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你怎么写看图作文

2023-08-25 05:45:09
相关推荐

教你怎么写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是起步作文。小学一年级的看图说话,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看图作文的基础。看图作文,一直贯穿于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始终,是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看图作文也是全国各地小学生历年毕业升学考试的一种常见形式。所以,学会看图作文十分重要。

看图作文是命题作文的基础。写好看图作文,同命题作文一样,首先要学会审题,搞清楚题目的性质。是记事的,还是写人的。是写景的,还是状物的。因为只有弄清文题的性质,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例如,《同桌》,主要写人;《师生情》,主要记事……看清了文题,把握住题意,就不会跑题了。看图作文是对提供的一幅或一组图的内容进行描述的习作训练。一幅或一组好的图画,是经过作者对生活的反复观察、分析,然后选取最能反映主题的画面,经过构思创作出来的。因而,进行看图作文的练习,必须认真观察,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抓住了重点,才能把图中的中心思想表达得准确。看图作文的要求包括看图和作文两个方面。看图,就是观察。观察要有个顺序,要准确、细致、抓住重点,还要合理想象,以便准确地理解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作文就是表达,它要求将观察所得,围绕图的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具体地写出来。看图作文就图的内容看,有看单图作文和看连图作文两种。下面,我们结合例文,具体分析一下这两种看图作文形式的写法。

看单图作文,这是看图作文的一种主要形式。它要求:围绕图的中心表达,准确而有层次地写清楚图的内容。单图一般多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看景物图,要分清画面景物的主次远近,确定重点,注意描写层次。《公园的一角》就是运用由远及近的写法,再现了公园一角美丽的风光。 公园的一角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六年级 高天宇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到公园去玩。进了公园的大门,这里的人可真多,男女老少,川流不息。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甬道来到了公园的一角。这里游人稀少,显得很宁静。

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映在平静的湖水中,显得更加青翠。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珍珠一样。微风一过,湖水又恢复了平静。湖边的几片荷叶,是那么绿,又给湖水增添了几分姿色。随着一阵清脆的欢笑声,从玉带桥下划出一只小船,缓缓地驶向了远方。这座汉白玉雕砌的小桥,桥面宽敞,栏板上刻着的飞禽走兽就和真的一样。两个游人正在凭栏远望,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这美丽的景色。从白玉桥下来,顺着弯弯曲曲的甬道,来到山顶的小凉亭。凉亭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柳树和奇形怪状的假山。凉亭顶上飞檐翘脊,六角高耸,屋脊上还刻着龙和一些怪兽。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凉亭里面有六根朱红的大柱子,要两个人才能抱得过。房梁上还刻着精美的图案,真是巧夺天工。凉亭中还有一张圆石桌,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下棋。

他们正杀得难分难解,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站在凉亭里,俯视整个公园,这里的山,树,楼阁,不都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换来的吗?这里的一草一木是那么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根据一张风景图,怎样才能写出一篇符合图意,层次安排井然的文章来?我们从《公园的一角》一文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先仔细看图上有什么:有山,有水,水面有长短粗细不一的道道,水中有船,船上有人;紧挨水边的小道有桥,桥上也有人;有六角凉亭、假山和浓郁的树木……这么多景物怎么把它串起来组成文章呢?小作者作了精心的安排:画面清晰的、突出的为近处;反之,为远处;又进行了巧妙的构思:让“我们”游园,通过“我们”把图中景物由远至近一一加以描绘。因为是看图作文,所以图中见不到的,文章就一笔带过。小作者三言两语作了必要的交代,就带领读者进入游人稀少、宁静的画景中。文章先写远处连绵的山峰,山峰倒映在湖中,引出了湖水,用“鱼鳞般波纹”、“点点银光”、“像撒满了珍珠一样”,把图中水面的点点道道作了细致而又详尽的描绘。“随着一阵清脆的欢笑声,从玉带桥下划出一只小船”,把图中静止的小船,化作动态,给图画带来了生机。

