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景状物的六年级学生作文

2023-08-14 05:26:05
相关推荐

写景状物的六年级学生作文

看到柳絮,不禁想起了初中时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段往事。现在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写景状物的六年级学生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写景状物的六年级学生作文1

这雪来得太突然,我们还丝毫没有做足准备。

“下雪啦,下雪啦……”第一节下课,便听见外班的同学兴奋地嚷嚷。当时,数学老师正在拖堂,听到这 些叫喊声,我的心思早已不在课堂,老师板书的“xy=yx”在我眼中已变成几片调皮的雪花儿,诱惑着我。

想象着外面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霎时产生了下楼玩儿雪的欲望。生怕一会儿功夫,这雪就会悄悄地隐匿。

我们迅速冲下楼,铺开雪白雪白的“地毯”,在上面尽情地玩耍。毫不顾忌自己的形象,踩在“地毯”上 疯跑,还有些男同学,直接躺在地上,任凭柳絮般的雪花洒落身上。

说它是“柳絮般”的,真不假。雪花儿们像是抱在了一起,一团团,一朵朵,一串串地飘下来。远远望去 ,仿佛回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柳絮儿朵朵随风飘,飘到四方,为大自然增添一片绿荫……

柳絮般的雪也为校园增添了一片笑语,一片生机。

正当雪下得正大时,上课铃忽然响在了我们耳畔。与以往相比,今天的上课铃似乎更急促了,仿佛是只无 形的大手,恨不得一掌把我们推进教室。在上课铃的不断催促下,我们只好一小步一小步地挪进教室。

身在教室里,心在操场上的我们,这时候只得“望雪兴叹”了。

雪依然自顾自地下着,它似乎把校园当成了自己的居所。雪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就连政治课所学的抵制诱 惑的“专时专用法”对于我们来说,也丝毫无用。

这雪天儿,唤起了我们的"童心,唤起了我们的玩心。

第二节下课再来到操场的时候,我有些吃惊并犹豫了——校园正出乎意料地变化着,变化着……

这绿草茵茵的操场,早就隐匿了庐山真面目,倒是像张硕大无比的床,足以让全校师生睡上个好觉;环绕 足球场的400米跑道,也早不能让运动员们飞扬青春,倒是当个“摔跤场”,在上面比摔跤是个不错的选择… …

我伸出戴上手套的手,雪花自动飘落在手套上,似乎是飘累了,要歇息歇息。我仔细端详着这雪花儿—— 六瓣儿,晶莹剔透,小巧精致——我不禁为大自然的这番鬼斧神工而赞叹!

雪,落在脸上一点儿不凉,倒是有些丝丝的痒;痒,也不像是鸡毛骚动脚底板,不至于把眼泪笑出来…… 这种奇妙的感觉,一句两句是说不清的,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一番。

伸出舌头,品一品这场雪的味道。雪花儿落入嘴里,落到舌尖上,迅速融化成一滴剔透的水珠。如同刚入 喉的薄荷糖,清清凉凉,让人神清气爽。

……

与刚才的雪相比,现在下得执著了许多、老练了许多。不像刚才的若有所思,犹豫不决,在空中打几个转 儿,转几个圈儿才磨磨蹭蹭地下来。现在的雪,像一个个伞兵,坚定地冲着地面而来……

这节是体育课,我们更是在操场上尽情地疯玩儿。处处都是女生追着男生扔雪球儿的场景。最后的男生, 只有狼狈不堪地向女生们“求饶”。惹得女生们包括体育老师,嘻嘻哈哈地笑起来。

雪,仍像柳絮因风而起一般翩舞。我的思绪也像柳絮一般涌出。每一个文字都代表着我对这场雪的一份欣 喜、一份惊讶。无论怎样,它都放射着那耀眼的白。

它飘落着纯洁,飘落着可爱。

它,依然像柳絮一般因风而舞。

写景状物的六年级学生作文2

看到柳絮,不禁想起了初中时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段往事。

几个爱好写作的同学在一起共同构思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又是柳絮飘起时”,虚构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 男少 女,他们怎么相识呢?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了半天,最后决定把故事背景设计成柳絮飘飞的时节,男孩子 随口吟 一句“杨花榆荚无才思”,然后不经意间让女孩子接上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于是开始了一段懵 懂、纯洁 而没有结局的故事。

少年时代的心事,谁能说得清呢?

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挑这两句诗,大概是因为青涩的年纪里固执地认为飘飞的柳絮代表着一种飘渺无边 的思 绪,大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蕴含其间,所以才对它情有独钟吧。

后来才发现,对飘飘柳絮情有独钟的不只是我们那帮少男少女,更多的是古代的诗人呢!

