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

2022-12-20 05:33:04
相关推荐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足石刻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1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在参观前让我们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规摸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与敦煌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巅峰。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好,我们断续往前走,小心,上台阶,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还有很多,你们看了一定受益匪浅,我就讲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我们两小时后这里会合。

这次参观结束,旅客朋友们,你们一定被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库所感动,欢迎大家一次再来。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蒋济州,欢迎来到重庆市大足县,我将带你们去参观世界闻名,有着悠久历史的大足石刻。

在来到大足石刻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西北的大足县,也就是我们这时所处的位置。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10多处,总计呢?有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的典范。石刻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湛,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相提并论。我们旁边这座山是北山,也就是古龙岗山,一共有290龛窟,我们的车正向宝顶山方向行驶,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注意安全。

朋友们,宝顶山到了,请随我下车,我会便走边给大家讲解。宝顶山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其中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达15000多躯,设计之精湛,竟无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说。

我们马上就会到著名的千手观音的塑像前,请大家跟紧,小心路滑。

大家注意了,在我们前方就是“千手观音”的塑像了。这位观音比例均匀,肌肤线条柔和,脸部的雕刻尤其精细,脸庞圆润,略呈微笑状,神态动人;再加上服饰华丽,衣带飘舞,看到这里你是否有飘飘欲仙之感。大家知道吗,“千手观音”有多少条手呢?你们先数数吧!算了吧,我告诉大家,“千手观音”有1007只手,这么多手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分别拿着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非常壮观。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十分钟,我在那儿等你们。

朋友们,看看纵贯千余载,横融佛道儒的石刻,想起浮想联翩的画面和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想到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次旅行画上了圆满说完句号,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欣赏。再见了!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3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着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XX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通编为15号,是一处极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区。

石篆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元年(1082年-1096年),通编为10号,系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石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4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在我身后的这位呢,就是我们本次行程的司机张师傅。我很荣幸能有机会为大家服务,非常欢迎大家来到重庆游览观光,待会儿,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素有“石刻之乡”美称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庆主城约有130公里,行车时间约两个半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况为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境内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的总称,反映了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生活化的进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于一体的大型石窟造像群,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650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齐名,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大足石刻群共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石窟最具特色。

关于大足石刻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大足为传统农业区,气候温和,风调顺,收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为大足大丰之地,故得名。还有就是与佛教传说有关,相传释迦牟尼在涅槃前夕曾到过大足,在其讲佛之地留下了一双大脚,故人们叫当地为大足。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面约1公里处,共有摩崖造像5000于尊,由唐末刺史韦君靖开凿于唐景福元年,后由地方官吏、乡绅、僧尼等续建,至南宋绍兴年间(892年-1162年)结束,历时250年。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尤以观音造像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北山石刻以当时流行的佛教艺术为主,体现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约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历时70余年,以圣寿寺为中心,包括大佛湾、小佛湾等13处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万余尊,题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为主,整个造像群宛若一处大型的佛教圣地,展现了石刻艺术的精华。宝顶山有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像、九龙浴太子等著名景点。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南,始刻于南宋时期,共有造像15窟,以道教造像为主,刻工细腻、造型丰满,是我国石刻艺术中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整的道教石刻造像区

石篆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西南25千米处,始刻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年间(1082年-1096年)结束,是中国石窟中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的造像区。

石门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20千米处,始刻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为佛教、道教合一的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石门山造像共分为13龛,有药师佛、释迦佛、观音洞、孔雀明王等龛窟。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听完大足石刻的简介后,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为快呢,不过不用着急,因为我们即将要到达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宝顶山,接下来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宝顶山的大佛湾石刻造像群。大家请看,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六道轮回图,又名“六趣图”。佛教中有个经典的理论“因果报应、转世轮回”。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前世今生,每个人死后都要经过轮回投胎转世,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业力果报和生死轮回的佛教基本观念。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抱着轮子的蓝面巨人,他叫做转轮王,四川人称为之“无常鬼”。“无常”是佛教中的一个名词,是指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刹那生灭的,这里把无

常人格化就成了“无常鬼”,由他来掌握生死轮回,表示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它怒目獠齿死咬轮盘,两臂紧钳轮盘,象征着业力即因果报应不可逆转。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我们依次从里往外看,轮盘的中心圈中坐着一个人,表示修行的众生,从其心际飞出了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即佛教中所说的,万源发于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圆圈,圈内刻着佛或菩萨,表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圆圈旁的猪、蛇、鸽分别代表了贪嗔痴三毒。

