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好奇”详细解析

2023-06-21 03:17:09
相关推荐

2017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好奇”详细解析

写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与方法,而是你的情感与思想,你是否用心体察生活中的人与事,你是否积极应对成长中的困惑与艰难,你是否真心待人,你是否求知若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

“好奇”详细解析

【原题呈现】

好奇,指的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发生兴趣。有人对星空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就去了解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使你有很多新的发现,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请以“好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1000字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详细解析】

看到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瞬间,我有两个反应:

第一反应是叫好,以北京近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这题目算比较可爱了。如此鲜活的主题,是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性与灵感的,善于发掘生活的孩子或能写出很精彩的内容。

第二反应是暗暗担心,主要担心某些写作功底不实的孩子,如果只凭考前预备的经典例文来备考,想完美套用怕要费些脑筋。对这样的孩子,我心中颇有隐忧。

人常说:屁股决定大脑。在这一瞬间,我觉得我仿佛分裂成了两个人:一方面,站在老师的立场,我希望,小至写作能力的教学与考查,大到教育政策与环境的改革,都能加快脚步前进。另一方面,站在一直随我学习的孩子角度,我又希望中考能以最最稳妥的方式出题,希望孩子们能够取得最大限度的好成绩。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来一起破解中考作文题“好奇”。

取材构思之道:里应外合,多方包抄

1、拆解题目中的"导语

导语提供了“好奇”的几个可用方向:自然、书籍、生活中的变化。以导语中这三个方向粗略考虑,事倒不难想,因为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曾有过类似的好奇经历。但是,要留神了!这是在写记叙文,你要想清你文章的重心所在:

自然的奥秘固然重要,但探索的过程才是文章的重心,要生动而充实;

书中故事十分动人,但切忌过多复述情节,而注意满足好奇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写出身边变化,需要善于发现的眼睛,如何构架起一篇好的文章――立意尤其重要。

导语后面还提到:“好奇”会使你有“新的发现”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代表了两个方向,你必须从事情当中有所感悟,或者你本身的故事曲折精彩。

用心分析过导语,我们大致有一些思路了。当然,题材一定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再从别的角度进行“包抄”。

2、改造自己的优质素材

对于“好奇”这个题目,我真要强调:如想套用文章,需用心思考,切勿勉强为之。

比如:精心准备了一篇练习弹钢琴的文章,原文中自己坚持苦练,终有所成。非要改成“好奇”,结果说自己很好奇自己为何总是进展不大,终于发现,是还不够勤奋,于是发愤练习,终于赶上――大家一看就觉得刻意。在改造中,对于相关情节/细节的处理,那种生搬硬套的感觉会让阅卷老师如鲠在喉,评价肯定会受到影响。

我也听闻了有同学自觉不错的改造――原文是我照顾妈妈,为她炖汤,之后改为炖汤为什么要文火慢炖(因为这样汤才最入味,如同踏踏实实的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原文是我有一个好爸爸,后来增加了爸爸曾经无比严苛的内容,于是好奇于爸爸为什么变得温柔了(因为他认为我已长大,决定给予我更多的信任),等等。当然,这样的文章,改造幅度还是不小。总之,改造时必须用心推敲,这件事是否是一个顺理成章让人非常好奇的事情,这很重要。

归根到底,切实的写作能力才是应对考场作文的根本。所谓捷径,往往都是险路。

3、借鉴完成过的文题

中考冲刺这段时间,我一向很重视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中考考场上如能合理利用自己之前写过的优质文章,是绝对合理的争取最佳成绩的策略。

如同在分析东城一模作文题“魅力”时,我只写了三句话:海淀题目“目光因你而停留”的素材大致可直接借用;2012中考作文“少年风采”与其气韵相通;“风采”可以写自己,“魅力”只能写他人。如此一想,简洁明了,只要曾经的作文质量不错,大可快速借用。

考完语文的这个中午,一学生告诉我,他用的是(海淀)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解惑”的题材,对照一想,我笑了。

这次题目相对来说,直接借鉴面并不宽,但与“解惑”一题确有相通之处,大家可以参照阅读我之前的2013海淀区初三语文期末考试:作文“解惑”分析,或能激发一些灵感。当然,必须说明二者亦有不同之处,“好奇”是从发现疑问入手,而“解惑”则更重视解决问题的目的。

4、挖掘自己的生活

抛开导语,抛开曾写过的文章,最直接问问自己,曾对什么产生过强烈的好奇,适当梳理,综合比较,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题材。这样也许能挖到很有亮点的题材的。应该说,考生现场处理,在时间把握和质量求精上务必要做好平衡。作为下届同学,势必会以此题作为练习,我倒最建议从这个角度入手,写一篇让自己更有感触的好故事。

5、提醒

这篇文章在情节上应比较容易精彩,但写到最后,还是要用心想想文章的立意。故事如同好吃的食物,立意好比其中包含的营养。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只是好吃会被人们叫垃圾食品,只有营养味道差劲又会少人问津,这可都不大妙。

一道作文题引发的思考

我真心挺喜欢这个作文题的,“好奇”一词勾起的,往往会是一个人生活中比较有趣的情境与经历,不似当年中考的“凝聚”、“向前”、“日积月累”,仿佛一脸端庄让人肃然起敬,却不免兴味寡然。

生动的题目往往会让考生感到意外,在应对上需要更高的灵活度。如同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以手机为话题,让考生备考时精心准备的文章没了用武之地,只能现场分析问题提出观点,或由此联想创作故事。

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必须要为这样的命题叫好。其实,写作本该是鲜活的东西,是用文字表达观点讲述生活进行思考的最重要形式。然而,多年来,多方面的原因,写作教学渐入窠臼,有些地方自小学便开始为了考试而死背例文,甚至,有的学生用两三篇作文便从小学一路杀向中考。一方面,此类同学的语文成绩必会渐渐走低,另一方面,对一个人的成长,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倡导真切的写作,唤醒那些或迟钝空洞或碌碌奔忙的灵魂,让孩子在情感和思想上始终充满生命力,这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然而,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自小学而起始,一以贯之。我无力改变全世界,但至少,我能看到,有诸多的语文老师早已开始在这条路潜心探索,并颇有所成。我坚信,星星之火,终可燎原。

回到这个作文题“好奇”,貌似一个普通的词语,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魅力的词语。因为,我知道,使人变得高贵的,是仁爱和勇气;使人变得可爱的,则是好奇与顽皮。

《小王子》中,至真至纯的那个小人儿,总是充满好奇,一路走来一路问,你要不回答他的问题,他能站在你面前执着地问上八遍十遍;

《麦田守望者》中,那个看上愤世嫉俗的男孩霍尔顿,他也有他的好奇:冬天时公园里的鸭子到底去了哪里?这个问题始终让他疑惑;

牛顿因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更是充满童心般的好奇,因此,他在物理学的世界中别开天地。

好奇,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最后,还是要说到写作的本质,这也是我始终的观点――写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与方法,而是你的情感与思想,你是否用心体察生活中的人与事,你是否积极应对成长中的困惑与艰难,你是否真心待人,你是否求知若渴。

从生活中来,讲真切的话,如此写作,才最动人。

【2017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好奇”详细解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