过程。当一段时间之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差异,如果因为有差异而饱受老师的体罚和胁迫,原来那些美好的学习图象便从大脑中渐渐消失,并且很难再恢复到最初那般美丽。所在,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心目中的学习图象,使他们有强大的内驱力,驱使自己不断迈出前进的步子!

三、采用学习团队模式,教师成为现代经理人

新课程倡导我们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学习,而学习团队模式正好与之吻合。通过四个或六个学生的协力共学,学生可以获得归属感,学习团队要涵盖低、中、高不同学习水平的成员。高水平的可以帮助低水平的学生来获得成就感;而低水平的成员可以通过努力逐步达到自我满足,尽而使团队整体水平上升。在学习团队模式下,教师应该扮演学习团队管理者的角色,努力使自己当一个现代的经理人。什么是现代的经理人呢?首先他必须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学生会怎么做;其次他负责教学架构的建立,而学生则在这个架构下学习;再是他会持续改善教学架构,并相信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程;另外他会建立一套方法来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且经常采纳学生意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建议非常有价值。通俗一点说:在学习团队模式里,每个团队就是一个车间,整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型工厂,教师就是厂长,即现代经理人。

读完本书,我终于明白,教学最大的回馈就是:用功和用心满足学生。

好书伴我成长,感谢学校为我们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今后真的应该多读书,读好书,用心读,读出作者的用心之笔。

《了解你的学生》读后感2

“我了解我的学生吗?”看到书名,我扪心自问。每日与学生一起,哪怕不在眼前,都可以想到每个孩子在干什么,说话的语气,打闹的深情,或洋洋自得,或自怨自艾。但我却从未静心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了解你的学生》文笔优雅、说理清晰,书中随处可见立竿见影的教学珠玑。格拉瑟用极其精深的专业素养和丰沛的实务经验,给老师们提供了实用的启示性向导。高屋建瓴,给行走在路上的教育者以深刻的启迪。

威廉·格拉瑟认为,如果学生不愿意读书,任何处罚都无法逼他们就范。生命不像机器,可以由操纵者来掌控,所有的生物都有自我意识,都会自我控制,只有当你想让学生做的事情更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的时候,学生才会按照你说的去做。换句话说,体罚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但是摸清学生的心理活动,找准他们的内在需求,就可以让学习变得轻松和快乐。

我们班有个叫彤的小女孩,私底下我戏谑的称其为“体操大王”。小姑娘聪明、机灵,但就是管不自己。上课的时候脚从来不会在桌子下面,要么在凳子上跪着,要么把腿伸到走廊里,更有甚者翘到桌子上。提到她,任课老师无一不摇头。家长会与其爸爸深聊,家长告诉我从幼儿园就这样,在家里也这样,根本管不了。

一度,我是不想管她的,破罐子破摔却也只会最差。偶然,她回答问题很出彩,我极力表扬,并让她荣升小组长,管理小组其它成员的学习和作业情况,还通过校讯通跟家长表扬了她。一天天,孩子的情况慢慢变好。与数学老师交流,亦是点头称赞。

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渴望被人承认,被人重视,也就是威廉·格拉瑟提到的内在需求。欣赏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写对了一个词语,认真完成了一次作业,坐端正了身子,收拾干净了桌子……只要我们不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相信孩子会不遗余力的争取表扬,哪怕是赞许的点头。对学生而言,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如果能在课堂上实现对学习的满足,获得成就感,他就会用心去学习的。

正像威廉·格拉瑟在本书中提到的一样: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不容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

我们无法强迫任何学生用功读书,除非他相信这么做会令自己感到满足。格拉瑟博士将他的“选择理论”转化成一套带给学生满足和喜悦、充满活力的学习团队模式。通过学习小组,学生享受到深入知识殿堂所带来的权利、友情、乐趣。而老师把“逼迫”变为“爱的诱导”,不但让孩子爱上学习,更令教师少了逼迫的无可奈何,转而沐浴爱的阳光,身心舒畅,真正做到师生双赢。

《了解你的学生》读后感3

最近一直在看《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具体说是看了三遍。初看的时候,没看太懂,反而觉得这本书写的太罗嗦,但是看到书最后几章,觉得自己悟到了什么,于是我恍然大悟,是我自己没看明白。于是我回头看第二遍,第二次看的时候,就不再觉得作者写的罗嗦了,我字字句句咀嚼,力争读个清爽。第二遍结束,我觉得回味无穷,于是开始看第三遍。这次读的时候,就觉得读得轻松多了,一目了然。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这本书是国际知名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博士的著作。他通过三十年的务实验证和对理论基础的再三思考,提出了“选择”理论,更精炼地传达出其所倡导的生活化的心理学概念,希望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行为的主人,人们能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受到外在刺激的控制。虽然这是一本教育专著,但是我觉得它的意思绝非于此,这更是一本人生指导丛书。选择理论的基本信念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持续满足根源于我们基因深沉的五大基本需求。

人类的五大需求分别是:生存和繁殖的需求,还有归属和爱、获得权力、自由以及享受乐趣的需求。当某种需求得到满足时候,我们自然会感到愉悦,当某种需求受挫时,我们就会觉得痛苦。因此,做为教师要关注孩子的需求,我们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是否认清了自己的归属感需求和权利需求。如果他们没有认清,教师又如何帮孩子认清呢?这本书一直在强调的就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这本书也强调了教师在工作中要获得满足,如果无法满足,那么教师将无法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持续教学工作。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都是一种“总合行为”,并且,总合行为是我们个人的选择。

既然这是一种选择,那么也就意味着还有更好的选择出现。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对孩子生气的时候,我们在生气之前可以先告诉自己,我正打算选择生气,因为我束手无策了。当我们在觉得无力的时候,也可以问问自己,除了选择沮丧,我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原来,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原来,生活方式也是可以选择的!

