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年味儿的不可思议散文

2022-01-24 14:20:02
相关推荐

年味儿的不可思议散文

年味儿的不可思议在于,它寻常而神秘。在一个普通的周末,我们搅动着碗里黏黏的八宝粥,无论如何,搅不出一丝年味儿来。小孩子家,平常穿上父母买的新衣裳,也不会抬起袖子就闻出年味儿来。而一进腊月,这年味儿就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丝丝缕缕地酝酿,不只从粥里飘出来,衣服上散发出来,甚而还从市井之间人们的招呼声中蹦出来。“年老师,过年准备摆几个盘子呀?”“大姐,过年了,多买两盒拜年用呗!”你不禁在这越来越深的年味儿中焦虑了,账还没收齐,红包还没准备,回家的票还没订好……你的焦虑使这年味儿更浓了。

有时候,这年味儿如老酒,从人生的记忆老窖里蒸发出来,闻闻就醉人。小时候,这年味儿照例是先从盛着腊八粥的碗里飘出来的。不过,母亲熬粥厨艺平平,腊八喝粥更像一种必须的仪式,一小碗一小碗摆在桌上,父母亲监督着我们,那气氛庄严得让你没法儿拒绝。

这淡淡的豆香在舌尖上也就打了小滚儿,而年味儿却一天浓甚一天。紧接着,它又从母亲开始画的炕围画上一笔一笔散发出来。我总觉得母亲前世是位画家,她对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有一次,在太原车站她看墙上的壁画入了迷,竟抻着脖子踩到座位上站起来,候车室的工作人员罚了她五块钱,气得节衣缩食的父亲直抱怨。不过,母亲画炕围画的时候,我们,包括父亲,都是母亲的崇拜者。炕围画高约二尺左右,母亲先画好棕红色的玉带边,然后中间以绿色打底,等距离分好几个“画空”。还未下笔,我就爬在母亲的膝盖上央求到:“妈,你画一个火车好不好?”妈妈盯着画空一边想一边得意地说:“好,中间这个画空就画火车,旁边这个再给你弟弟画个火箭。”母亲的开明令我兴奋地得脑洞大开,一会儿想让母亲画个小鸟儿,一会儿觉得还得再画点小草,小草里再有个小蜗牛。想着想着,看着看着,这炕围画就由空见色,因色而成了一个童话般的王国:深绿色的火车从天空相接的远处蜿蜒而来,树上小鸟儿被惊得往四下里飞,轨道旁边绿草如茵,小蜗牛伏在草叶旁,小蝴蝶立在星星点点的野花上……当然还有喷薄而起的火箭,上面是蔚蓝的天空吧?老屋也因为炕围画这个小妖精而得意起来,邻居们踏破了门槛地来看母亲的画。

进入腊月二十三,年味儿又在“扫家”的忙碌中格外活跃起来。吃过早饭开始,母亲就指挥我们姐妹四个,把屋里的箱子柜子被子褥子一件一件全都搬到了院子里。二个妹妹和小弟弟负责看院子,我则负责帮母亲扫家。我们先把把长竹竿绑在笤帚把上做成扫帚,然后再找来旧毛巾,裹住脑袋。母亲并不矮小,但大部分时候,她仍得踩在凳子上扫。我于旁边扶着,一边就仰起脸儿顺着母亲觑起的眼睛捕捉那些细细的尘丝儿,扫帚晃晃悠悠接近了尘丝儿,尘丝儿软软地沾在扫帚上,母亲随之慢慢地放下扫帚,将它抖落到地面上。一回头,屋外的弟弟妹妹们在箱子柜子后正欢快地捉迷藏。阳光从门外钻进来,画出我和母亲的影子,也带着淡淡的年味儿。经过一上午的忙碌,扫过后的老屋像刚刚梳洗罢一样,小格扇窗户上新糊的白毛纸透着亮儿,玻璃一尘不染,旧家具也干干净净,散发出清水的香味。

当然,年味儿里也少不了春联上的墨汁味儿。父亲是农村的教员,因此年根底下除了大队的对联,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对联也差不多都是父亲写的。父亲盘腿坐在小炕桌前,先把大红纸左右对折几次,再上下空一字格对折,再对折,折完就准备裁纸。我是磨墨的小童子,往砚里倒少许水,手持长方形的墨条把水慢慢推开,来回上下研磨一会儿,水就变黑变浓,此时父亲的纸也裁好了。父亲饱蘸墨汁,神端气凝,一个个潇洒的大字就由父亲的腕底落在红纸上,如花开叶散,生机勃勃。父亲写一张,我就负责往桌子上摆一张,桌子上都摆满了,然后再摆地上。很快,满屋都是红红的对联,角角落落都是浓浓的墨香。最让我得意的是,每次父亲在最后都会让我也过一把写对联的瘾。比如贴在院墙上的吉祥语“满院生辉”,鸡窝上贴的祝福语“鸡鸭满圈”等等,这些地方无伤大雅,由我执笔也是他们的荣幸啦。年三十贴春联也是个大工程,因为父亲承包了大队的所有春联。大队的每个门,学校的每间教室,每年都是我和父亲挨个儿一张一张贴上去的。“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我一边读着春联,一边拿着面糊子,随父亲一副一副地贴过去。一院子一院子的春联默默地红着脸笑着,对视着,精气神儿十足地准备迎接年的到来。而我也就感觉年味儿带着春天,带着祝福从对联里钻出来,撩得我头发丝儿都飘飘的。