第二圈则为生死轮回的六道。大家请看,以中间的这条佛光为界,上面三道称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为天道,右边为阿修罗道,左边为人道。下面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间为地狱道,右边为饿鬼道。

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及因果关系,它将人生现象分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部分。任何生命在没获得解脱之前,都在这个过程中循环,佛教认为这个过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门修成正果才能摆脱这种痛苦。这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工匠师都用生动的图画表现了出来。例如“生苦”,这里表现的是一位孕妇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认为,孩子倒挂悬垂于狭小的母腹内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热汤,孩子如下油锅地狱;喝一口冷茶,又如坠寒冰地狱??生命在形成之时,就已开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个小龛,每个龛内都刻有一个皮囊,皮囊裹着一个生命,请大家仔细看,皮囊里的尾部表示前生,头部表示来世,比如最下面的这幅图,头部是鱼,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辈子是蛇,下辈子成了鱼,接下来的图是马头鱼尾巴就表示它又从鱼变成了马。皮囊则是灵魂,佛教认为不管躯体如何变化,灵魂是永恒不变的。

轮盘左下方有一官一卒,这两个表示贪;右下方有一只猴子,一边抚摸下身,一边望着身后的少女,表示,这两幅图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众生的贪爱之心才让轮盘旋转不休。

各位游客,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释迦涅槃图,又称卧佛,这是大佛湾中最宏伟的一龛造像了,侧卧的释迦佛半身像长31米,表现的是释迦牟呢涅槃时的情景。据《涅槃经》记载,释迦牟呢涅槃时,大地发出六种震动,树倒房塌,众弟子慌乱。早期的涅槃像多这样表现,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画面变得肃穆宁静。大佛湾的这龛造像就恰好表现出了释迦牟呢涅槃时的安详之态。造像前有一道“九曲黄河”,据说涅槃之际,众弟子依依不舍,于是释迦牟尼便用手划出一条大河将弟子们隔开。卧佛上面站着的是他的家眷,据说是释迦之母摩耶夫人听闻了释迦牟尼涅槃的消息,率众眷属从天而下,持香花水果,游虚空以赞圣德。

游客朋友们,这就是九龙浴太子。相传释迦之母摩耶夫人40岁尚未有子。一晚,梦见一孩子乘六牙白象从她的右腋跑进肚子里,于是她便怀孕了。怀胎十月,按古印度风俗回娘家分娩。路经蓝毗尼花园时,她刚抬起右手摘花之时,释迦牟尼就从其右腋钻出。他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云缭绕。他朝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莲。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称“天下地下,唯我独尊”。这时两位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又飞来九龙吐冷暖二水为他洗礼。这龛造像匠心独运,是因地制宜的典范。此处以前是一缺口,溪水终年流淌不息。工匠们先将水积于卧佛上面的池塘里,再用石头把这个缺口垒起,打上九龙和太子,然后通过暗道,使水经最大的龙嘴缓缓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绢绢细流长年不断地从太子身上滑过,流入下面的小池,再经旁边的“九曲黄河”排出去。工匠师们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排水问题,而且使造像静中寓动,充满园林之趣。

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结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5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宝顶山。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宝顶山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炉子佑年间)。历时70余年,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状观。南宋赵智凤创建,后遭元、明兵燹,明、精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大佛湾位于对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尤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

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彻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0米,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彻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通编为9号。

宝顶山石刻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

1、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大佛湾是为广大世俗众生进行说教的外道场,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体系完备而有特色。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

2、宝顶山石刻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其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统。经变相对应配刻经文、偈语、颂词等,图文并茂,且与藏经有异,是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3、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收博采,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

4、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内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大师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

5、宝顶山石刻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这不但是中国千手观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艺术中一大奇观。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圆觉洞内的数十尊造像刻工精细,衣衫如丝似绸,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开一天窗采光,光线直射窟心,使洞内明暗相映,神秘莫测。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功地避免了透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百斤重的石塔历千年而不下堕。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6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我叫xxx,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总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造像5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今天主要参观宝顶山的摩崖造像: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内城东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赵智凤支持开凿而成,历时70余年。其中以大佛湾为中心,大佛湾造像是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湾东、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组佛经变故事造像,系统的讲述了若干佛经故事,配以颂词、经文,恰似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代连环画。主要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等。

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千手观音”: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后来的游客能够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点,就是为了保护千手观音,是不允许照相的。

一般来说,观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规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遭32只手货48只手,以示观音的32变相和48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已达到“千”的含义。

