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

2022-03-02 14:35:01
相关推荐

我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1

"我的教学勇气"是一本书名,《教学勇气》的姊妹篇。虽是书名,但我很喜欢这样的表述,它其实是表明了一种教学的心态,一种教育生活的态度。

曾经无数次在迷惘与迷惑之中行走,曾经无数次在无奈与厌弃中想过放弃,曾经无限憧憬教学中的"高峰体验",却因为这种"高峰体验"的稀缺而日益丧失耐烦与韧性……直到我在耐烦与韧性的坚持中,遇到了《我的教学勇气》。

这是一次心心相印的相逢。正是与它的相遇,重新点燃了我从教的豪情,重新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发明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从失望乃至失望之中抬开端来,看到了解脱失望和失望之路--如同鲁迅般的"于无所盼望中得救".

本书如同《教学勇气》一样,自始自终沿袭一个这样的重要观点:"真正好的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全。"如此,教师的心灵便是关注的焦点。因为,"教学得失与其说是取决于教师是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取决于用仁爱之心穿针引线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者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动

但是,要维系并呵护教师的心灵何其难也!且不说有如此众多的从教者从未关注过自己的心灵需要,从未讯问过自己为何从教,有的更不知心灵为何物;也不说现今的教育制度、社会现实是如此疏忽教师的心灵需要,甚或以一昧打击乃至摧残教师的心灵为己任,更遑论"尊崇教师心灵"之需要;单说呵护教师自我心灵之艰巨。《我的教学勇气》中,这样的艰巨话语随处可见:

"崇奉教学的道德诉求,可又不得不在违反自己信念和原则的事情上随波逐流,这种无可奈何造成的损害是苦不堪言的。"

"教学奇妙迷人,好不枯燥乏味,在各行各业中,这是一种你可以真正称之为"品尝人生百味"的职业。可是,我尽管热爱教学,明天也可能放弃教学"

总之,"我们感到待遇不公"、"我们感到信念被毁"、"我们感到负担过重"、"我们感到孤立无助"、"我们感到底气不足".

然而,并不是艰巨就不做努力,并不是心灵受损,就放弃心灵。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寻找和号召也好,心灵的缝补与弥合也好,心灵的维系与呵护也好,终归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是无法代替得来的。

或者说,当你对现今大行其道的教育制度、对社会现实,对这个世界,已经伤心欲绝不抱盼望之时,你只能转向自我生命的内在,去问问自己的心,然后,尽个人之全力警惕呵护。

《我的教学勇气》的目的,便是通过一些教师的叙述,"使人们了解他们如何找回和维系自己的心灵,从而能在教学时兢兢业业的为学生服务,养成怡然自得的心情,与同事携手并肩实现共同目的,排除面对的一切障碍,尽己所能--如同帕尔默所说--"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光亮和生机"."

为答复"如何维系心灵,重振精力,抵御死气沉沉的环境,解脱令人失望的孤独"等诸多心灵问题,该书提供了三条道路:

1.转向内部:维系我们独有的心灵

2.挺身而出:建立维系我们心灵的关系

3.进行变革:实行尊崇教师心灵的改革

虽然书中的教师都在美国任教,而且他们的专业、从教领域各个不一,其经历与心路历程也复杂多样,但并不妨害我在阅读中发生共识。因为,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事业,而心灵是无边也无界的。

我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2

《我的教学勇气》一书是在我阅读完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的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之后,为加强对后者的理解而进一步阅读的一本相关的书籍。华东社也有趣,硬是把两本书的封面设计都一样,差别仅是在颜色的调配上。作者是美国的一个教师山姆·英特拉托,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师访谈,介绍美国教师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如何点燃教育激情,寻找教学的勇气,坚守教育信念的故事。跟帕尔默的作品相比,这本书明显要逊色很多,尽管它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这本书比较倾注个人寻找教学勇气的实践、帕尔默亲自为本书写了篇幅不算短的“前言倾听教师”和“后记 听后感言”两部分内容等等。从前言与后记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帕尔默教授对教育一如既往的热情与智慧,以及为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地位和尊严的执著的疾呼。

“我们轻慢教师本已够亏心,动辄怪罪老师则更显失德”、“明明是我们社会或显或隐地制造了形形色色滋生粗野、暴力、忽视儿童的温床,可偏偏把过错一股脑儿地推到教师头上,我们当中还有谁能比教师这个专业群体更对孩子尽心尽责?”作为一个非常熟悉教师工作的人,他对教师充满了敬意。“教师所做的这一切,之所以完全不畏艰难,根本不管利害,就是因为他们胸膛里跳跃着一颗愿意尽其所能帮助孩子气学习和成长的挚爱之心。”“如果我们期望学校有所成功,社会有所进步,总有一天,我们应把所有这一切(指较高的工资,较优厚的物质待遇,较舒适的工作环境)完完全全地给予教师。”他面对现实,不胜其烦地呼吁:“倾听,宽厚而专注地听一听教师们急欲一吐为快的有关他们工作的酸甜苦辣、内心的喜怒哀乐。”

