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

2023-07-05 02:25:01
相关推荐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范文(精选)

导语:数千年的沉淀打磨,中华经典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辉,照进子子孙孙的心中,向中华大地洒下希望。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篇一:

前段时间再一次拜读了中华经典《弟子规》,全书306句,主要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亲情,友情,孝俤,学习,等内容,细细品味下却发现,平时对人生的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之中有着明确的解释,它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性的真正体现。

《弟子规》全书的基本内容,融合了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的训诫,教给青少年们如何走好人生之中的每一步,有序的写了如何孝敬父母,关爱手足,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一部生活基础规范。

《弟子规》中的第一章便是孝。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是所有美德中排在第一位的。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不完的——吮吸着母亲的乳头离开襁褓,在父母鼓励的眼神中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少年时的书费学费不知费去父母多少血汗,你的成家立业又不知铺垫着父母的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孝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在这一宝贵财富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一代代的“啃老族”们甚至认为父母还要“孝敬”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父母的艰辛置之度外。请问,他们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与把一个小小婴儿拉扯大的辛苦?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么,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辱骂。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古人黄香九岁为双亲温席;沈云英替父亲守卫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双亲;董永卖身葬父;陆绩怀橘遗亲;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以父母为首的优良品德,把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发扬光大。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弟子规》中的第四章——信。现在我们的社会,最最缺乏的就是信任——当看到有老太太跌倒在地,首先想到的不是搀扶,而是思索着是不是讹诈;当地上有一沓钱,首先想到的不是捡起来充公,而是环顾四周有没有伺机而待的骗子;当吃饭时,首先想的不是盘中的食物是否美味,而是蔬菜有没有打农药,猪肉有没有灌水或是死猪肉……不是我们多疑多想,而是这些事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只能用怀疑来设防,在草木皆兵中战战兢兢的生存。

信任不是一个人就可以维持下去的,而是需要大家的交流,沟通来维系,我们既要做到诚信为本,还要向《弟子规》教导我们那样做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与胡言乱语,不可使用。我相信,如果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待事诚恳,待人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加繁荣富强!

信”即诚信待人,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做不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远,也要迎头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弟子规》最后一篇便是余力学文篇。在此之中我学到了许多学习的方法,但同时也引来了我对当今教育制度的思考。《弟子规》的序中写到“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培养好自己的思想品德后,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学习知识本领。而现在,我们则注重的是“学文”,而忽略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的教育。虽然有所谓的思想品德课,却也是如傀儡般的僵硬背记,来应付考试,不起任何本质性作用。如果我们的国家仅仅是需要“学习机器”而忽略人性的话,我自我认为我们的国家或社会也不会很兴旺发达的。所以,现在的社会,究竟是要“人”还是“机器人”?

人生如画,岁月如歌。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那就让我们随着《弟子规》中圣人的谆谆教诲,学习人生的道理,做一个品德高尚,为社会有用的人吧!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篇二:

酒过三巡,时光微醺。宣纸上的浓墨重彩氤氲着袅袅墨香。扶一曲琴声悠扬雪白了谁的发梢,作一首诗词歌赋诗意了哪个王朝。无数经典的诗词作品似早春的如酥细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不经意间心中的花园已是一派争奇斗艳的景观。再蓝天的映衬下宛若一片花海。

“锄禾日当午,汗滴……汗滴……”,“怎么又没背会《悯农》,别光想着玩!”父亲严厉的训斥我还念念不忘,我打起精神终于把这首诗硬塞进脑子里。尽管我背得滚瓜烂熟,对诗句的意思却一窍不通,就像念经的和尚不知道念的是什么。于是就仰着天真的小脸问父亲。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结果。然而得到的和付出的不成正比。他们从早春盼望,确如秋叶一般带着愁绪勉强维持家中的生计。统治阶级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相比农民的疾苦生活,两者仿佛是天上和凡间。那些王公贵族白白的享用农民生产的粮食,却不知道体恤民情。总有一天,王朝最终会毁在他们手上。