除夕的守岁是少不了的。那时没有电视,我们姐妹几个闹着闹着就伏在母亲的膝上打起了盹儿。母亲推过我们几次以后,也就不再勉强。但在零点左右,她就连推带搡,挨个儿把我们捅醒,一边就拉开窗帘,激动地催促我们看父亲放鞭炮。我们被她兴奋的情绪感染,听着村子里此起伏的鞭炮声,脑袋挤脑袋透过玻璃看鞭炮哧哧地燃起来,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和别人家的鞭炮声连成一片……年味儿浓得化也化不开。

初一一早起来,看见枕头边母亲给准备好的新衣服,心里乐得直发颤。开了门跑到院子里,天刚麻麻亮,父亲竖一堆干草在院中央,开始点旺火。红红的火苗越燃越旺,父亲的脸被映红了,弟弟妹妹的脸也被映红了,院墙也红了,我们笑嘻嘻地看着对方红红的脸……听见村子上方又响起了刚刚醒来的鞭炮声。爸爸说:“听,你二爷家也放炮了。”

炕桌支好了,准备好的八个盘子一一端了上来。我早早地带着弟弟妹妹在地下站好,准备给父母磕头。“爸,能磕了吗?”我一边问一边偷偷地往炕桌上瞄。父亲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道:“磕吧,磕完咱们就开饭。”于是我数一二三,弟弟妹妹就随我磕下去。一不小心,后面的弟弟被老二拱倒了,趴在在地上。父母在炕上乐起来,一边赶紧说:“快把你弟弟抱起来。”我们围坐在炕桌周围,一边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崭新的押岁钱,一边咬着筷子等父母先下筷。父母的筷子一动,我们就热热闹闹地开吃,一边赞美着父母做的每一道菜,夸张地砸吧着嘴。终于清闲下来的爸爸端着小酒,满意地吱吱吸两口,一边和母亲说:“孩子们高兴,咱们就再累也值,对吧?孩子他妈。”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父亲每年最幸福的时刻吧!

村子的年味儿不只在家里才能体会到。从大年初一开始,村里的老少爷们就组成武术队,敲着锣打着鼓挨家挨户地拜年。被惊动的主人,把门帘一掀,站在门边,笑呵呵地欣赏完爷们的拳术,再大大方方地拿出准备好的一盒香烟递上。祝福的话语你来我去,热热闹闹地又往别家去了。

拜年走亲戚,摆酒接客,一直要忙到正月十五,年才算过完了。上班的,上学的,种地的,大家各忙各地,年味儿慢慢也地就消散了。

等到年尾的"腊八粥的香味一飘开,人们老老少少就又都敏感地闻到了年味儿。而且这年味又顺着粥的香味,走街串巷,穿窗入户,融入到阳光下新衣服的布香,馍馍的面香,对联的墨香,年终奖的钞票香,寒假的慵懒之香……这种种令人眼馋心馋的味道中去了。

小时候总觉得,年味儿就是这馋人欲滴的种种香味儿。随着人生的河越流越长,记忆里的年味儿慢慢地沉淀下去。浮起来的更多是父母在年前后的忙碌与满足,是他们对儿女点点滴滴的爱,对生活的单纯而鼓鼓的热情。不管在一年里发生了多少不顺心的事,有多少失落和艰难,亲戚邻里之间有过多少小磕绊,他们一定会在年中用爱心和热情修补好它,用爱融化它。我渐渐明白,我念念不忘的年味儿,就是这热气腾腾的年,搅拌了父母的爱所蒸发出来的生活的味道啊!这味道里有我童年的青涩过往,有陪伴我们长大的老屋的温暖,有父母给我们的爱,有天伦之乐的亲情,有故乡淳厚的民风民俗!

都说年味儿淡了,其实是我们长大了,这些记忆里的年味儿渐行渐远了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篇作文 作文的格式 享受作文 一句话作文 书包作文 作文大全小学 警察作文 作文下雪 怀念 作文 作文续写 苏州作文 写故事的作文 作文课 怀念 作文 杭州作文 海作文 作文900字 追作文 改变的作文 我的爸爸的作文 作文桃花 汉字作文 景物的作文 小事作文 选择的作文 初中800字作文 古镇作文 作文开头摘抄 理解的作文 作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