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小学作文教学心理探析论文

2023-09-26 07:39:02
相关推荐

中小学作文教学心理探析论文

[摘要]中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包括教师教学心理和学生写作心理两方面的内容。要改变当前作文教学难的现状,就要从学生写作心理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同时,教师也要调整自己以宽容、欣赏的心态引导学生写作。这样通过教与学的和谐,可以改观作文教学费力多、收效微的现状。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心理;学生心理

中小学作文教学心理指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心理,教的心理主要通过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个环节来体现,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学的心理指观察积累、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方面的心理。由于作文是一项重要的心理活动,它包含复杂的心理过程,所以认真研究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多年来中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中的难题,长期困扰着中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纵观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不能不让人忧虑: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上的急于求成,大搞命题作文训练,拔高认识,忽视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培养,无视作文内容细节上的真实性和“言为心声”,“有感而发”的特点,结果把作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诸如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加上中小学学生接触社会较少,感性知识欠缺,所以写作文时往往感到脑子里空空如也,写作时不是言之无物就是无病呻吟,正所谓“为赋新诗强说愁”。

目前作文教学大致有两种状况:(一)限制太多。开头要怎样,中间要如何,再加上完美的结尾,也许单看一篇还算不错,因为这是按照老师的意思写成的,但免不了千篇一律,久而久之,缺乏创造性的抄写让学生厌倦作文.(二)放任自流。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还没有动笔写,讲了也不会受到重视或怕写前指导会影响学生的独立创造,束缚学生思考,于是干脆不给指导。上作文课大部分时间是布置完作文题目,教师很清闲,学生不知干什么,甚至不少学校干脆取消校内作文课,把作文当作家庭作业带回家去写。

目前中小学生厌写厌练情绪普遍存在,时间一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失去了写好作文的信心,这些心理障碍反过来又阻碍了写作能力的提高,形成了恶性循环。尤其是不少教师不研究学生作文时的心理动态,写前的指导不是着眼于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而是一味传授那些死板的作文理论,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缺乏适度的宽容,不是满腔热情地扶持,而是摆出尊严的面孔说教,忽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凡此种种,经年累月必然使学生对作文活动产生厌倦、害怕、冷漠等心理,严重挫伤作文的积极性。由于作文教学缺少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关注,作文没有成为学生生活的真实需要,所以,多年来作文一直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作文教学也存在着费力多,收效微的特点。

二、中小学学生作文心理及教法

从心理学角度看,作文是一个由主体所引起的以情感为主,包含着理智和意志等复杂心理活动的心理过程。[1]作文学习中的心理活动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内心活动最重要的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对于作文尤其重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参与编写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学生在作文中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发扬学生的积极情绪,克服他们的消极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对学生作文的危害相当大,如动笔之前的畏难情绪,谋篇时希望老师讲解细些或想找资料抄袭的依赖心理,作文进步不大时的厌烦心理等。

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中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多依赖于教师,如果教师对其评价不高,他们大多会失去写作的信心,只看到自己写作不好的一面,看不到自己的潜在力量和优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一种理性认识。学生作文也是各种思维活动的综合运用过程。如果作文时文从字顺、一气呵成,这是思维畅达的结果;如果作文时时断时续、句不成段、段不成文,这是思路受阻所致。是最常见的一种思维障碍,它表现为写前不知如何写、写什么;构思时思路模糊、不会取舍。作文活动中的思维障碍还表现为思维定式,即作文形式的雷同化、结构模式化、感情单调化等。

上述学生心理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心理,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激发兴趣。激发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每次作文课的导入上,比如,用活动或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的本质是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模拟生活情景;教师还可以有选择地展示挂图、实物、标本、模型,或做一些启发性强的实验等,这种方式的导课使学生以第一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悬念或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期待欲。由于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是以绝对空白的头脑面对作文要求的,他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使他面对作文时,都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作文期待。这些欲望有的处于意识的层次,更多的处于无意识的深层次。期待欲望的激发与满足能大大引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让作文要求对学生具有一种召唤的力量或陌生的诱惑,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和祈求心理,诱导他们积极作文。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实践证明,悬念或质疑的导课方式能激发学生写作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二)拓展思路。学生作文前,经常感到困难的是思路不开阔,有些明明是很好写的题目,他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但写起来就是思路不畅,写不上二三百字就无话可说了。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会想,也就是思路拓不开。那么该如何开拓思路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较有效的方法:

六觉观察法:我们常说人有五官,会“视、听、触、嗅、品”,其实作文要想写好还离不了“想象”,可把它们统称为“六觉”。外出旅游回来不会写游记的大有人在,原因在于他们只利用了身体感官的某一项功能,最常见的写法是“今天去了……见了……又看了……”。其实当你告诉学生“观察”除了通常的“看”以外,还有诸如 “闻、触、嗅、品尝”等之后,学生会告诉你“小草的叶子正面光滑,背面粗糙.小草的根须像老爷爷的胡子,小草的味道有点苦。”当然只有五觉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独属于自己的想象,比如:睡过吊床的人都能想到那惬意的感受,却不知道如何下笔去写,当你教给学生写实的同时可以添加想象时,学生就会写:躺在吊床上看那变换的白云时的浮想联翩,就会写闭眼后风吹过时的细微感触,就会写听到鸟鸣叫时想到它的色彩斑斓。

