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河南民俗文化作文

2023-07-19 05:02:01
相关推荐

河南民俗文化作文

导语:河南的民风民俗可谓是色彩浓郁,丰富独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民俗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1走进河南文化

写下这个题目时,是多么的自豪!看吧,着就是我们的河南,她是绽放在中原大地上如此耀眼的一颗明珠。

河南文化之历史悠久

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原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商周……20多个朝代都在中国定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

河南不仅被称为“中原”和“中州”,在历史上还被称为“中国”和“中土”,今天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历史上最早的“中国”却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历史学界的常识。

河南文化之历史名人

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从古至今孕育了残弱繁星的有各种影响力的名人,固有人类“开天鼻祖“——伏羲,治水神工大禹,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现有吉鸿昌、杨靖宇,使他们在河南文化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是他们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他们成为我们河南永恒的骄傲。

河南文化之民风民俗

河南的民风民俗可谓是色彩浓郁,丰富独特。祭龙抬头的“龙抬头”,民间认为这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或“清龙节”;三门峡市的“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劲力,动静结合,讲究一个“稳”字;开封盘鼓“击之如雷,动之如涛”,是开封盘鼓的特点,他让更多人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河南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源源流长的历史底蕴,五彩斑斓,丰富生动的艺术内涵,古乡古韵,悠久绵长的文学价值,为中华大地塑造了最美丽的风景。

2河南过年的风俗

河南人,过年时的风俗非常传统,处处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们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准备去了。

二十三,我们便打扫房子,把各个房子里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来,开始洗洗刷刷,然后把屋子里积了一年的灰尘全都打扫干净,再把洗好的件件东西搬回屋里去。看起来确实有些累人,但那又怎么办呢?谁让我们有一颗质朴的心呢?最后也就是晚上啦,老人都在厨房里贴上灶王爷的画。到了过节那一天,便要把画拿下来,点上香,然后烧掉,意思是让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所以,当过节时,我便知道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便要把那些需要做的,鱼啊,肉啊,鸡啊,菜类等年货齐全,然后能洗的拿出来洗,活的要宰杀为后面要做的几道食品,做准备,而二十五时,变无事可做,而这天更多的是休息。

腊月二十六到了,这一天可没前一天舒服了,人们又忙活开了。这不,开始发面,和面,蒸馒头。满满的几大盆子面要一个一个的把馒头做的圆圆的,光溜溜的,很好看。有的时候,还要蒸上两三袋(面粉袋),因为在过年之前,就只做一次馒头,所以要多蒸一些为平常日子做一次补充。

到了二十七,也是人们在厨房里徘徊奔忙的日子。这天要煮肉,先买来猪肉,切成像要上供那样的方块,然后便放在锅里煮,只闻到空中弥漫着阵阵肉香。等肉煮熟了,瘦的肉,和带骨头的肉便进了小孩子们的肚子里。嘻嘻!吃了!然后,大人们用一些可以煮的干菜,用肉汤“红烧”一下,最常见的一些干菜;海带,黄花菜,干豆

角,然后把肉片放在一起爆炒,做成了一道菜。

腊月二十八,炸家里的鱼,炸了以后再吃。然后,还有什么:炸鸡块,炸虾,炸绿豆丸子,炸大丸子,炸素鸡…… 太多了。而这些炸食,都让我们这些孩子口水流三尺。爸妈爷奶们忙着做,而我们也忙着吃,吃的时候如果渴了,也不能说出来,不然是要挨骂的.,可能是因为风俗的崇尚吧。不知道是啥原因,等炸出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我们也已经吃饱了。

到了二十九,可以说是“忙上加忙”,毕竟这天过完就要真真正正的过年了,老爸老妈带着我们几个姐妹去别人家道喜串门。

大年三十到了,这天要包饺子,在家里基本是奶奶包的。然后,我们也帮一下小忙。做的饺子,啥馅儿都有。下午,便要开始贴对联,在大门上贴上上、下联还有横批。然后在院子里的每个屋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和年画,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然后小孩子们便穿起新衣,先出门“炫耀”,到了晚上吃饺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年夜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而同时,屋外鞭炮声和烟花绽放时的声音同样给这美好的夜晚留下了一个定格,定格住了当时的喜庆、祥和、和温馨。

照我这样讲了,河南的春节似乎要很长,不错,时间确实很长,但这也更加体现了我们河南人对家乡风俗的喜爱之情。而我们也要更加保护这些风俗,使我们不断延续下去,使子孙也能看到这中国文化的一大魅力之一。

3河南的民俗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有二十几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千百年来,中原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以自己淳朴的方式生活着,创造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

说起河南的民俗文化自然让人首先想到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脚下的少林寺是中国的武术胜地。少林功夫作为中国功夫的典型代表,但它不是单单以“打打杀杀”为目的,而是偏重于禅宗少林。它的主题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追求和谐”,并向大众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以及中原人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该剧的佛学精神引发了不同社会体验的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少林寺传奇》超出了简单的少林功夫的视觉效果。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走出国门,将在美国进行两年800场巡演。这也决定了河南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佛教信仰地主要以嵩山少林寺为代表。河南民间体育活动还有太极拳,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村,是一种独特的以技击、健身和养生功能为一体的民间体育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深受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往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目前“陈式太极”已经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人不得不提的还有河南的拜祖大典,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源地,保留着大量祖祭文化遗址。如商丘的火神台、周口淮阳的太昊陵、新郑的黄帝故里等。每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着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前来这里祭拜。千秋一寸心聚合华人力“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四海之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不管是隔着山,隔着水,这首《黄帝颂》传达着一种力量。不管是华发满头的老人,还是尽享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这首意境深远的《黄帝颂》让他们魂牵梦萦。高扬的黄帝大旗召唤着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祭祖寻根。仰韶文化是河南民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带着淡淡苹果清香的仰韶酒不知道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怀中原民间戏剧在全国占主流地位。河南地方戏剧种类繁多,有锣戏、卷戏、梆子戏等,遍及全省各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甚至每个村子就有

