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导演韩寒名人故事

2024-01-14 07:44:02
相关推荐

导演韩寒名人故事

韩寒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上映12天票房已经达到5。25亿元,郭敬明的《小时代3》以5。11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两位中国最著名的作家导演双双步入“五亿俱乐部”。面对扑面而来的赞美或者质疑,韩寒做出回应:“我做了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你可能会不喜欢,可能会有争议,但是不希望被说成是烂片。”

韩寒穿了白衬衫、蓝牛仔裤,脚上却依然是一双黑色户外鞋,站在西装革履的冯绍峰身边。之前十分钟他身旁出现的是西装革履的杜琪峰,从不爱参加颁奖礼和记者会的杜琪峰特意从香港赶来,给韩寒新片《后会无期》首映发布会站台。他很诚恳地赞美这位新导演,“看过他的书,看过他赛车,也听过他的音乐,80后里有这样一位人才太难得了。”只是他的普通话太不标准,一开口就把“80后”说成了“八十后”。

7月21日中午,这位“80后”才子显然还没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三天之后,片子就要上市——哦,不是上市,不好意思,新书发布会参加惯了,是上映了……”他的第二句话则是嘲笑自己的作息:“上午起床,对我来说真的很艰难。”

“给朋友写东西从不收费”

劳雷影业老总方励和路金波、韩寒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四年前。当时方励和导演李玉、范冰冰在东京电影节凭《观音山》拿下两个大奖,就想请韩寒为这部电影写个歌词。路金波说可以,但是必须得韩寒喜欢这部电影才行。方励就亲自带着电影dvd去了上海,为了怕被拒绝面子上难看,他甚至安排李玉和范冰冰坐稍晚一班的航班赶来。

之前方励和李玉知道韩寒是因为拍《观音山》时张艾嘉跟他们推荐了《长安乱》。这是一本语言俏皮结构散漫的小说,豆瓣有句书评说是“拿金砖盖茅房,每一段话都很经典,但故事不经典”。不过方励看完很喜欢,因为他之前跟李玉合作编剧的电影都是故事性极强的,“但韩寒善于刻画人物,这其实就是电影的魂,只要人物的精神状态、对世界的看法都完整可信,就够了”。

方励、路金波和韩寒的首次见面在上海一家酒店的套房,三个人看完电影,韩寒觉得还不错,方励赶紧发短信给李玉、范冰冰,表示可以见面。五个人一起吃了午饭,席间李玉终于提出了约歌词的想法,韩寒一口答应。在回程路上,方励才小心翼翼问了歌词的费用,韩寒的回答是:“我只为朋友写歌词,给朋友写东西从不收费,再说收费你们也付不起……”再后来又有为《二次曝光》写的歌词,方励当时就许下承诺,只要韩寒以后拍电影,“老方给你扛,一分钱不收”。

导演韩寒很敬业

其实韩寒想拍电影的想法已经酝酿了多年。“但是韩寒兴趣太广泛了,又超级贪玩,如果不是有人推动逼迫他的话,就会无限制搁浅下去。两年半前我们就已经决定要做《后会无期》这个故事,一直聊了两年半。”

在这两年半里,方励经常会在凌晨三点给韩寒打电话,问他故事的进展。2012年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方励劝他:“拍电影比写小说更难,能拍出来不是什么都证明了?”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去年。五一放假那天中午,路金波给方励打电话,让他赶紧飞到上海来,因为韩寒终于下了决心。方励挂上电话就订了机票,赶到上海跟他们吃了午饭。然后三人上楼,开始划分架构,韩寒负责创作、方励负责制作、路金波则负责所有的商务合作。不到一小时,三个联合出品人的职责范围讨论清楚,接下来的问题是,拍什么?