头脑风暴法:该法适用于学生们对某一问题都有所察觉,但认识又不全面的情况。因为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认知是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开始,很多时候对事物的感知不够全面,所以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来帮助学生构思,集大家的智慧共同完成对作文要求的全面认识。

找米下锅法:学生在作文时抓耳挠腮、无话可说的现象往往是因为积累不够。“找米下锅”是种不错的积累素材的方法。如在人物描写的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通过下列途径选择主人公和收集素材。如看相册或家庭录像带、浏览照片,列出自己喜怒哀乐的事情,填写调查问卷等途径唤醒学生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根据作文训练的目标对以往的经验进行回顾和筛选。这些材料有的是长时记忆中的已有积累,也可以是在这些积累基础之上的奇思妙想和偶发顿悟,学生的长时记忆和情绪记忆一旦被唤醒,就会在人物描写的作文目标牵引下步步前进,他们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人可记、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作文时就不会再遭遇“搜肠刮肚”“抓耳挠腮”的尴尬。[3](P1064-111).

联想法:就是把一些有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当学生面对文题,写三五句就没话可写时,不妨用用。如写《夏雨》这篇文章,大多数学生只是写雨,其实跟雨有关的很多事物都可收于笔下:如雨中的“大树、小草、行人、花伞、汽车”等。

杂糅法:是把多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也就是[4]如:让学生扮演父子在家里争执等。

其实开拓思路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用心,抓住学生心理,创设作文教学的契机是不难的。

三、中小学教师作文教学心理及教法

作文教学中教学心理过程其实在前面学生作文心理中已经提到过一些,这里侧重在学生写成之后,从批改和赏析两方面分析一下教学心理及教法。

(一)批改教学心理。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两个内容。“批”是对学生作文进行评论,指出优缺点,既有表扬,也有批评,并分析原因。“改”是改动,是对学生习作中的毛病和缺点改通、改好。

在批改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文心理,注意以下几点:

宽容:对待学生的习作要尽量保持原貌少做修改,切忌给学生改得面目全非;对待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在自己的作文过程中老是经受着失败和挫折的苦恼,或者感受的永远只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那么他在心理上就会一直处于压抑自卑的状态,那种渴望作文水平提高的心理必定受到极大的限制。让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目标,以便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形成良性的心理循环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未成年人,他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备,他们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当老师给他们积极评价时,会激发他们极大的作文热情,一旦受挫会马上消极起来,不再喜欢作文。这就要求教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习作。

公平:批改时不偏爱好学生、不鄙视后进生,每次作文都要阅完全部作文,为节约时间可只写等级不写评语。很多学校对作文的批阅要求是半数或抽查,其实要想让学生热爱习作,一定要把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看到,不放过任何一篇好习作,不埋没任何一个习作成功者。如果教师做不到这点,很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感到遗憾,因为他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老师连看都没看,他有一种做无用功的感觉。学生的好胜心是非常强烈的,如果能利用好这一点,有意识地在班里制造竞争的氛围,过不了多久,一个热爱作文的班集体就会出现。

(二) 赏析教学心理。我所谓的赏析教学即通常意义上的作文讲评课,也许很多人认为只有大家名篇才值得赏析,其实作文讲评课最显成效的还是赏析同龄人的习作。由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期待成功的欲望特别强烈,为此,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全班同学一起赏析他的作品是很重要的。只要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作品,每个学生的作品中都能找到闪光之处。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信,不妨重建一套评价等级,有别于一般的优甲乙丙丁,尤其不要吝啬给出“优”等,我在作文评改中给出的最好等级是“选书”,其次是“选读+选贴”,再次是“选贴”,最后是“优”,学生写完作文后,尤其是看过老师给的等级后多很兴奋。

选贴: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选贴”的殊荣,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时,都会露出喜悦的笑容,他们常常驻足墙报前指指点点,“选贴”这两字批语胜过千言说教。当学生拿到“选贴”的作文时,常会自觉地拿回做些修改,添加细节以使文章更好。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承认和赞美,你只要抓住学生这个特点,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就可以了,你不必写太多的评语。把自己从繁重的评语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作文中出现的类错误,即在批改过程中,优点要具体到人,缺点要概括到类,指出本次作文共有几大类错误,该如何纠正。

选读:作文内容较好的,让作者在全班朗读。遇到好点的句子和片段让全体学生拿笔记下来,这时朗读者会感到骄傲和自信。

结集:经历一段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结成集,写好目录、前言,配好插图,编成一本自己的书,互相传阅,也可请家长翻阅赏析;每年或每学期从中选编部分集成印刷本。如果教师确实没时间进行选编,建议每个学生自己选一篇最满意的文章交给老师,印出来后人手一本,这会给学生以成就感。

总之,当教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考察作文教学时,就会体察学生的情感变化,聚焦学生的生活空间,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是自己情感的一种宣泄,达到不吐不快的程度;教师自己也会调整心态,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中小学作文教学心理探析论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日文作文 400字作文初中 怎么写花的作文 做游戏作文 古筝作文 暑假生活的作文 我的弟弟的作文 分别作文 我们家的作文 写中国的作文 作文模式 五年级作文怎么写 最好的我作文 话题作文初中 作文三百字三年级 谢作文 鸽子作文 优秀作文四年级 家乡美景的作文 英语作文多少分 励志作文结尾 改写作文 作文开头与结尾 夏令营作文 我坚持作文 目标的作文 燕子的作文 四月作文 素描作文 优秀作文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