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向英雄致敬的高二学生优秀作文

2023-05-17 02:43:02
相关推荐

向英雄致敬的高二学生优秀作文

导语: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豪杰云涌。在那璀璨的星河中,他们用那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向英雄致敬的高中作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向英雄致敬

寒假期间,我观赏了国产电影《花木兰》和美国动画片电影《花木兰》。这两部电影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风格迥异,两个版本的人物刻画、性格塑造,故事的安排完全不同,将我国脍炙人口的故事演绎出了别样的风采。

美国动画版的《花木兰》是迪斯尼公司第一次将电影素材取自中国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我们不得不佩服国外的汉学家对中国文化深入研究和眼光的独到,他们给世界塑造了一个中西合璧的“英雄”。

西方文学、影视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往往都不是那么完美,一开始都会经受失败,闹出许多笑话,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处处体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哲理。这一次,迪斯尼公司还是秉承他们一贯幽默诙谐的风格,把人物刻画的生动有趣,他们笔下的“花木兰”更像一个冒失鬼、淘气包,成天闯祸,跟传统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就连“替父从军”目的也被挖掘成了“为了证明自己”,可她却能在战场上歪打正着、以柔克刚、出奇制胜。这个版本其实被表现成了一个“小人物”的成长故事,只是故事背景放在了中国古代,完全颠覆了“花木兰”的光辉形象,更像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演变到一个巾帼英雄的传奇,还人性化的为她安排了两个伙伴“木须龙”和“幸运蟋蟀”,连结局都那么美国化。

中间穿插的歌曲烘托的是欢乐和轻松的气氛,整个电影都充满了搞笑,就连激烈的战争也不是那么血腥残暴,甚至显得有些滑稽。没有那么多生离死别,更像一个童话故事,更适合小朋友们观看。就影响力来说,它把中国的历史介绍给了世界,功不可没,就怕将来小朋友们学到《木兰辞》的时候已经不理解她的悲壮和豪情了。

“花木兰”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女英雄,在许多地方戏曲、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我觉得国产版的《花木兰》更加贴近我心目中的“花木兰”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国产版成功的塑造了勤劳善良、有勇有谋、踏实稳重更忠于祖国的花木兰。她有女性的爱心和柔情,又有男性的豪放和阳刚;残酷的战争使她学会了理智处理个人感情,最初上战场的那一丝怯弱也被一句“这是军令”而全部摧毁了。面对战友的壮烈牺牲,也曾有退缩想要放弃,却能从失落中站了起来。使心灵从脆弱到无比坚强,这些情节的设置,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国产版的更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显得更真实可信。花木兰血染沙场,却对国家的无比忠诚;在峡谷一战中,由于大将军的欺骗,花木兰带领将士孤军奋战时,她说:“国家放弃了我们,但我花木兰决不放弃国家!”令人肃然起敬,震撼人心。结局也更符合中国国情,花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淡泊名利,为了和平,他们选择了个人牺牲,留给我们好多遗憾。

中国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时一向都是英勇威武、形象高大,在这里还是未免俗套,花木兰被刻画成立武功高强,所向披靡的勇士,但是我在想花木兰能征战十二年,屡立战功,可能就是这样的。

我还记得“花木兰”曾说:“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能让我们失去更多”。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平安乐,但是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在生活中,面对失败,我们要学会的勇敢和坚强。

篇二:向女英雄致敬

电影《花木兰》和美国好莱坞动画片《花木兰》,都是借花木兰这个题材所创作的,也就是这种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和动画片都有花木兰成长的过程。电影中将花木兰刻画得惟妙惟肖,自古以来都认为木兰形象高大,象神一样,比男子汉还硬朗许多,不会有什么儿女情长,不会有感情绊索。电影中描写的很生动,将木兰如何从感性到理性写得很清楚,让人感到很亲切。电影中花木兰从小习武,学兵法,研究用兵计策。她有正义感,常常帮助儿时的朋友小虎。同时木兰未受当时的社会不平等、等级森严等观念的约束,她没有嫌贫富的观念,她本能地认为社会上人人是平等的。长大后,她在军营中依然帮助弱小的。战场上,她曾因为一次冲动,导致一百多名兄弟惨死。后来,她成熟了,再也不冲动了,当她被围困时,从小玩到大的兄弟费小虎被子敌人当作诱饵即将被杀时,她拒绝派一兵一卒去作无为的牺牲。战争中,她总是冲在最前面,不畏敌人。说明她十分英勇。