然后细致描绘了小桥:“汉白玉雕砌”、“桥面宽敞”、“栏板上刻着飞禽走兽”,图中的游人在凭栏眺望,他们正“兴高采烈地议论着美丽的景色”。并且借助画中人的口,道出作者的心声,既有景,又有情。图中的重点是凉亭一带的景物,所以着重进行了描绘。由凉亭的周围——“郁郁葱葱的柳树”、“奇形怪状的假山”写起,写到凉亭本身。描写凉亭是先描写凉亭的外部:“顶上飞檐翘脊,六角高耸”,金黄的琉璃瓦“闪着金光”;再写凉亭的内部:六根朱红大柱子“要两个人才能抱得过”,房梁上刻有精美的图案,亭内有石桌,老人在下棋。小作者的细致描绘、合理想象,使这张朴素的黑白画变得那么绚丽、明快,富有美感。至此,图中景物全都介绍完了,小作者又为文章设计了一个结尾:“我们”站在凉亭上,俯视整个公园图景,自然而然发出赞美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真妙,既点了题,又赞美创造美景的劳动人民。这个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有较高的思想意义。综上所述,根据一张风景画作文,要仔细看画,分清画面景物的主次远近,确立重点描写的景物,注意描写层次(由远到近、从外到里)。显然,要使文章言之有物,描写准确、生动,还必须平时注意观察,积累知识,作文时就能自如用笔,使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看一张人物活动图,要弄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事情?这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点?画中有几个什么样的人?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等等。要回答上述问题,就要仔细观察画的背景,人物的外貌特点、年龄、性别、职业、表情、姿态、动作等。并且认真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思考,体会画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还要通过画面,沟通画面上事物的联系,有时还要补充画面外的一些内容,当然,所有补充的内容都应该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请看下面一篇考场作文。 题目:接××(看图作文)要求:1.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以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其他人)。2.叙事完整,内容具体,有中心。3.不少于400字。 接妈妈 上海市长宁区幸福路小学五年级 张雁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穿着雨衣,拎着雨伞和套鞋来到了32路汽车站,等候妈妈。天色渐渐暗下来,雨也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不断地打在我的头上。风怒吼,雨滂沱,我焦急地等待着妈妈。

今天一早,妈妈就去上班了,连早点也没吃,妈妈为了单位的工作,不顾劳累,我也应该支持妈妈的工作。我模模糊糊地看见远处出现了一丝亮光,心想:妈妈肯定乘这辆车。车子靠站了,可下来的并不是妈妈,我有点懊丧了。路旁的街心公园也已关门了,那些花草在风雨的袭击下不停地摇晃着,水在地上汇成了一条小溪。又来了一辆车,可这回仍跟第一次一样连妈妈的人影也不见,我的脚已经站麻了,手也酸了,可我还是站在汽车站旁等着,等着……街上的行人已经很少了,天也暗了,人们也许已经吃好晚饭了,在电视机旁观看电视节目。我心中呼唤着: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你已经工作了12小时了,女儿此时在车站等您呢!过了好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第一个下来的正是妈妈。我高兴极了,妈妈非常惊奇,问我:“你怎么会来的?”我说:“妈妈,我是来接你的呀!”妈妈听了我的话非常高兴,我同妈妈一同回家,消失在雨夜中。 《接妈妈》这篇看图作文,张雁同学根据图意确定了图中的“我”冒雨在车站上等候妈妈(本文只提供了一位小朋友在车站等人的画面),设想了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使故事的情节安排得合情合理。看图作文也和一般作文一样,要有中心有重点。

本文紧扣一个“接”字,详写了雨中“我”怎样“接妈妈”的情景:焦急等待——有点懊丧——脚麻手酸——心中呼唤——高兴极了。这是小作者根据画面展开的联想和想象。因为画面所体现的内容是静止的,无声的,小作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充实画面内容,使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让画中的人物去想、去说、去做,把片断扩展为整个过程。小作者想象了“我”的许多心理活动,并按照“来到车站、焦急等待、见到妈妈”的顺序写出了事情的整个过程,突出了一个孩子对妈妈的深情,深化了文章的意境。画面不仅提供了事件的主要内容,往往还会提供许多细节。写作文要注意这些细节的"描写。这篇看图作文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雨天。作者对雨的描写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开头和结尾部分写了雨,在接妈妈的过程中,又多次写了雨,都写得十分生动。尤其是“我模模糊糊地看见远处一丝亮光”和“水在地上汇成了一条小溪”等句子,更是写得恰到好处,从侧面描写了雨大的特点。