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拥有1007只手的,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感觉千手观音的手多的无穷不尽,从而也你相信千手观音的无所不能和法力的无边无际。千手观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观世音”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世”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的千手表示普护众生,千眼表示眼观时间。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千手观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显密圆融的方式,涵摄大乘佛教的诸多共性,如对虔诚信仰的强调,对发心立誓的重视,对慈悲之心的`推崇,对清静智慧的崇拜,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等等。同时,千手千眼观音还以其鲜明的个性,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特别是千手千眼的象征意义以及各种手印、真言与观想的综合实施,为虔诚的信众带来无边慈悲、无边智慧、无边神通的震撼,使他们获得了依赖,获得了安慰,也获得了自信。千手观音的威严与慈祥有机统一,智慧与神通随时双运,密法与显教灵活并用,为古今人类提供了一种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挖掘人类自身潜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战胜众多的难关以及抚慰创伤、提升境界乃至终极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好了,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7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重庆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大足石刻宠爱倍加。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区,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区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观光的上佳去处。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宁,遍布1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

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征,属于石窟艺术的范畴。早期的“庙宇殿堂”式结构,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湾造像全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约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辅以其他形式。不仅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而且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8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 。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景内,始建于唐末、宋初。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驱。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首先,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在宝顶山石刻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形体匀称,色彩鲜艳。 它有1007只手,它身上都贴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它的背后上上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都伸出了上千只纤美的手,有的手里拿着斧头,有的手拿着宝剑、还有的手拿着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

据了解,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其次,是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实际上就是死了的意思,但它和一般人所说的死又不一样。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释迦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9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大足参观我们闻名中外的大足石刻,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的导游,请跟随我一起欣赏这华美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主要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摩崖石刻而出名。你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面积最大,佛像最多的宝顶山摩崖石刻。它始建于晚唐,兴于两宋。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

从正门出发,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千手观音佛像前。大家都知道,只要有10只手以上的观音,就可以叫千手观音。而大足的千手观音,才叫真正的千手观音。她一共有1007只手眼,分布在88平方米的石窟上。

关于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在南北朝时,妙庄王有三个公主,长女叫妙金,此女叫妙银,小女叫妙善。妙金和妙银都常年在宫中,只有妙善出家为尼。妙庄王命妙善回宫,但妙善不愿回家,妙庄王一怒之下赶走了僧尼,可这惊动了天神。他们让妙庄王身上长满了脓包。有一位大夫说,要用亲身女儿的手眼方可治好。于是,妙庄王求助于妙金和妙银,但两位公主都拒绝了。妙善知道后,便献出了手眼,治好了妙庄王的病。这件事让佛主知道了,便送给了妙善一千只手眼。所以,她就成了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

据说千手观音刻好以后,七仙女正好下凡,看见了千手观音。便在原来的手眼中又加上了7只手和眼。能找出这七只手和眼的人,便可长命百岁!

本次参观圆满结束了,谢谢你们的光临,祝你们一路顺风!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10

大家好,我叫魏金满,从现在起大家可以叫我魏导,今天我们来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在重庆大足县内,距重庆市区约160公里。是足石刻之乡。县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作品70余处。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兴起于唐代南宋时期达到鼎盛,以摩崖造像为主,是中国仅有的儒、道释三教造像并陈的石刻群。是大足石刻雕纤细、清透、潇洒、柔和、以其丰富的内容,宠大的规模和精湛的艺术,在宗教艺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现在我们来到最有名的宝顶山石刻。石刻内容丰富,多属佛经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千手观音“。

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像,这里有一个关于千手千眼观音美丽的传说。大家有兴趣听吗?请听好啰!

古时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金、妙银都在家里尽心侍候父母,唯有妙善从小虞诚信佛,出家当尼姑。妙庄王苦苦劝她回宫,但她始终不肯。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天神。天神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了五百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久治不愈。后来,有一位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全药才能治好。他没有办法,只好求助妙金、妙银,但两位公主皆不愿献出。三公主知道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为父亲全药治病。果然,妙庄王的病体不久就康复了。妙善公主大愿大德的孝行,使如来佛释迦牟尼佛深为感动,为让妙善公主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释迦牟尼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此外,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 逛街的作文 征途作文 健康饮食英语作文 滕王阁作文 a4作文纸 文化自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家人 关于理解的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 传承家风作文 妈妈的生日作文 自拟作文 我的乡村作文 挫折作文800字 写北京的作文 污作文 游北京作文 作文法 人生哲理作文 劳动实践作文 我的家英语作文 小金鱼的作文 茉莉花作文 亲情作文开头结尾 仪式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