印象较深的是和谢家宝树有关的一则故事。

东晋时的名士谢安有一次正在给他们的“谢家宝树”们上课,忽然下起雪来了。谢安就想趁机考考这些“ 宝树 ”,于是随口吟了一句“飘飘白雪何所似?” “宝树”侄子谢朗应声而对“撒盐纷纷差可拟”,谢安认 为不够 好。

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句深得谢安的欣赏,断定此女日后必定文采出众。 这就 是有名的“咏絮”佳话,这个深得谢安赞赏的才女就是谢道韫。

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即使用我们普通人的眼来看,也能高下立判。把雪比作盐,只是形似,而谢道韫把雪 比作 柳絮,则不但形似更是神似了。盐有一种重量感,哪里有柳絮因风起的飘逸和优美的意境呢?

后来,因了谢道韫,“咏絮才”成了有才气的代名词。这时,大家是否会想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 ,曹 雪芹给她冠以“堪怜咏絮才”,那是对林黛玉文学才华的高度褒扬。

诗歌史上,有才华者比比皆是,他们可不舍得错过柳絮这个优美的意象,所以,柳絮成了历朝历代诗人争 相歌 咏的对象。

因为柳絮和柳的宗族关系,柳絮不免也和柳一样带上了离别的印记。最典型的当属隋代民歌《送别》诗: “杨 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借用柳枝和柳絮传达了盼 望离人 早归的思绪,那飘扬的离思可不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唐人郑谷的《柳》亦有类似诗句:“会得离人 无限意, 千丝万絮惹春风。”春风骀荡,柳枝摆动,柳絮翻飞,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离绪。在诗人 看来,这是 柳树柳絮领会了离人的情意,为了表示对离人的同情,才故意去招惹春风的,柳絮的缠绵多情跃 然纸上。

絮者,轻柔的代名词。阳春三月,柳絮轻轻忽忽从树上飘然而下,悠悠落地,缠绵缱绻,风流多情,在诗 人的 眼中也就多了几分风雅。这柳絮入了诗便也有了几多韵致。宋代诗人晏殊的《寓意》中有脍炙人口的“ 梨花院 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这句诗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柳絮也因 此多了几 分风雅之情。白居易曾有诗云:“谁能更学儿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虽然诗人是以此感叹自己 已经失去童 年,无法再去追寻的怅惘,但是,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儿童捉柳絮的怡然和逍遥,也不失为一 种雅致的生活 情趣。

当然,因为柳絮本身随风而逝,飘荡无依的特性,与很多客居异地,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命运颇多相似之处 ,很 多诗人也把柳絮作为身世飘零的象征。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的林黛玉,林妹妹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 ,所以 见飞絮飘泊无定,伤世感怀,不禁发出了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的哀叹。 想来,林妹妹孤单 一人,寄 人篱下,虽则有外祖母疼惜,但生性敏感再加上非愁即病,有这样的感慨大可被我们理解。又如文 天祥《过零 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妇孺皆知,诗人用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 的柳絮,把浮 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孤苦可知,令人心生戚戚。

既然诗人如此钟情柳絮,所以其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我个人还对一些词 句倍 加珍爱。最使我折服的比如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句 。词人将闲愁比作满城飘扬的柳絮,真是恰切之极。再如宋东坡本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可是做起婉 约诗来也 是愁肠百结,动人心魄。他的《水龙吟》中“似花还似非花”的精准描述和结尾“细看来,不是杨 花,点点是 离人泪。”的倾诉,每每读来,总能使人心生凄凄惨惨之情愫,欲读不忍,欲罢不能,纠结不已 ,真真达到了 诗歌动人心肠的最高境界。

放眼窗外,绿意盎然,不觉已是暮春时节,柳絮也早已踪影全无,空留多情之人在此凭吊哀叹。但是,作 为一 种诗歌意象,柳絮却有着永久不散的魅力,无论是古代的文人骚客还是今天的凡夫俗子,总会有人记起 它。

我想,在某一个时刻,柳絮一定还会荡漾在某些人的心底,永久地飘飘洒洒。

【写景状物的六年级学生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 变化的作文 中学作文 2016高考作文预测 克服困难的作文600 回味作文600字 饺子作文 四年级的作文 二年级春天作文100字 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300字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年级作文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100字 打屁股作文3000字 在我们这个年龄作文 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400字 关于含羞草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童话故事 心里美滋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