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公厕调研报告范文

2022-11-24 05:11:02
相关推荐

公厕调研报告范文

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公厕调研报告1

公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与广大市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搞好公厕建设,对于方便群众生活,完善城市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在全面抓好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抓好公厕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尽可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但总的看来,我市公厕建设数量和布局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市公厕建设的现状

我市现有公厕33座,其中二类公厕24座(独立式便器)、三类公厕9座(通槽式便池),主要分布在街道两侧、园林绿地、繁华购物区。近几年,为逐步增加公厕的数量,提高公厕卫生档次,我们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公厕建设的投入。20xx年自筹资金30多万元,对鸿达小区、沙发厂等10座三类公厕进行了全面修缮,并且安装了公厕标志牌、导引牌、照明装置,突出人性化服务功能。20xx-20xx年,通过社会融资的方式,先后投资50余万元拆除重建了网通公厕、大寺街公厕。xx年,结合蚬河北段绿地改造,新建了蚬河绿地2座公厕。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如厕难的矛盾,改善了我市公厕卫生条件,对提高我市公厕建设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公厕建设上不断加大力度,但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市公厕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膨胀,市民如厕难的问题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量严重不足。按照部颁标准,我市建成区30多平方公里应设置公厕至少60座(部颁标准公厕设置密度为:居住用地3~5座/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4~11座/平方公里),而实际只有33座,缺口20多座,离标准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不能满足市民如厕的需求。

(二)布局不够合理。部分繁华街道缺少公厕,如旌旗路东方红商城周边,清水南路水果批发市场周边,昌山路维客商场、中心医院周边,富水路佳乐家、盛龙装饰城周边。新开发区域未充分考虑公厕建设,并且未预留公厕建设用地,如鹤山东路阳光城周边区域,富水南路及富山路全线,市民入厕非常不便。

(三)设施档次不高。主要街道两侧的公厕多为楼宇附属式公厕,缺少景观小品式公厕,建筑风格和品位没有特色。部分公厕建设年代久远,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这部分公厕的外观设计与设施条件与目前的城市环境不相协调。

(四)开放时间不够。按公益服务性特点的要求,公厕应该24小时开放,但我市目前仅9座不需专人全天值守的三类公厕可以做到,其它24座二类公厕(独立式便器)侧达不到这个要求。这部分二类公厕需要专人管理、保洁,若要24小时开放,则每座公厕至少需要2人轮班值守,而目前的"公厕维护管理经费完全不能满足这种要求。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四点:

一是公厕建设投入机制存在弊病。城市公厕属于公益服务类设施,它是通常意义上的“公共产品”,其建设、运行投入是具有无偿性的,因此理应由政府投资建设。但因我市财力紧张,一部分公厕建设不得不“借鸡生蛋”,政府利用城市规划建设的独有管理权,在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时安排开发商投资承建公厕。这种做法在法律上缺乏依据,造成了后来公厕产权纠纷和移交困难等诸多隐患。旧公厕的改建,多数也是随着旧城改造由开发建设单位拆除重建的,同样也存在着移交困难等诸多问题。我市2000年前后相当一部分公厕都是采用以上这两种方式建设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开发商在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开工手续时按照政府的指令办,而在办理好手续开工后则不按设计施工,暗地里“偷梁换柱”,将公厕挪作他用,如旌旗广场公厕被改成门面房出售,造成该区域至今缺少公厕。有的虽然按设计进行了施工,但开发商要么拖延工期,要么偷工减料,或以种种理由推迟移交,致使公厕设施条件较差,不能按期开放。

二是对公厕建设规划重视程度不够。我市至今没有一个符合市情的公厕建设专业规划,公厕建设布局缺乏依据,客观上造成了公厕选址难、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过程中,公厕建设滞后于道路建设和商业区、居民区开发,也未预留公厕建设用地,如鹤山东路阳光城周边,富水路、五龙路富水小区周边,富山路电视台、国税局周边,旌旗东路盛隆广场以东区域,均属于这种情况,未配套规划建设公厕,而且今后若要补建公厕也无处落脚。

三是部分公厕规划、设计理念滞后,前瞻性不够。这是造成我市公厕档次较低、缺乏建筑风格的主要原因。

四是公厕管理经费紧张。尤其是20xx年取消公厕收费后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财政拨付的环卫经费仅能维持工资发放和街道清扫、垃圾清运等重点业务支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压缩各项开支,因此造成公厕维护管理经费捉襟见肘,非常困难。

三、工作对策和建议

为切实解决公厕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加快公厕建设步伐,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公厕统一规划。建议制定城市公厕建设专业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并将其纳入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体系。要逐步增加独立式、景观小品式公厕数量,减少楼宇附属式公厕。凡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必须严格执行公厕专业规划,对暂无力量投资建设的公厕也要预留土地位置。在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手续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符合公厕建设规划的不予办理有关手续。

(二)提高公厕设计水平。公厕设计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造型美观大方;突出公厕的功能化和人性化,方便入厕者;突出前瞻性,增加城市亮点,美化城市建筑风格;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我市的气候、人文等有关因素,提高公厕设施的适用性。建议公厕设计图纸审查由环卫部门参与,并注重环卫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为公厕将来的运行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三)严格公厕施工监管。凡由开发商投资承建的公厕,要在施工过程中提前介入,跟踪督办,防止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不按施工图施工,将公厕挪作他用。督促协调建设、施工单位按期完成施工,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按期移交管理单位,尽快对外开放。

(四)加大公厕建设投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公厕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一是建议政府在财政资金安排上加大对公厕建设的投入,增加部分财政预算。二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和经营城市的理念,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公厕,对投资者给予相关优惠政策,补偿公厕建设投入。

