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湖北高考材料作文题目及作文点评

2023-07-03 02:02:04
相关推荐

湖北高考材料作文题目及作文点评

【题目】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人生的“出”与“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人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进去”。做事时全身心的投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成事的决心和做事的效率。而浮于表层正是成功的死敌,浅尝辄止的结果是使我们象寓言里的那只鼹鼠,门门懂却样样瘟,终究做不好一件事。

有一个故事大家都不会陌生,说的是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罗丹对工作的投入到了何等程度,他“钻进去”工作,竟忘掉了整个世界。后来茨威格回忆说,那天他在罗丹工作室学到的比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还多。这种“入”的境界和知识同样重要。纵观古今,大凡成事者无不有“入”的决心。“入”才有王羲之写完的18缸墨水,“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行程,“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

当然,这里所说的“入”并不代表一味蛮干,而是要与“出”相协调的。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对“出”的必要作了最好的阐释。我们做事是由主观意识起着主导作用,而人的想法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一丝纰漏。荀子曰“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当我们出现失误时,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可能误入歧途,等我们醒悟过来时,也只能哀叹“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所以,在做事为人时,跳出主观的圈子,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少犯错误。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有人说,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却能增加它的深度;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数量,却能提高它的质量。我们要把握好“入”和“出”,用“入”来增加人生的深度,用“出”来提高生命的质量,出入之间,创造成功的人生。

点评:标题言简意丰,新颖独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开头由王国维的话引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入”和“出”两方面展开论述。大量使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章语言颇见功底,时不时有佳句炫人眼目,如:“‘入’才有王羲之写完的18缸墨水,‘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行程,‘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又如文章结尾:“我们要把握好‘入’和‘出’,用‘入’来增加人生的深度,用‘出’来提高生命的质量,出入之间,创造成功的人生”。这些句子或文气畅达,或见解精辟,为文章增色不少。本文遗憾的是,对人生的出入辨证关系阐述不够充分。

出入人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其意在告诉人们,对人生观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局限性。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的收放自如呢?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读过庄子《逍遥游》的人,有几个不被他那不受约束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所折服?庄子的文章,不拘一格而又变幻无穷,打破了世俗观念、世俗形式的限制,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理念完全不同的哲学精神,一种与其他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风格,表达出他的思想核心——绝对自由精神。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称其文章“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其为文为人真够洒脱的了。不过深入其里而观之,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洒脱。文中描述的`鲲鹏,虽说体形巨大,看似能够在天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可是一旦离开了海面上急骤的狂风之力后,它根本就无法在天空中飞翔了。

这种表面上自由洒脱,而在本质上拘束又牵绊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生活其中,当受其约束;思想超然物外,方得自由洒脱。“庄生晓梦迷蝴蝶”,他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间飞舞一般不受拘束的情景,即在梦我与梦蝶的畅想中遨游。这也许就是他人生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吧!

与之相比,史铁生就不一样了。他由于疾病而在行动上失去了应有的自由。堂堂男儿,只能端坐在轮椅上续写人生,当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整天闭门不出,把心中的怨气都撒向他的母亲,抱怨老天的不公。可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母亲的关爱,他才慢慢从失去自由的阴影中走出圈外。直到他母亲的去世,才使他真正看透这世上的一切。从而彻底跳出了失去自由的痛苦泥潭,入世生活起来。

沉湎于眼前的不自由之中,只会加剧我们内心对人生前途的迷茫和失望,一旦我们“出乎其外”,走出狭小的心房,便走进一个自由的天堂,一个广阔的宇宙,此时去眺看人生经历的挫折和苦难,原来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小沟小坎。

这个世上,洋洋大观,虽然我们无法享受庄子的绝对自由,但像史铁生一样踏实地走向开朗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许多事情换—个角度看,走出思想的局限会不一样,就会给人以新的启示。

如果我们能像庄子那样追求自由,享受生活,那么这世上就会多一些美丽“蝴蝶”,而少一些因钻牛角尖而痛不欲生的人了。如果我们能像史铁生那样品尝人生,追求生活,那么这世上就会多一些美丽“地坛”,而少一些因争名夺利而苦不堪言的人了。

【点评】:这是一篇紧扣题意而又构思巧妙的议论性散文。开篇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出现点:对人生观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局限性。又用一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的收放自如呢?”转入下文例析,其手法可谓高妙。然后有层次地分析了两个人物:庄子和史铁生。庄子体会到生活中的诸多牵绊带来的困惑,终于超然物外,得出一种绝对自由的追求,其绝对自由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史铁生青年残疾陷入痛苦的深渊,最后走出痛苦的泥潭,其入其出却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得出跳出思维的局限就能走进一个广阔的宇宙的结论,极有议论力度,更显出作者驾驭文章的能力。当然,开头落入俗套,文中语气不畅,亦显有些缺憾。

【湖北高考材料作文题目及作文点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习俗的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600 感谢作文五百字 母亲照顾我的作文 描写书柜的作文 秋天叶子的作文 奋斗为话题的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日常生活 快乐写作文杂志 家乡的美丽风景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100字 厨房作文 音乐喷泉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六年级作文 我的舍友英语作文 战胜了自己作文 最容易写的作文题目 初中优秀作文六百字 描写香蕉的作文 我想成功作文 乌龟四年级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批语 国庆节作文批语 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 中华美食作文400字 作文童年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四年级 关于老师的爱的作文 以龙为题的作文 成功从改变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