透过书看美国的教师生活

美国发达,但显然跟美国老师无关。在书中,我们看到,原来美国的老师跟我们一样,也过着一种很屈辱很可怜的生活。作者山姆·英特拉托出生于教师世家,但父母亲对自己的儿子决定做教师感到十分的不解与失望。父亲不悦:“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真该选个其他的工作。”母亲忧心忡忡:“你哪知道今后要活得多苦多累啊!”帕尔默教授也说:近年来,教师以创纪录的速度弃教改行,有一份数据说新教师中任教不到5年就离校的比例高达50%。他们迫于无奈离开教学岗位(书第2页)

美国教师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书18页提到山姆的一个同事说:“我明知教书不能发财致富,但仍然选择这份工作,可是凭着我的收入别说过上舒适的生活,就是省吃俭用也才能勉强度日。一想起来,真是又生气又悲哀。” “20xx年,美国教师联盟的调查报告说:教师的平均年薪为 40574美元。而工程师为68294、会计师为49247、计算机系统分析师为66782美元。对许多教师来说,在执教之初对低薪尚可忍气吞声,可当日后面临着偿还住房贷款、支付子女大学学费等开支,尤其是看到有类似学历要求的其他行业的工资远远高过自己时,对低薪就忍无可忍了。”“许多教师工作时用的是残破不会的教学设施,有时还自掏腰包购买教具,缺少电话、电脑、最新教材等必备用品”在书13页有一位73年就开始从教的老教师谈到:“我整日忙着与职业工作截然不相关的私人事务,为了多挣钱不辞辛劳,做了几份零工;为了想改行到处打听,看看是否有可供选择的其他工作。”在书第46页中有一封给新教师的信中说到:“你的亲朋好友或许曾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以教学为业,可你不听劝告依然决心从教。促使你从教的理由不会是入职薪酬或所谓的声望,因为你完全清楚,在我们这个重财轻义的自由企业社会,教师得到的是何等可怜的回报和敬意。”

美国教师也有考试压力。书19页说:“有些学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考分数和考试准备上,教师不得不舍弃久享盛誉的教学单元,因为其内容与考试无明显关联;”20页又说:“在田纳西州,要以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来定教师的奖惩。”在书99页讲到了TAAS考试,即得克萨斯学术技能评估考试,在考试压力之下,布莱克希尔小学,教师士气低下,校长唯考试成绩为标准。考试成绩不佳,校长被解职,教师下岗重组。

美国教师也感到负担过重。在书21页一位教师谈到:“每周工作远远超过40小时。正常的上班时间几乎全都花在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上,结果,大多数必不可少的备课、写教案、批改学生作业等事情常常得在晚上或周末去做。”在书53页,作者山姆开着一辆破车,车出了问题后送到修理厂,在汽车修理的空隙,他掏出一摞需要批改的学生作文——158份学生作文。

美国教师也感到孤立无助。书22页说:“学校同事象那些每天在车站等着搭车上班的人一样,每个人虽然都要朝同一个目的地,可以候车的时候却独自想着自己的心事,读报纸,似乎有着不容他人侵扰的个人空间。”在书23页说:“教师工作时无人目睹、无人助阵,既无中肯的批评,也无切实地表扬。”在第一编的第五页,讲到了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觉得窝火,迟到懒散的学生、干扰课堂的琐事令老师筋疲力尽。在书47页提到:“自你从教的第一天起,就可能会和我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焦虑和自我怀疑日夜相伴。在我最难熬的时候,我感到孤立无援,束手无策,甚至觉得同事和校方要把我遗弃不顾。”作者山姆说要。在他工作的头二年里,没有任何一个同事来他的课堂看他如何上课,除了要对他的教学工作给予评价的督导人员之外。

我原来以为只有中国教师最可怜,只有中国教师是最屈辱的,工作负担重,待遇低下,考试压力大。现在才知道,这不是中国特色。教师待遇与地位不是由中国国情导致的中国难题,而是世界性的"难题。

我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3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默然一笑,原来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原来,地不分南北,人无论东西,对最初的热诚逐渐消退的遗憾,对日复一日重复工作中积淀下来的烦躁、倦怠情绪的苦恼,甚至,对于选择这份职业是否真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疑虑,从事教师这份职业的我们,都曾经纠结过。

这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给我很多共鸣,很多启发。同时也促使我思考,在类似的处境下,是什么,令我仍热爱这个职业,即使在最颓丧的时候也不曾彻底失去从事这份职业的勇气?