在动画片中,木兰换了一个形象。她不怎么懂事,淘气天真; 她不知道为父亲着想,与父亲争执;她不规规矩矩,不知道向父亲道歉,不等父亲说完话就插话,而且疯疯癫癫。后来,她曾经太冲动拿大炮去轰击雪山顶造成很大范围的雪崩。我认为当她去抢大炮时并没有仔细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如果她、李将军和那些士兵没有脱险怎么办?她只知道这样做能使单于的军队大部分丧生。但她有一段经历让我刮目相看,当她从一点武功都不会到她会用两条布条爬上木杆的顶端时,她超越了自我,也拥有了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在动画片的开头部分有一些疑点:一,木兰洗澡时水面上浮泡沫。可原来的皂荚没有那么明显的效果;二,洗头水带有颜色,完全不可能。三、化妆的女子给木兰镜子涂唇,附后给木兰照镜子。原来应该是咬红纸,镜子是铜镜,颜色是黄色的,不应是透明的。

这些疑点都充分说明了动画片作者不懂中国历史,这些都是作者所想象的,更确切好说是猜想的。

在《木兰辞》中木兰是一个孝女,没有儿女情长,有一个较幸福的家庭。

《花木兰》电影和动画片中都有这个孝女形象,但是孝顺的方面不同。电影中,花木兰懂事、听话,动画片中淘气、爱顶撞,但这在中国是个顽童形象,与大众传颂的花木兰形象格格不入。

从其他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外文化差异。

如中外对皇帝的描写,动画片上写的是一个白须飘飘的老人,给人一种智者的感觉;中国电影却没有那样拍。原因是外国认为皇帝必是智者。

讲了这么多不好,讲一下好处吧!

动画片加入了一些十分诙谐的元素。木须龙活泼好动,有虚荣心,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又十分莽撞。龙是我国传统形象。木须龙拿头盔当滑板的样子又让人忍俊不已。小蟋蟀十分安静,花木兰奶奶十分尊重自然万物、木兰父亲拜祖宗、木兰相亲这些情节都深深地印着中国的传统元素。

木兰拥抱皇上的情节,是美国人十分浪漫、活泼天真性格的体现。而最后的结局也是中国的大团圆。不过《木兰辞》中没有提到的人物李翔。而在电影中却是一个武功高强、有勇有谋、曾被感情所绊倒,有正义感、美丽的好形象。

总之,一句话,中外文化差异就在我们的保守与西方的浪漫。

篇三:女英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我们上学期所学习的一首《木兰辞》,它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优秀的长篇叙事辞。全文讲述了花木兰勇敢的代父从军,十二年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胜利归来的故事。文中的花木兰智勇双全,不贪图荣华富贵,成为了人们千古传诵的巾帼英雄。不仅如此,花木兰的故事也已被拍成了电影。在这里,我想针对迪斯尼版《木兰》及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谈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赵薇主演的《花木兰》中,她所塑造出的“花将军”,英勇无比,忠于祖国,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但在她刚刚走上战场时,却是一个连人都不敢杀的.女子。她与中国的所有传统女性一样,聪明、贤惠、善良、隐忍,端庄。在从军前操持家务,孝顺父亲,得知年老体衰的父亲即将上战场时,依然褪去了红妆,穿上了威武的战袍,在看见满是尸体的战场时,眼中充满了痛苦······而迪斯尼动画片中的花木兰,虽然表面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女性,但其内心却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贤淑相去甚远。她活泼聪明,十分调皮、可爱。在被母亲逼去见媒婆未能成功时,喊出了要“释放真情的自我”的心声;在与匈奴交锋时,巧妙用计战胜了对手;在国家受到危险时,机智勇敢地救了大家······迪斯尼版的木兰已经从一个乖顺的中国姑娘,变成了大方率真的西方女性。

除了性格上的差异外,迪斯尼版的《木兰》,尽管在内容上符合中国故事的情节,如代父充军的过程、拒绝赏赐的内容及恢复女儿身的结局等,但它却融入了大量的西方元素,这当中的花木兰独立、勇敢、追求个性的解放,在从军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去努力,不仅掩饰了自己的身份,还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她不再是贤妻良母的女性典范,而是倡导着男女平等,可以走出闺房与男人们并肩作战的女性。但赵薇所演的花木兰,代父从军只为尽孝,她在战场上成长了起来,成长成了一个令敌人害怕的将军,她隐忍着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己的幸福,忠孝两全!