自己的剧团,农闲时在村子的空场地搭起简陋的戏台,全村人过节一样热闹个三五天。主要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等。这些剧种富有地方色彩,不论是剧情内容、唱词念白、行韵甩腔均显示出鲜明的地方性,泥土的芳香会渗透在每一个细节。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是河南主要剧种之一,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淋漓,大开大阖,音乐丰富多彩,表演风格朴实,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观众人数在全国所有剧种中为最多。

除了这些剧种外,河南还有丰富的曲艺形式,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三弦书等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河南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古朴典雅的开封汴绣、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带有豫西风情的稚巧的民间剪纸、带有豫北风情的浚县泥塑和泥猴张,以及李天华剪纸艺术等。开封的汴绣继承了宋绣的题材和工艺特点,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具有色彩古朴典雅、绣工精致细腻等特点。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全国著名的年画之一。带有豫西风情的民间剪纸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风格。浚县的泥塑和泥猴张造型古朴、色彩艳丽、惟妙惟肖。李天华剪纸艺术在中国的剪影艺术上独树一帜,他的剪影风格劲秀、清朗、潇洒。中原地区还有很多庙会,最富盛名的有太昊陵庙会和中岳庙会。中岳庙会源于古代统治者对山岳的祭祀,宋代政道合一,中岳庙会进入鼎盛期,中岳庙会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场所。中岳庙会会期长达10天,人数最多每天达20万人次。庙会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拴娃娃”、拜干爹、摸铁人等。庙会上还有舞狮子、旱船、高跷、火龙舞等民间艺术舞蹈表演,还可见到具有浓烈信仰色彩的各种纪念品“吉祥物”,如各种长命锁、玉如意、宝剑、葫芦、香袋、避邪剑、生肖石等。我自己村庄就有一个庙,每逢农历三月,来自四面八方的三男信女都会聚集在这里。庙会期间还会唱戏,大多是豫剧。

正月十三河南宝丰还要举行闻名远近的“马街书会”,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便负鼓携琴云集马街。马街虽小,却是艺人心中的圣地。不论是曲艺名家,还是乡村艺人,到马街说唱,是一种化不开的情结。艺人们说书亮艺,以书会友,切磋技艺,争当书会状元。无论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溪畔河边,沟坎连着沟坎,戏台连着戏台,书摊挨着书摊。艺人们或脸对脸、或背靠背,打起简板,拉起胡琴,倾刻便陶醉其中了。在这神奇的乡音大舞台上,你唱你的,他唱他的,有人听时神采飞扬,无人听时自得其乐。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风刮不走,雨打不散,千余台书摊汇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他们说古道今,唱者如在梦里,观者如痴如醉。在千把胡琴,万双简板的颤动中,艺人们演奏着世代相传的乡音大律,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

河南的小吃可谓是远近闻名。中原以面食为主。面条、馒头、窝头、饺子等,面条就有多种做法,捞面条、汤面条、浆面条、炒面、焖面、蒸面、烩面、拉面、刀削面等。享誉省内外的开封小吃夜市里的风味饮食琳琅满目,味道各异,既有松软味美的灌汤包,也有老年人爱吃的黄闷鱼和油茶,还有年轻人喜欢喝的杏仁茶和冰糖红梨等而地处豫西的九朝古都洛阳的小吃同样有名,有余香满口的浆面条。带有豫东风情的枣山年馍外表精致,味道可口。省会郑州的烩面汤香味美,口感劲道。全国知名品牌有道口烧鸡、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鲁山揽锅菜等,这里还要特别提到洛阳水席,相传洛阳水席起始于唐朝,历史悠久,规模较大,一般是逢大事招待宾朋才用。土特产有“芝麻之乡”驻马店的小磨香油享誉海内外。豫西西峡县的猕猴桃纯天然、无污染,清香汁多,被誉为“果中之王”省会郑州的新郑大枣个大、肉厚、汁多、味甜,驰名中外。河南民间舞蹈种类多,具有典型的中原特色。其中包括狮子舞、龙灯舞、旱船舞、小车舞、高跷舞、大头和尚、对花鼓、二鬼扳跌等。这些民间传统舞蹈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是民俗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另外洛阳更是花中之魁——牡丹的故乡。

河南的民俗文化多的说也说不完,欢迎到我的家乡河南来做客!

【河南民俗文化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作文 初中你好作文500字 描写春天的作文二年级 最美的馈赠作文 写作文我的学校 作文帮 初三的感受作文 那次考试作文 垃圾分类作文800 写梁山的作文 人与他人作文素材 崇洋媚外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想变成什么 为善良的人点赞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最难忘的一件事 建议类英语作文模板 优美作文句子 我的一次探索作文600字 求人不如求己的作文 有时我也想作文600字 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动 关于春天的小标题作文 开学第一课视频作文 钓螃蟹作文 善意的提醒作文 老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 致运动员作文 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作文600字 以静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啦啦操表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