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高一作文

2023-07-24 06:25:01
相关推荐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高一作文

导语: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能变化成任何的事物。而且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非常神奇,变化无穷。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1)

唐朝李沁有言:“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逞才,静若遂意。”意即行义当方正、正直;用智即圆滑、周全。人生有如一场手谈,方的是棋枰,圆的便是棋盘上纵横的黑子白子。拢袖拾子,驰骋沙场,便是既需“方”又需“圆”。缺一不可。人生一世,亦是不见硝烟的逐鹿,在这场比试中行义用智也是缺一不可。

生而为人,不能无义。心中有正义和道德,手中做义行和义举,正是人与禽兽的最大差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正是对最高道德的追求挺起了人的脊梁,凸现出人性的庄严。每一次人生路上的抉择都自有其依据的原则,若事事以快乐原则为准,则吃了睡睡了吃,与低等动物何异?若事事以现实原则为准,只会被现实的残酷打磨成毫无个性和棱角的卵石,或是被抽掉脊骨的一摊泥,失却了人性的尊产。在正义与邪恶交锋中,每一次紧握正义的手,便是升华了灵魂。方如行义,坚持正直,坚守底线,该是我们做人的原则。

人行江湖,不能无智。智是“无我不解之谜,无我不胜之局”,却更是“四两拨千斤”“曲线救国”。事事如局乾坤莫测,如想笑尽英雄,只有一根筋,直直向前冲,能行吗?只落得头破血流,又更遑论实现心中的理想!马路上的汽车,没有一辆不是圆形轮子,只有圆滑处世,如水至柔,才能将所有阻碍化为无形,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标行进。如《霹雳》中正道武林支柱素远真,因其善于借力,处世圆滑被评价为“最坏的好人”,可试问在这风刀霜剑的.社会上,做一棵招风引雷的大树连自己都保全不了,又怎么能保护自己的原则?若他不能圆滑、不善用智,又凭什么支撑正道,护佑苍生?

用智而无行义,便成了随风摇曳的墙头草;行义而不用智,也只好叹“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行义是目的,用智是手段,义智相生,倍增其力。

以“行义”铸成棋枰之方;以“用智”打磨棋子之圆。方方圆圆,亦方亦圆,游离于方圆之间而又用方用圆到极致,于是纵横捭阖,无往不利,下一局致妙之棋。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2)

世象万千,有人喜方,有人喜圆,有人爱圆。“方”是棱角分明,“圆”是圆滑自如;“方”直接,“圆”是委婉,自然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我们又将如何?自是当方则方,当圆则圆。

当方则方。历史不会重演,世光不会倒流,后悔同样是毫无意义的事。正如绣花针不能无尖,宝剑不能无锋,方正而棱角分明的个性不可或缺。如果魏征没了棱角,不仅唐太宗失去了一面皎皎“人镜”,历史也许已不是这个发展的趋势,贞观年间的盛唐气象也许也会失去一点光彩;如果嵇康没有了棱角,不仅历史上那篇著名的致山涛的绝交书消逝无影,刑场间那首《广陵散》亦会真正绝矣,魏晋风骨更会因为少了叔夜这一笔而黯然失色。当方则方,随大流不是个好主意,“不为五斗米折腰”终成气节;不食嗟来之食方为君子。无论是在采薇而食的远古,还是在气象万千的盛唐,亦或是在焕然一新的今朝,“方”的任务被人需要,“方”的人更为人所向往、追逐。

当圆则圆,如若太阳不能为方,车轮只能为圆,圆润而进退自如的品行同样不能缺少。如果张良没有了圆通,那么很可能便向其他同僚一样死于权力的争权之中,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如果苏轼没有了圆通,在乌台诗案后,在身心疲惫的状态中,也许会从此自暴自弃,伤时伤己,假使这样,则一代文豪将毁于一旦!当圆则圆,在任何时候都刚直不屈,如果造成不良后果或是招致灾害,于人于己,都是不合算的。“曲则全,枉则直”,要想保全,要想“天下莫能与之争”,学会“圆”,学会圆通,学会机灵应变自然是重中之重。圆形的车轮可以推动机车的前行,在车后印下几排深深的车辙,圆通的处世态度可见推动人的发展,在走过的路上留下几行深沉的足迹。当圆则圆,是一种高深的学问。

当圆则圆,当方则方,不是面临危急便“圆”。当圆则圆,当方则方,在人们需要你出手时请“方”,在人们需要你退后时,请“圆”。如果只是懂得了这个道理,还不够,智者必会洞悉,明辨其中的“度”,掌握好生命的航向,这才是真正的赢家。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3)

生于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人类早已失去了栖居的诗意。曾经的“直率”如今叫做“鲁莽”,曾经的“憨厚”如今称为“傻”。如果我们还如几十年、几百年那般处世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如何处世?外圆内方。

何谓“圆”?何谓“方”?圆滑处世为“圆”,坚守道德底线为“方”。唯有这样,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既减小了处世阻力,又守住了心中的道德底线。

做人应外圆内方。被称做“民族的脊梁”的鲁迅,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执牛耳的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手执大旗,以一枝“金抢笔”冲在最前,如一把匕首刺向旧的习俗、陋习。他,始终以一个不向封建礼教低头的斗士的形象出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也曾在奶奶去世时披麻戴孝、跪在灵前痛哭。这就是外圆内方。在向封建礼教开战时他绝不含糊,在亲人去世时他又适当地遵从一些礼节。哭陵是圆,向礼教不妥协是方,二者在他的身上得到了统一。他并未因哭陵而降低了心中的道德准线。他用“圆”减小了阻力,保留住了内心的“方”。

治国应外圆内方。明朝三宝太监下西洋,甚至曾远航至红海,但所做一切只是为了炫耀国力。清乾隆时代,英国特使来到中国。中国就是否应该让英国使者双膝跪地见乾隆与英国使者争执数天,而对英国使者带来的火车模型、电报机不感兴趣。是否跪见只是小节,而火车等现代机械无疑会使清朝强大。中国对这些“方”不感兴趣,却对“圆”吹毛求疵,最后必然自食恶果。新中国建立之初,由国际形势和国力所迫,我国曾依附于苏联以减小阻力。但当苏联妄图干涉我国内政、侵犯我国主权时,我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不再依赖苏联。“方”与“圆”把握得恰到好处,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多少这样的“圆”之举,但从未放弃“方”,这也是我国能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圆”处世,以“方”立世,以此,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真我。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高一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作文小草 作文家乡的端午节450字 游泳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高中作文 蚂蚁作文500字 以什么为乐的作文 友情作文题记 最美环卫工人作文600字 我想当老师作文600字 描写秋雨作文 断舍离 作文 老师不在时作文 有母亲陪伴的日子作文 围棋选手小柯作文800字 难忘的什么之旅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600字 一次爬山的经历作文 雅思小作文图表题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关于学习的作文5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二单元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300字 青春恰自来作文800字 爱国事例作文 写做菜的作文 面对灾难作文 写辣椒的作文 作文我的老师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大全 我与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