回到家乡后,两位巾帼英雄,一个得到了幸福,另一个却放弃了去追求个人幸福的机会。这也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迪斯尼版的花木兰,本身就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诞生,她并不是为了塑造一个英雄的形象而产生的,而是为了呼吁男女平等及个人主义,她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声。中国版的木兰就大不相同,她并不能为自己而活,在她的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就这样,失去了让自己获得幸福的机会。影片最后,当木兰与文泰相拥而泣时,我也不禁潸然泪下,这样对比一下,还是身处独立环境下的西方木兰较为美满一些

我相信除了个性与价值观这些方面的不同外,中西方的文化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中国过于传统,而西方又较为开放,这在现代化的社会虽不明显,但还是能使结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篇四:沧桑历史,千秋英雄

历史的背影划过一个时代的辉煌,时间的巨轮变更消沉多少往事。那些英雄豪杰们,有的彪炳青史,流芳百世;有的早已被世人淡忘,如同凋零的残花,无声无息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无论他们曾经做了什么,但他们在自己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中,让生命的价值挥洒得淋漓尽致,那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叹,回荡在历史的长廊里,久久不绝。

是的,那些英雄们曾用自己的身躯,换得国家民族的兴盛。项羽为了诛暴秦,毅然起兵反抗,破釜沉舟于逐鹿之战,这是勇敢,将自己的生命与民族同在。王昭君为了大汉子民,奋然离开繁荣都城,决绝地走进了茫茫大漠,望着朔北的狼烟,你无怨无悔,早已下定决心承担这份民族大任,用自己的余生,拯救了汉朝。在历史深处的低吟,在灵魂深处的呼唤,可曾想过,漫漫千年,多少无名的烈士为国献身,而他们却被尘封在历史的沧桑之中。

是的,可曾记得那样的英雄,他们明知一死,却也要拼死一搏,为自己的民族增添最后的余光。荆轲为了自己的国家,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祖国。“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你明知此行是永别,内心却如深水般平静。人固有一死,是的,你不甘沦为亡国人,于是你选择了行刺。虽然你没有行刺成功,但你的人生是成功了,你实现了你的人生价值。慷慨悲歌之士,视死如归。在国家危难之际,愤然挺身而出。如今,你们早已纷纷谢幕,只在那冗长的历史印记中,闪过你们的身影,让人怅然若失。

历史的沧桑之中,文化也得以传承,这些文化的传人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了人世变迁,沉起伏落。李白是英雄,一身飘逸的长衫在风中拂动,一壶清酒一轮明月,但他一生“行路难。”中年为官,宦海之沉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的大起大落,丝毫没有让你低沉,因为你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不追名逐利,却以清高自诩,敢于讽刺当朝的统治者,将盛唐的文化推向高潮!

是的,他们就是英雄,无论他们是否被我们所铭记。流星划过夜空,留下最炫目的回忆,虽然夜空依然漆黑,但精彩的希望曾经闪现;花朵盛开之后,留下最美的印记,虽然世界不再百花齐放,但绚丽的鲜花曾经展现。生命也不过如此吧!总有一天,生命的光芒总会黯淡,生命之花总会凋谢,但生命曾经精彩过,无论我们是否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人生的价值。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在岁月的长河里,那些英雄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捍卫祖国与民族。那些被历史忘却的英雄们,属于他们的时代也在时间的巨轮中落了,但英雄却永远不会沦落,精神的火花啊!点燃心中最真挚的情感,燃烧成灵魂的圣火,迎来黑暗后的晨曦,它的力量,足以撼动所有人的心,将幸福与光明扎根在心灵深处,聆听着来自历史的古老与沧桑。英雄是一种境界,将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显露,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共同迎接着另一个美丽的明天。

历史逝去了,英雄却没有消失,他们永远在时间之外,默默注视着人世沧桑。

【向英雄致敬的高二学生优秀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端午为话题的作文 感谢什么作文500字 我的元旦生活作文 我的一家人作文400字 青春的色彩作文800字 只因有你作文600字 心中的太阳作文600字 开心的一天作文200字 家乡的冬天500字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北京游记作文400字 沈阳高考语文作文 洒满阳光的记忆作文 关于青春的作文500字 欧阳修论作文翻译 我最喜欢的水果英语作文 关于写人的作文400字 以舞台为话题的作文 忧患意识的作文素材 爱是什么作文400字 三年级作文快乐的寒假 秋天的果园作文300字 苦难是金作文 青春与梦想作文600字 快乐的一天作文100字 我的家庭作文450字 加油向未来作文 作文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未来的家乡作文400字 记一次活动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