这样,把一个在风雨交加、行人很少的夜晚,为接妈妈而长时间站立在车站旁的孩子形象表现得十分鲜明,这对突出文章主题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总之,本文能符合图意和题目的要求,这表明张雁小朋友已经掌握看图作文的基本写法。看连图作文,就是看两幅以上的连环图画作文。连图作文比单图作文的内容更复杂些。连图一般采用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观察,即先要看懂每幅图表现的内容,研究每幅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几幅画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写这类作文,一要注意线索和层次,几幅图的内容,用什么线索串连在一起,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二要注意交代人物关系,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还是父子关系、师徒关系;三要把时间(春夏秋冬,晴天雨天,早晨、中午、晚上)、地点的转换等写清楚,以便准确地表现出图的故事情节。看连图作文,允许更多地展开想象,可以适当突破画上的时间、空间,引申和发展图画的情节。比如《不怕》一文,把小虎子护送迷路的老爷爷回家的心理活动写得惟妙惟肖,就是小作者根据图画合理想象出来的。 不怕 天津市红桥区光辉小学五年级 张宣 黄昏时侯,夕阳慢慢地躲进了地平线,点点余辉洒落大地,镶满树梢。大道上走着一个少先队员,他那圆圆的脸蛋上,有着一双闪亮的眼睛。胸前的红领巾,在晚霞的辉映下显得格外鲜艳。他就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小虎子。小虎子刚看完电影《雾都茫茫》,走在回家的路上。虎子走着走着,只见前面走来一位长着白胡须的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头上系着一块白毛巾,手里提着个大包袱。只见他紧锁双眉,额上沁出汗珠,黑黝黝的脸上布满愁容。老爷爷走到小虎子跟前,把一张写着地址的信递给他看,并着急地问:“孩子,我到儿子家去探亲迷了路,你知道这路怎么走吗?”虎子接过地址仔细一看,哎呀!路还很远呢!他看看夜幕即将降临的天空,心中有些犹豫。但再看看老爷爷那焦急的神情,便决定先送老爷爷去儿子家。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路,小虎子终于把老爷爷送到了家。这时天已经全黑了。老爷爷的儿子亲热地说:“天黑了,我送你回去吧!”小虎子笑呵呵地摇摇手,只说了声“我不怕!”就飞快地跑了。大道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月亮伴随着小虎子回家。小虎子向前后左右望了望,周围黑洞洞的,他心里有些害怕,心怦怦地跳,好像打小鼓一般。他不由得站住了,但这时他突然触到了胸前的红领巾,他想: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学习解放军叔叔的勇敢精神,解放军叔叔死都不怕,难道我们能怕天黑吗?于是他便学着解放军叔叔走路的样子,一边向前迈着大步,一边鼓励自己“不怕,不怕……”走着走着,突然,刚才看的电影里那敲梆老头夜里被害的情景浮现在他脑海里,呀!那夜也是这样黑,四周也是这样静。这时他望了望月亮,那皎洁的月光似乎也变得寒森森的了。虎子的心一下子又收紧了,“咚咚”地猛跳起来,额上渗出冷汗,他加快脚步,越跑越快,渐渐地飞跑起来。但他一边跑仍一边鼓励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他好不容易跑到了家,猛地拉开门,闯了进去,妈妈被他吓了一跳,忙问:“虎子,你怎么了?”此时虎子虽然紧张的心情还没有消除,周身感到又累又乏,但当他想到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时,便微笑着说:“我不怕!” 《不怕》是由七幅连环画组成的,从画中可以看出时间、地点的转移,人物活动的情况,组画所反映的中心思想也比较明确。这样的连环画反映到作文中要注意交代时间、地点的转换;要具体、完整地记叙人物活动的情况;要充分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特点。本文在这几方面都注意到了。