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赞扬美好品质的历史典故

2023-07-08 04:16:01
相关推荐

赞扬美好品质的历史典故

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需借助任何手段。以下是CNFLA网小编整理的的赞扬美好品质的历史典故,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1、从善如流:虚怀若谷,倾听“善”的声音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

【释义】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意见);如流:像流水一样。像流水一样迅速而自然地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比喻乐于接受正确的意见,听从善意的规劝。

【历史典故】

栾书,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卿,因屡立军功,升任中军元帅。公元前585年,楚国派数万精锐军队进攻郑国,郑国不敌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派栾书率军前往救郑,栾书的军队刚到郑国境内,就遇上了楚军。楚军见晋军来势汹汹,就退兵回国了。

栾书不想就此撤兵,便去进攻与楚国结盟的`蔡国。力量弱小的蔡国见晋国来犯,连忙派使者向楚国求救。楚国本不想与晋国正面交战,但蔡国来求救,很明显,此战已经避无可避了。于是,楚王派公子申和公子成带领军队前去救援。

晋国大将赵同和赵括向栾书请战,准备率军攻打前来援救的楚军,栾书同意了。这时,栾书的部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建议说,楚军本来已经退回去了,现在又折回来,一定是有备而来的,千万不可大意。此战如果我们获胜了,也只不过是打败楚军,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如果失败了,就一定会令人感到耻辱。权衡利弊,这一战还是不打的好,我们不如收兵回国。栾书觉得他们说得有理,便下令准备撤军回国。但军中仍然有很多人想与楚军决一胜负,又听说栾书决定撤兵,就跟他说:“其实贤人与多数人的想法是一样,只要用心去做,事情就能成功。您为什么不按照多数人的想法去做呢?身为主帅,辅佐您的有11个人,其中只有3个人不主张开战,说明想打的人还是占多数的,您为什么不按多数人的想法行事呢?”栾书回答说:“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大多数。知庄子他们三个是晋国的贤人,他们所提的意见正确,能代表大多数人,我就采纳他们的意见。”于是,栾书下令撤兵回国。

两年之后,栾书率兵攻占了蔡国,接着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后,建议栾书暂时先不要攻打楚国,而应该去侵袭沈国。栾书觉得他们的建议正确合理,便去攻打沈国,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栾书能正确听取部下的意见,人们称赞他:“能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一样迅速。”

【成长心语】

常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大凡能够建功立业、称雄一世的明君英主,他们对于敢于直言相劝,排除国家隐患的忠臣良将极为尊重。贤明的君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做到防患于未然,成就一番伟业。与此相反,拒绝不同意见,骄横专断的君主,到头来落个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下场。正所谓:“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一个人要是傲慢孤僻,拒谏饰非,一意孤行,没有不自讨苦吃的。所以,我们要多看多听,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这样,才能使自己增长知识,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2、负荆请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负:背着;荆: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做杖。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认错道歉,自请责罚。

【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文一武两个得力的大臣。武的叫廉颇,他英勇善战,多次领兵战胜齐、魏等国,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文的叫蔺相如,他有勇有谋,面对强悍的秦王临危不惧。他两次出使秦国,第一次使国宝和氏璧得以完璧归赵,第二次是陪同赵王去赴秦王的“渑池之会”,两次都给赵国争回了不少面子,秦王也因此而不敢再小看赵国了。于是,赵王先封他为大夫,后封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对蔺相如很不服气。他想:蔺相如有什么能耐,无非是会耍几下嘴皮子,我廉颇才是真正的功臣呢!他对手下的人说:“我要是见到了蔺相如,一定要让他尝尝我的厉害,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他干脆装病不去上朝,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他还吩咐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的手下,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可是冤家路窄,一次,蔺相如出门办事,正碰见廉颇远远地从对面过来,蔺相如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蔺相如的手下气坏了,纷纷责怪蔺相如胆小,害怕廉颇。蔺相如笑了笑,说:“廉颇和秦王哪个厉害呢?”手下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了。”蔺相如接着说:“我连秦王都不怕,还会怕廉颇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难免有一只要受伤,这就给秦国制造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所以,我宁可忍让一点儿。”

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他感到非常惭愧。一日,他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蔺相如连忙把廉颇扶起。从此,两人成了最要好的知心朋友,一文一武,共同保卫赵国。

【成长心语】

廉颇不仅是一员猛将,还是一个勇士,一个勇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士。知错能改,这是我们从小便接受到的教育,但因为面子的问题,很多时候,即使明知自己犯了错,还是很难主动去认错。一味地回避自己所犯的错,是需要花费很大力气的,与其浪费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如直接为自己的错埋单,并将它看做一次深刻的教训。人总是在一次次的磕磕碰碰中长大的,错误只是一个小水坑,许多人都是被水溅湿过,才知道以后要小心地避开。所以,前进的路上不要害怕犯错,只要在犯错之后,坦诚地接受并注意改正,之后的小水坑便会越来越少,前进的道路便会越来越顺畅。

【赞扬美好品质的历史典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科技创新的作文 那一刻我流泪了作文 以亲情为题的作文 描写花灯的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议论文 湖北专升本英语作文 南京博物院作文 向日葵的作文300字 最喜欢的季节英语作文 奔跑吧少年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 作文 什么的童年作文 雪后作文 myhome英语作文 我的妈妈350字作文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 尝试作文500字 家乡美食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300字左右 读书与成长 作文 迪士尼游玩作文 我的愿望作文600字 打糍粑的作文 初一英语作文大全 安徽中考满分作文 吃苦精神作文 什么给我快乐作文 作文集后记 被妈妈打屁股作文 观灯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