是的,我喜欢学生,喜爱他们的朝气蓬勃,享受在课堂上思维碰撞的光华四射,享受启迪学生心智的成就感。但是,不止一次,不止一个,他们也曾用消极、懒惰甚至是对抗来使我倍感挫折。

是的,我尊敬这个职业,不仅因为我的父辈是我的同行,更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曾有幸受到过很多值得尊敬的老师的教诲和帮助,能与他们为伍,与有荣焉。但是,因为职业而承受的不理解和轻视,呵呵,同样不止一次。

为什么我,仍然热爱这份职业?

记得十多年前,那时,我的职业生涯开端不久。虽然经验并不丰富,但有的是忘我的热诚和勇气,不计较付出,全身心投入,带那班学生顺利毕业,高考成绩不错,自觉功德圆满,卸下一挑重担。假期休息,意外收到班里一个女孩的来信。信里,这个孩子真诚地称赞我是个尽职的好老师。令我感动的是,很多我觉得应该做就做了的事,她都默默地记得,一一道来。

被肯定的感觉是很美好的,尤其是来自已经毕业的学生,真的会让你觉得挫折和委屈都不算什么,这份职业除了安身立命之外另有价值。

非常感谢这个孩子,她也许不会知道,在消沉的时候,倦怠的时候,烦躁的时候,我会重读她的信,从中汲取勇气,守护心中的一点光。更因为她的这封信,我更感受到肯定和鼓励的重要,更不吝于以此去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我相信,他们会和这个孩子一样,感受到我的真诚和爱意。

是的,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的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我想,这一切的源泉,是因为这份职业要求你付出热爱,同时也会回报以热爱。

我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4

出于教书育人的需求,阅读教育著作成了业余的习惯之一。办公室里摆了许多的著作,也确实有很多书令人爱不释手,但最先拿起的来阅读的却是《我的教学勇气》,不仅因它是《教学勇气》的姊妹篇而心向往之,也因为在此阶段,“勇气”一词与我的教学心理不谋而合。

我生来不像苏珊·埃瑟丽姬被她的大学导师赞为“你天生就是教师”,也不像多数人那样充满自信和勇气,但我该努力地使自己成为后天的教师。作为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我有满腔的热情,在这热情还没消逝前,我必须为多数人的预言做好准备,我不想自己为师多年后就消极懈怠。

开学还不到两个月,我常觉得疲惫困顿,这种状态无法在每天的忙碌中得释怀便抑郁不已。在本书的前言标题“倾听教师”映入眼帘时,我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平日里,前辈常会提醒我要学会倾听学生,也一直强调倾听学生的重要性。这以后我努力地学着倾听学生的心声,可从未想过作为老师的自己是否也需要倾听。反观同行,我们真的身不由己,却很少有人能够倾听我们的心声。于我这个新教师,则常感到自己孤立无助、底气不足。我常想,自己的教学勇气到底何在?当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时,谁来倾听一下我们心声呢?

《我的教学勇气》第一篇 “转向内部:维系我们独有的心灵”里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着实令人动容。我惊诧他们的经历和内心体验竟也能在我的身上找到,原来教学旅途上我并不孤单,任何一个老师都会有焦虑与愁苦的,那些优秀教师也不例外,这样想以后心情似乎舒坦了一些。从教以来,我常常思索要如何改进教学,如何更好的管理课堂,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却始终无果。因为我始终被教学琐事束缚而不能真正转向自己的心灵深处听听自己的心声更不用说走向外界求助于他人。 “没有独处,与人频繁来往是倍感伤神,最终可能使人渐失本色。你不能天天为了别人与别人吃饭,总得从里面带给你一点提神鼓劲的东西。”(p3)作者反借萨特的这句话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终日面对学生、纠结于教学得失差点使自己渐失本色。“独处”对于我来说是在太难能可贵了,我必须从“里面”带给自己一点提神鼓劲的东西。就在上周末,我毅然决定一个人留在寂静空荡的校园里面。难得周末,有家不回,同事不解,我笑而不答,何不就这样留下一人静静思索的空间,听听自己心灵的呼唤。

我的这种独处勇气源何?书中布吉兰的话或许可以解答:如果你对难以指明的事物感到渴望,为不知如何行动感到悲伤,那么毫无疑问,这时你就像所有势必成长的生物那样正在成长,升华到更高远的自我。(p18)因了这句话,我的勇气倍增,同时我也始终记住自己天生不是教师,我需要这样的付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 myweek英语作文5句话 关于植物的作文300字左右 国庆小记作文 游白帝城作文 c位现象作文 古筝考级作文 晚霞的作文300字 普通话作文 美丽花园的作文 学期计划作文 会动的植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400 寓言故事作文200 校园里的记忆作文 读西游记有感450字作文 小康社会作文 早春作文400字 欧阳修论作文翻译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课间趣事600字作文 爱国故事作文400字 总分总结构的写景作文 读着作文 写麻雀的作文400字 我的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重拾友谊作文600字 以排比句开头的作文 攻克难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