文章一开始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黄昏,夕阳西下)、地点(大道上),小作者特意补充了主人公小虎子刚看完电影《雾都茫茫》,这一笔补得好,为下文写小虎子害怕、胆怯的心理作了铺垫。第二段写小虎子护送迷路的老爷爷回儿子家。护送过程一笔带过,突出老爷爷到家以后“天已黑了”,小虎子谢绝了老爷爷儿子要送他回家的好意,并点出“我不怕”的主题。第三段是文章的中心段落:小虎子一人行进在“黑洞洞”的大道上,只有“月亮伴随”。小作者着意描绘了主人公的心理:“打小鼓一般”,他“学着解放军叔叔走路的样子,一边向前迈着大步,一边鼓励自己‘不怕,不怕……’”,真实而细致地写出了小主人公决心赶走胆怯的心理状态,当小主人公想到刚看的《雾都茫茫》电影中的恐怖场景,他的心“猛跳起来”,“额上渗出冷汗”,便“加快脚步”“飞跑起来”,还边跑边说:“我不怕,我不怕……”。这些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惟妙惟肖。文章结尾写到家的小虎“想到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时,便微笑着说‘我不怕’”,既与题目相照应,又总结了全文。由于文章详略关系处理得较好,心理描写真实而又细腻,所以使小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下面再以《追鸡摸蛋》为例,谈谈连图作文的写法。 追鸡摸蛋 山东省莱西县周各庄果佳圈小学五年级 赵玉 星期天的中午,我想到同学家去复习功课,刚走出门,就看见王大娘在追鸡。她一边追一边说:“真气死我了,这母鸡成天丢蛋。”我急忙说:“大娘,您的鸡下蛋吗?”大娘停下脚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孩子,这些日子来,明明早晨摸着鸡屁股里有蛋,可一到中午,就不知它跑哪儿去了。回来再摸摸就没蛋了,你说它气人不气人。”我听了大娘的话,低着头认真地思索了一下,忽然想起一条妙计,便告诉大娘说:“大娘,咱甭追了,在后边悄悄地跟着它,它到哪,说明以前丢的蛋就下在哪儿。”大娘听了高兴地说:“嗯,好主意!好一个聪明的孩子。”我听了大娘对我的夸奖,心里也很高兴。于是,我和大娘悄悄地跟在鸡后边,只见母鸡踱着四方步,慢腾腾地走着,两只眼睛机灵地四下张望,可能是在看有没有人注视它。我忙拉住大娘蹲下,躲到草堆后边,偷偷地观察它。这时母鸡“咕咕”、“咕咕”地叫着,走到大草堆边突然停下来,伸长了脖子,抬起头,瞪着圆溜溜的小眼睛望着草堆顶,闷声闷气地叫了起来。我向草堆上一望,噢,怪不得它眼盯着上面呢,原来上面有一只大花猫和一只大黑猫在打架呢!?,真能捣乱!”我自言自语地说,“有了,把它们打跑得了。”于是我就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向两只猫扔去,猫被吓跑了,母鸡安静下来。只见它向四周巡视一遍,纵身跳上了草堆的最低层,然后一步一滑地向上登。母鸡爬到草堆中间停了下来。我仔细一看,噢,原来那里有个小黑洞,洞口放着许多玉米叶,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不用问,母鸡就在这洞里下蛋。果然母鸡进了窝,在里面转了不知几个圈就蹲下了。我在心里不禁赞叹:“好一个机灵鬼啊!竟能安一个这样秘密的蛋窝。”在看到母鸡进窝下蛋了,便告诉大娘好好看着,我就跑回家搬了一条凳子来,大娘问:“你这是干什么?”我说:“您看,那太高了,我好登着去摸蛋啊!”大娘满意地笑了,过了一会儿,母鸡探出头来望了望,然后跳出洞外,“咯嗒、咯嗒”叫了几声就回大娘家了。我急忙跑过去,登着凳子去摸鸡蛋。我把手伸进洞去,惊喜地喊了起来:“啊!这么多!这么多!还有个热乎的呢。”我把鸡蛋一个个摸给了大娘,大娘用袄襟兜着鸡蛋,最后数了数一共11个。大娘高兴得两只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不知说啥是好。我看到大娘笑得那样甜,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这篇《追鸡摸蛋》是根据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的四幅组图写成的记叙文。文章运用第一人称,记叙“我”帮助王大娘追鸡摸蛋的经过。第一段,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了王大娘由生气到高兴的情绪,写出了“我”的聪明和热情。