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有趣晋国的名人故事-赵简子

2023-05-25 03:24:13
相关推荐

有趣晋国的名人故事-赵简子

导语:晋国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期间出现了很多文人雅士,魏末晋初最有名的非“竹林七贤”莫属,但是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晋国的名人故事赵简子先生,欢迎大家阅读!

晋国的赵简子先生(赵鞅),是六卿里边最得意的一个。他爷爷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作为名门之后,赵简子恢复祖上的荣耀,出人头地,就弄了生铁 480斤,把从前执政官范宣子先生的刑书铸刻在大铁鼎上,颁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替代过去的习惯法。这个壮举使赵简子知名于天下,国君再也不能口含天宪了,成文法成了“紧箍咒”套在国君脑袋上,大臣们一念,国君的脑袋就疼。晋国从晋平公时代开始滑落的君权,遂滑落到了谷底。国内各界新兴家族纷纷叫好,喝彩声使赵简子有了登上政治舞台的资本。果然,他在公元前497年(吴越争霸之际),升任晋国正卿,执掌国政。

温氏家族是源自周朝的晋国公族,而当时晋国的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西省。

温氏的源自晋国公族,在过去有关姓氏古籍上,的确是证据确凿。譬如《广韵》指出:“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又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因以为族,出太原”;此外,《姓纂》亦指出:“唐叔虞之后,晋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万姓统谱》则更详尽地记载说:“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汉功臣温疥,封惸侯,惸音荀,疥孙何,始居太原,继移汲郡,清河。”

由上述的文献看来,发祥于山西的温氏家族,共有两支主流。一支传自唐叔虞。一支则是却至的后裔。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幼弟,当辅政的周公并灭唐国时,由于“桐叶封弟”的缘故,被封在唐国。后来并发展成为春秋时代一度称霸诸侯的晋国。却至,也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人,世代都是位高权重大夫。由此可知,现在的温姓人,不论系出何支,都是具有十分荣耀的家世源流的。

不过,唐朝时的一块“温信碑”,对于温信其人的身世,却明文刻载为“颛顼裔”,推溯起来应该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如此一来,温氏是更加的源远流长了。

温氏的组织情形,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述源自唐叔虞和却至的两大主流之外,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后,至少有五支不同的份子加入。这种情形,《唐书》以及《魏书官氏志》都有明文记载。前者指出:“唐居国王姓温。刘易从之子ㄙ,流岭表,免归,改姓温”;后者则指出:“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温氏”。

由此可见,温氏家族的源流,是有许多支的。有出自唐叔虞之后,有出自却至之后,又有刘氏的改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有许多民族混合于其中。整个家族的组织是如此的庞大而复杂。目前,温姓人想要追溯得知自己的真正所出,恐怕就比较费事了。

温氏家族的向南播迁,是始于南北朝,大盛于唐末的黄巢之乱。关于他们南迁的大致情形,有发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兴宁温氏谱钞》:“其族发源于山西、河南……逮东晋五胡乱华,怀愍帝为刘渊所掳……其先温峤,时为刘?记室。晋元帝渡江……峤奉?命,上表劝进”;崇正同人系谱温氏条:“后峤出镇洪都,江西南昌,子孙因家焉……至九郎,因避黄巢之乱,避于闽南。”此外,上述两项温氏族谱也同时指出:“其后有居宁化,宋末,避乱经长汀,入上杭,分为二支,一入广东蕉岭、至梅县,大埔;一入广东兴宁,至河源。”

综合以上的文献,可以知道南方的温氏家族也是距今1600多年前晋朝东渡名臣温峤的后裔。当时,温峤举族定居于江西南昌,世代子孙就在这带地方繁衍滋长。到了唐朝末年,才为了逃避黄巢之乱,再向南播迁到福建。宋代末年,蒙古人来势汹汹,福建的温氏又经过长汀逃到浙江的杭州,并且分为两支,先后到达广东各地继续不断地茁壮。

【有趣晋国的名人故事-赵简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和爸爸比童年作文 爱的作文素材 写出一个人的特点作文 回忆性作文800字 实践活动作文200字 红海滩作文 童年的滋味作文 难忘的一幕作文600字 介绍一种物品作文400字说明文 关于小狗的作文二年级 第一次哭的作文 初一作文遇见 用梅花托物言志的作文 垃圾分类作文800字 十八岁成人礼作文 家乡的苹果作文 我最喜欢的课外书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怎么写 仙人掌作文结尾 李清照的作文素材 描写臭豆腐的作文 我真佩服他作文 你的和我的作文600字 小学生作文动物 你学会了什么作文 好书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篁岭晒秋作文 逛作文 中学作文500字左右 作文大全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