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管仲》读后感

2022-10-30 18:41:03
相关推荐

《管仲》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管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年的暑假,根据惯例,老师布置了一项读书的任务,我这个人一直以来都对这种史学索然无味,但就是因为《管仲》让我上了史学,也对管仲的一生开始了不懈的探索。

一直以来,世人流传:识人用人可曰韩退之"千里马、伯乐"之典;知心知己或曰"伯牙、钟字期"之故;知己为己当属鲍叔、管仲之交;三者堪称人生所属一境界、二境界、三境界也。

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经常和鲍叔牙交往,两人的关系很好。鲍叔认为管仲是个有才干的人。在当时,管仲家里十分贫穷,因此,管仲将自己与鲍叔牙做生意时所得的收入中多分给自己一些,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知道他的困难,并不说他的坏话,始终对他很好,不和他计较这些小事。管仲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是事情更加窘迫,鲍叔也不认为管仲愚笨,在管仲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驱逐也不认为管仲没有出息。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三次逃跑,鲍叔也不认为他懦弱而理解他家有老母…,

管仲侍奉的公子纠在与公子小白的政治斗争中被杀死了。鲍叔牙并没有遗弃他,而是向齐桓公推荐他,于是管仲得到了重用,在齐国执政,使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而鲍叔牙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齐国的人民并不称赞管仲有才干,反而称赞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如果没有鲍叔牙的宽容大量,没有鲍叔牙的推荐,就没有管仲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管仲感慨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鲍之交"也成了今人形容友人之间友谊深厚的词语。今天的学习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语的含义。让我明白朋友之间要相互体谅,要看到朋友的长处,要用宽容之心对待朋友。这样,你的朋友才当你是知己。

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张法治。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贵的地方,如他主张尊重民意,他说"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当然,管仲是春秋时代的历史人物,所以他也有历史局限。如为齐桓公创立霸业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改革中主要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等。

另外,管仲还有一个特点是,善于因势利导,"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比如齐桓公因蔡姬改嫁而攻打蔡国本是无理,但管仲就顺便去征讨楚国,谴责它不向周朝进贡,这次征伐在当时好像又有了正义的旗帜(或者叫幌子),等等,好几个例子。这很有意思,齐桓公与管仲的君臣关系,管仲经常在顺从齐桓公的指令的同时还在为他的过失补台。更有意思的是管仲与鲍叔牙的朋友关系,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刚开始管仲为公子纠做事,鲍叔牙跟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公子纠死后,管仲被囚禁,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从此管仲被任用,襄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管仲非常感念鲍叔牙的情谊,他自己是这样说的:"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段话很有说服力,哪里去找鲍叔这么善解人意的.好朋友啊?

管仲任官后利用齐国的地理优势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又善于因祸得福,转败为功,齐国遵从他的政策,使得齐强于其他诸侯。

鲍叔牙能够看出管仲的才能,又能对其的"过分"行为处处包含,在有好的机会时,因为管仲更有能力而让贤,可见其拥有独具慧眼的识人能力和宽容的胸怀,后人也因此不多讨论管仲的才能,而称赞鲍叔牙的识人之才。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对他们采取了赞美和褒扬的态度。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他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内政、外交功名垂著。他辅佐桓公,一匡天下,使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晏婴事齐三世,节俭力行,严于律己,三世显名于诸候。其中,我对"仓禀实而知礼节"这句话感触十分深刻,这句话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在辅佐"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时励精图治,留下的千古名句。在我理解来看"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说粮食富裕了仓库里备粮多了,就要教育大家都要有礼貌、讲文明知礼节了。现在我国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的上是"仓禀实"了,那么"知礼节"又做的如何呢?

《论语》中有过这样的记载。有一次,孔子来到当时的卫国,见卫国人很多,就说:卫国人多啊。旁边就有人问他,这么多人,怎么办呢?孔子说:"富之。"意思是,让他们富起来。又有人问,让他们富起来以后,又要怎么样?孔子说:"教之。"意思是,使他们接受教育。我认为《论语》的这个典故很好的解释了"仓禀实而知礼节",要让所有人都"知礼节"必须教育入手,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才能使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从而达到"知礼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仙人掌300字作文 春天的公园600字作文 享受生命中的温暖作文 我不怕因为半命题作文 身边熟悉的人的作文 糖果节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题目 关于坚持理想的作文 我的精神小屋作文 一个夏天的早晨作文 立意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600字 垒高自己作文800字 我的老师三百字作文 初中暑假作文600字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作文 禁毒安全作文 今天我很高兴作文 这也是一道风景作文 小白兔作文五年级 什么情结作文600字 关于惊喜的作文 关于诚信的高考满分作文 我与朋友再见时作文 长隆野生动物园游记作文 立春作文 20年后再相会作文 做与不做作文 作文华为 我的表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