第一次读《过零丁洋》认为文天祥愚昧无知,元世祖赏赐他万贯金银财宝,他却毫不领情。外公听了我的见解,眉头立即紧锁,平日慈祥的面容被注入了愤慨和激动的神情,额头上的青筋也突出许多。“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英雄,面对元世祖高官厚禄的诱惑毫不动摇自己的立场,没有背叛自己的信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算死也要流芳百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望着曾经繁荣一时的南宋被元朝从版图上无情的抹去。战火和硝烟笼罩着家园,父老和妻儿生死未卜,他想要力挽狂澜可大势已去,自己无能为力。只要投降,爵位和金钱就都是自己的,与其承受肉体上的.折磨。倒不如换个主子自己也会过的风流倜傥。不,这不是他的作风,他的使命还没有完成,铮铮铁骨岂能臣服于高官厚禄。留一片真心,用生命换流芳百世,也不枉这一生戎马生涯。

初中紧张的学习生活让人无所适从,整天奔波在学校和家这两点之间。不过苦中总会有乐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才华横溢,可官场生活使他厌恶,在污浊的世俗中选择消极避世。每天繁多的作业使我苦苦寻找一方净土。不过这样的生活会伴随很久,与其消极逃避为何不苦中作乐快活度日呢?忙碌才混让生活变得有意义,生活也会因此变得丰富多彩。在空闲时间,沏一壶茶,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把所有的烦恼抛开为心灵腾车一点空间,活得身心舒畅,宛若仙人一般。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没有诗就没有生活,没有诗就没有人生。但愿每个人都有一颗诗意的心,在缓慢流逝的时光中找寻自我。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篇三: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经典不可胜数,而我最热爱的,莫过于文学经典。文字是智慧和思想的载体,如果能够深刻地感悟,那将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屈原《九歌》皆写鬼神,独《国殇》颂英烈。当我读到这一首楚辞时,眼中出现的恰是诗人自己。屈原用铿锵有力的辞句描写了众多烈士前仆后继地献出生命,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情操,而在我看来,这确是屈原对自己的宣誓,是他志向的表述。从遭流放到汨罗江的一跃,他对祖国故土的热爱从未消退。我为他的结局而惋惜,也为他的赤诚所感动。正像辞中“魂魄毅兮为鬼雄”,我想,如果他有一滴血留存于世,定然碧绿千年。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太史公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记下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而最令人动容的却是它自己的故事。其时汉武帝北击匈奴,将领李陵因众寡悬殊而失利,投降匈奴。武帝盛怒之下,群臣皆落井下石,纷纷指责李陵过失繁多,不提他立下的功劳。司马迁愤慨不已,为李陵辩护,他言辞有据、语惊四座,却因此遭受宫刑。即便是这样,《史记》仍有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史记》。当我翻开《史记》,我看到的是历史故事,我感到的是司马迁的坚毅和大胆评论武帝功过的勇气。无惧命运的折磨,他将平实的史实写成了不屈的乐章,他是史学界的贝多芬。他的一生,重于泰山。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一首《满江红》是不是有些陌生?它不是岳武穆所作,它的主人,叫秋瑾。秋瑾虽是女人,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报国壮志。她与徐锡麟发动反清起义却遭失败,但她的一腔热血与这不朽名作一同留在了中华大地上。“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每每读到这一句,我总是热泪盈眶,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自秋瑾就义于绍兴轩亭口至今,时逾百年,然而她慷慨激昂的豪情壮志却总能震撼我的心灵。这位巾帼英雄,真的令许多男人自叹弗如。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那是世代传承的表达。文学经典的魅力是无穷的,沐浴在经典之中,与伟大的心灵对话,获得的是思想,沉淀的是智慧,升华的是心灵。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范文(精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80词 志愿者作文 开学的作文 相遇作文 云作文 作文一百字 答案作文 课堂作文 玩具 作文 音乐作文 青年 作文 作文700 工作文案 作文六年级 作文 300 作文600字作文 素材作文 作文年 800作文大全高中作文 那一次我真后悔作文600字 一段什么的旅程作文600字 我的一天 作文600字 生活中的美好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200字作文 我的理想工作 英语作文 童年生活作文200字 被男朋友打屁股作文 幸福在很近的地方等我作文600字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200字 老鹰捉小鸡作文300字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