第二段,有三处写了母鸡的形态:“踱着四方步,慢腾腾地走着,两只眼睛机灵地四下张望”;“伸长脖子抬起头,瞪着圆溜溜的小眼睛望着草堆顶,闷声闷气地叫了起来”;“母鸡安静下来,只见它向四周巡视一遍,纵身跳上了草堆的最低层,然后一步一滑地向上登”,这些带有儿童情绪、富有儿童心理色彩的描写,使母鸡的形象更生动、有趣。第三段,巧妙地交代了图中凳子的由来及用途,这个“道具”可以看出小作者用心之细。第四段,只有一句话,表达“我”的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纯真、热情;这句话的设计也是文章结构的需要,有了它,文章结尾自然,结构也完整。综上所述,看图作文要写具体,首先要认真看图,经过合理想象,然后对图中的内容有重点地加以细致描绘,使之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趣。为了提倡小朋友从小就要学会看图作文,下面选了小学二年级同学写的两篇看图作文,供低年级小同学学习参考。 离群的小雁 江苏南京市梅山冶金公司第一小学二年级 金?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在飞行的路中,有一只小雁离开了队伍。这只小雁刚飞出队伍,忽然有一只老鹰(y9ng)看见了它。老鹰伸出鹰爪(zhu3)去抓小雁,小雁急得大叫起来:“救命啊!救命啊!”正在排着队向前飞行的雁群听见了小雁的呼(h&)救声,急忙朝小雁飞去。雁群与老鹰展(zh3n)开了搏(b$)斗,终(zh#ng)于从凶恶的鹰爪中救出了小雁。 这篇作文根据三幅图,设想了一个小故事,蕴含了一颗纯真的童心。小作者明是非,辨善恶,文章短,意义深。故事虽然很短,但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公以及事情发生的原因、发展和结果,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这是很不容易的。 春天和冬天 北京市福长街小学二年级 朱亚娜 春天来了,姐姐和弟弟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公园里。他们高兴极了,飞快地跑到了河边的草坪上。小草刚刚睡醒觉,把头伸出了地面。野花也露出笑脸,在草地上快乐地跳舞。河边的树披上新装,嫩绿嫩绿的,真美!只有松树,它四季常青,还穿着那件墨绿的外衣。沉静的湖面上,漂着两只小船。远处的山上,有一座小亭子,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出,它也很漂亮。弟弟拿了个小竹篮对姐姐说:“咱们采些春天的野花吧!”姐姐说:“好吧!咱们一起采野花。”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季季的景色都不同。冬天来了,姐姐和弟弟又来到了公园里。啊,公园变了样!小草没有了,草地上铺了条白白的雪被子。树光秃秃的,只有松树仍然是绿绿的,还披着一件白色的雪外衣。河里冻上了冰,有两个游人在滑冰。远处的山和山上的小亭子也都盖上了厚厚的雪被子。姐姐想了个主意,要和弟弟一起堆个大雪人。姐姐说:“弟弟快找把铁锨来!”就这样,他们堆了个又大又胖、有鼻子、有眼睛、样子十分可爱的冬娃娃。 这篇看图作文描写了一年首尾的两个季节。那么,小作者怎么知道画的是春天和冬天呢?图中所表现的春天和冬天的特点是什么?请你仔细观察两幅图和朱亚娜小朋友写的作文,然后再来回答,好吗?《怎么写看图作文(三)》一文由 免费作文频道收集整理,推荐免费查阅!

【教你怎么写看图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答案作文提纲 冬天的山作文 不安于现状的作文素材 济南中考满分作文 作文的优美开头 温暖的旅途700字作文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作文 作文厨房交响曲 介绍襄阳的作文 学生的职责作文 端午节作文 500字 什么的那一刻作文500 人间四月天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大全500字 我错了吗作文 2013河南高考作文 很好的作文 什么什么告诉我作文 英语作文六级模板 一张全家福作文 作文优美的句子摘抄 重读这本书作文 介绍华容道作文 母爱作文250 衢州水亭门作文 天目湖一日游作文 广场作文300字 我爱古诗词作文 什么什么感觉真好作文 王国维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