格拉瑟博士的选择理论的确有着很强的的实用性,使人受益无穷。本书的第七章,阐释了“身为现代经理人的教师”的角色:“他必须继续阐释他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思索他们所学,以便协助老师找出促进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他期待学生学期考试取到最好的成绩,但是他也知道这些考试绝非他努力的主要目标。他鼓励学生想出最简易的学习方式,以便可以腾出多余的时间来学习更多东西,他绝不认为一个会用计算机来完成课业的学生,会比不用计算机并花费更多力气来完成课业的学生学的更少。“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学生会怎么做。基本上,他负责教学架构的建立,而学生则在这个架构下学习。他会持续改善教学架构,并相信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程,而不是外求于“专家”设计出一套永远不可能达成的“最佳”课程。相反的,他会转向在这个架构下学习的学生,要求他们的回馈,因为他知道没有任何人比这些学生更了解如何改善他们的学习。所以他会建立一套方法来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且经由意见的采纳,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建议非常有价值。

这种互动比他所能做的任何事情,给予学生更多的权利感,而且丝毫不会矮化他的教师身份。“教师和学生将持续不断从事教学方式调整与学习时间分配的探讨。教师须努力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并积极求取学生的协助来改善教学过程。从一开始,教师就会发现大部分教学问题的起因,来自课堂结构而非学生本身。因为他不视学生为问题,所以他会鼓励学生,说出问题所在。而在每门课最佳教学效果的追求过程中,威胁和处罚将会退位,并代之以师生的协同合作。教师将会明白他们需要学生的协助,课堂上不会有敌对的角力,这在制式的教室里是最富毁灭性的。

骗人的奖状和诸如“回归基地”或“教学卓越”之类的激励口号也没有必要,因为学生本身就是教学历程的`一部分,他们自己就会持续不断地寻求改进之道。最重要的是,当任何学习团队发现一个更新、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时,这份知识就会分享给每个人,以便所有人都能学得更多。”这是非常耐读的几段文字,也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寻味的。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传统的教师,即依然扮演着工人的角色。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以后要诚如这本书的推荐者罗伯。苏利文所言“深思之,笃行之”。

《了解你的学生》读后感4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威廉格拉瑟博士所著的《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一书,感触良多:

威廉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现实治疗”的倡导者当然也是“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在近半世纪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他不断发展和修正自己的理论,于1998年出版了《选择理论:个人自由的新心理学》,至此他的“选择理论”终告确立。《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整书即以选择理论为根基,主张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己的选择,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个人内在的心理图像。博士认为行为不是他律或外塑的,而是由基本需求所驱策。如果学习行为能满足学生的权力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由需求与乐趣需求,则学生必然会自动自发地去学习。

正如其副标题所写“我们无法强迫任何学生用功读书,除非他相信这么做会令自己感到满足”,书中提供了大量实例说明如何利用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来激发学生潜力。威廉格拉瑟博士说教育最应该关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读书的穷人家的孩子。如何运用选择理论的概念,来帮助那些有着错误“学习图像”的孩子更新其学习图像,便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必须让学生相信,用心学习会带给他们需求的满足,他们才有向上的动力,这便是“学习图像”的转换。

威廉格拉瑟博士大量阐述了以往学校教育制度的弊端,例如:

1、“由于受到外在控制理论的误导,我们往往相信,只要我们体罚的强度够,学生为了免除痛苦,我们就可以驱策他们去做我想要他们做得事。”

2、“如果处罚方式纯属劳役而且严厉,外控驱力就好产生短暂的效应。例如,集中营的俘虏为了活命,会经年累月地做交办事项,但是他们只是被指派不需脑力的劳务工作,因为集中营的管理者很清楚,苟延求生的俘虏只能强制劳役,不能放任他们思考。学校领域,既无劳役可言,如果学生不愿意念书,任何处罚都无法逼他们就范。”

博士还通过大量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来指出我们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我问他们:‘在学校里,什么是你们最不喜欢的?’……在我进一步的追问下他们终于开口:老师只顾自个儿的,而不听他们的。他们抱怨老师教得太快、不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且对他们真正想要的缺乏兴趣。”。当然还有很多关于更新学生的“学习图像”,利用“团队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潜力的理论还需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尝试、对比和选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我的作文100字 我的幸福之家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初中 师恩似海作文 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600字 回家作文结尾 长沙游记作文 成长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作文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关于花的作文600 我的朋友作文100字 我爱家乡的作文400字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作文 观察黄瓜的作文 六年级500字作文 进与退作文800字 我的校园作文三年级 作文怎么写开头 作文难忘的小学生活 我的自传600字作文 有那样一个人作文 介绍杭州作文 描写天柱山的作文 秋游作文英语 七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 高中500字作文 稻草定律作文素材 三年级写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批改评语 关于广场舞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