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

2023-01-03 03:14:02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

一、字词书写

(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孕育 农谚 簌簌 萌发

翘 载

差 落

(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次dì shuāi草连天

销声nì迹 草长yīng飞

二、综合性学习

(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香鸟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冰、雪等)变成水。

(6)________:依次。

(7)________:相差很远。

(8)________:怀胎生育,文中指生长。

(9)________:动作轻快的样子。

(10)春天小草________出嫩芽。

(11)他________了出门打工的念头。

三、现代文阅读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____________(体裁),按照________顺序安排说明内容。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__________,然后用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____________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________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__________的重要意义。

本文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A. 由时间到空间

B. 由空间到时间

C. 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

D. 由时间到空间、由主要到次要

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课文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2.选文是运用什么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3.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四、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孕育(yùn)连翘(qiáo)萌发(méng)销声匿迹(nì)

B. 繁衍(yǎn)差异(chā)两栖(qī)风雪载途(zài)

C. 遗骸(hái)追溯(shuò)翩然(piān)五彩斑斓(lán)

D. 褶皱(zhě)归咎(jiù)纬度(wěi)天衣无缝(fèng)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 《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 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五、现代文阅读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______)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______)

(3)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______)

(4)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______)

六、选择题

(题文)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推算,我国种大豆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了。 ②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 ③古代把大豆叫做“菽”,秦汉以后逐渐用“豆”字代替“菽”字。 ④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⑤许多古书中也有关于大豆的记载。⑥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A. ②⑥④⑤③① B. ①③⑤④②⑥ C. ②⑥⑤③④① D. ①⑤③④②⑥

七、综合性学习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一定乐在其中。

(1)[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

(2)[活动二:搜集资料] 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并摘录了其中四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联系从《大自然的语言》中学到的物候学知识,分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原因。

(3)[活动三:专题探究]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李明发现,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李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雁:

燕: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 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大减弱。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文章多处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本文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4.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作简要分析。

(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个加以介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玩具 作文 作文培训机构哪家好 作文与考试在线阅读 以心态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周记英语作文 关于朋友的作文300字 描写姐姐的作文600字 阅读伴我成长作文600 环游世界的作文 成长篇作文 语文6年级上册第4单元作文 关于麻雀的作文 名人传记英语作文 西湖夜景作文 英语作文好结尾 梦想成真的作文 托物言志作文800字初中 游海洋公园作文400字 草原作文300字 九年级作文题目精选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 电冰箱的自述作文 我的同学600字作文初中 重阳节作文500 平凡的生活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 五年级关于秋天的作文 六下语文作文 十月一日作文300字 自由活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