(五)开放沿街单位厕所。开放沿街单位厕所,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化公共服务,短期内缓解我市建成区公厕数量偏少、布局不合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议对城区有条件对外开放的沿街单位厕所进行统一规划,先行试点,分批开放。对对外开放内部厕所的单位,根据厕所设施条件和对外服务人流量,适当给予经济补偿。

(六)增加公厕运行经费。建议市政府增加环卫经费预算,解决公厕设施维护经费不足,增加部分保洁人员,以改善如厕环境,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公厕服务水平。

公厕调研报告2

城市公厕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收集、贮存、初步处理城市粪便的主要场所和设施,其卫生及使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公共厕所的具体状况,及时获得反馈意见,从而更好地方便人们生活、满足生理功能需要,我采取了实地参观和街访的方式,对满城县县城的五个公厕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调查。经过调查,满城县城公共厕所虽然充分发挥的应有职能和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以下便是我对这些不足做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括

1、“供”不应“求”且“分红”不均

“加上外来人口,这么多人,五个公共厕所,一个坑得装多少人呀?”家住广场附近的张大爷说。

经我调查,满城县城共有五个公共厕所,分别设置在县人民广场、中山路与燕赵街交汇口处、玉川路顺德小区南侧、北平路菜市场东、陵山汉墓绿地处,远远不能满足一个拥有7万城镇人口,面积可达10平方公里规模,呈环形发展的县城的日常需求。

“西边广场都建成了,怎么连个厕所都没有呀?”家住城内村的小杨说。

西二街已经成为了满城新品住宅的聚集区,聚集了许多的居民,为了方便这边的居民,一个西区广场悄悄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高楼丛中的那点“绿”,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广场上却没有一个公共厕所,使得人们在散步的同时产生了些许的费解。

2、若“隐”若“现”且“藏污纳垢”

“我见过许多外地人,提溜着裤子打听厕所的,呵呵!”路人小王(化名)透露。

由于传统观念,许多地方把公共厕所视为见不得人的地方,因而将其建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当然满城县也存在这种问题,据我了解除菜市场东和汉墓绿地处的公共厕所比较明显外,其他三个都有不同程度的遮挡,若隐若现,很难被人发现。而且很多厕所因为标识物较小,影响了人们对公厕的可识别性,从而大大影响了这一公共设施应有的作用,造成了公共厕所一部分使用吃紧,一部分资源浪费的现象。

公共厕所“脏、乱、差”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市容发展的久治不愈的“顽症”,也是居民投诉最多、涉及地区最广的问题。满城县城的五个公共厕所均有不同程度的脏乱差现象,尤其是北平路菜市场东的那个公共厕所,简直是藏污纳垢的最佳场所。正如正要放学回家的小李说的那样,“菜市场这儿厕所都没办法进了,全是地雷,一不小心就踩上去了!”

二、调查结果改进方案

(一)改进方案

1、针对“供”不应“求”和“分红”不均现象的解决方案。

加大公厕设施的投入,科学选址,合理利用每一寸闲置土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厕的合理使用人数是3.18座∕万人,满城县城约有7万城镇居民,所以应在城区内建有23座公共厕所才算是最合理的。然而,公厕的选址也是需要考虑周全的,有专家指出:一个人从有便感后可以坚持5~10分钟,这段时间的步行距离约为300~500米,所以在人流聚集区500米之内应该有至少有一座公厕。

2、针对若“隐”若“现”和“藏污纳垢”现象的解决方案。

树立醒目标示物,严格管理,规范公民如厕行为。醒目标识物的设立可是人们在内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现厕所的具体位置,针对已经建成而不可更改的遮蔽式公厕不易被发现这一现象是最有效且最直接的解决措施。针对公共厕所“脏、乱、差”的现象,一是从清洁和管理人员内部入手,加强清洁和管理力度,完善管理章程,对公厕需要整治的问题逐条梳理,制定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责任到人,奖罚兑现,做到全日保洁。二是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及城市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提高居民的主动维护公共设施的意识,规范居民如厕行为,唤起居民的公德心。

(二)整治标准

1、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和卫生保洁制度,有专人进行管理和保洁。

2、蹲位、门窗、墙壁、灯具、洗手池整洁卫生,地面整洁、无积水、无纸屑、烟头、痰迹和杂物。

3、大便器清洁、无积粪,小便器(槽)内无积存尿液,无尿垢、杂物。便器定期喷洒药物消毒。

4、有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排气设施,基本无臭味,无蝇蛆,无乱刻乱画。

三、调查要求及建议

1、协调配合,落实责任。公共厕所集中整治行动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翔实具体的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和不懈努力来完成。各方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做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形成合力。

2、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各级各部门在整治行动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建立起公厕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3、提高有关部门对公厕问题的重视程度,不仅要从专业化入手,建造一批具有城市特色的公共厕所,还应该融入人性化和环保的设计理念,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完美的满足公民对公厕的需求,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4、树立“全方位”和“长远”的发展视角,注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扩大公厕的适用人群,增加残疾人、孕妇、儿童、老人专位,不仅要满足居民的生理需求,更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作文过年 写一篇过年的作文 元宵节100字作文 写人作文600字初一 过年作文150字 家法打屁股作文 关于大扫除的作文 打扫卫生作文400字 我的弟弟作文600字 我心灵的甘露作文 逛街作文400字 原来作文 什么的我作文400字 打女孩屁股作文 我也了不起作文 写人的作文700字 我的家人作文500字 听见你的声音 作文 描写公园美景的作文 描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关于仙人掌的作文 背后的故事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400字四年级 牵牛花作文三年级 六一的作文300字 那是一道风景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400字 读西游记有感作文 三年级描写植物的作文 英语二小作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