韩寒讲了一个原本想写成小说的素材,叫做《东极岛少年往事》,是发生在中国最东边岛屿上的故事。然后韩寒讲了三个可能的故事点,离完整的结构框架还有十万八千里,但已经有了主人公的灵魂,以及片子想表达的情绪和视角。那天晚上三个人谈了五个小时,一直到凌晨。

这一天算是《后会无期》电影项目正式启动的日子。韩寒承诺会8月底交剧本,方励就把开机时间定在了12月初。结果初稿一拖就拖到了11月底,等到定稿已经是新年了,开机只好延期到了2月份。

至于剧本写了这么久,韩寒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写剧本来讲,三四个月一点都不长,好多剧本一写就是半年一年。我就写了一稿,因为我不习惯修改。要修改的.话也只会在脑海里或是在现场自己修改,我不喜欢在纸面上改来改去。我本身就不喜欢写剧本,就像是写说明书一样。我非常非常讨厌人家把我的剧本发给别人看(核心的人除外),包括我自己都很不喜欢看剧本,看着剧本心里就难受。”

虽然写剧本时韩寒还有当作家的习惯性拖延症,但导演韩寒在剧组变成了一个敬业的人。“永远比演员先到现场,比剧组更晚回到自己的房间。他经常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因为他晚上还要写微博,还要修改第二天的台词。”剧组副导演刘作涛也说导演经常会在转场的车上睡觉。因为每次遇到新的场景都会有很多灵感,韩寒喜欢当天修改台词,然后微信群发给演员,所以现场的一大奇观常常是每个演员都举着手机不务正业,其实是在背台词。

“很精细,几乎连一个语气词觉得不对他都重拍。”方励打趣说韩寒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写书有时还会糙,电影倒是做得很细。”冯绍峰则幽怨地表示,当时拿到剧本虽然觉得不错,但没想到开拍后根本没按上面来。“故事的主旨和脉络没变,但台词基本已经变掉了。”

“我不喜欢渲染苦难”

《后会无期》不出意料的大卖,让很多人觉得韩寒做什么事都很轻松,写小说一写就成名了,当车手拿了很多冠军,拍电影好像也是轻轻松松的。对此韩寒觉得那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渲染苦难,“不喜欢标榜有多难,比我难的人多得是,我辛苦归辛苦,至少还住五星级酒店呢,出来还有头等舱呢,在飞机场休息还能睡得好呢。多少人辛苦,可家里连空调都没有。所有我有什么值得标榜自己艰难啊、不容易的啊。但这次的确花了一些心血,我很努力,也在学习。这是真的。”

但即使是如此洒脱的韩寒,也有焦虑的时候,“刚开拍的那段时间,因为造型等各方面都有欠缺,筹备的时间也很短,演员的档期放在那里,不拍就没档期了。”但是韩寒还是尽力使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之下,呈现出了最好的结果”,不过也难免有遗憾,“有些地方的处理我现在都觉得有些遗憾,包括后来我已经没办法动剪辑了——如果我动了0。1秒剪辑,那这0。1秒之后所有的声音部分都要让他们日以继夜地重新工作两三周。还有一个字,就是(陈柏霖和冯绍峰)他们在撞到狗之前,说了句‘他死了吗’,我写那儿时,清清楚楚写的是单人旁的‘他’,但最后上字幕时,他们可能是出于好心,觉得这是狗嘛,怎么能是单人旁呢,就用了‘它’……我这里所有的拍摄手法都是隐藏悬念式的,如果用‘他’,别人就会以为撞到人啦。看到‘它’呢?字幕第一秒就剧透了……这也是遗憾。”

“我一直都在妥协”

在城市之间跑宣传时,韩寒大多数时候都穿着一件白衬衣,妆也不化。记者问他为什么总是穿白衬衣,他有点腼腆:“我也不知道该穿什么,觉得白衬衣比较不会出错,就买了两三件,换着穿……”这个瞬间的韩寒,让人很难和他文字里那个犀利直接的韩寒联系在一起。

很多人说韩寒变得平和了,或者说,更懂得妥协了。这样的评价,放在一直以叛逆形象出现的韩寒身上,更多的是种贬义。面对记者,韩寒却说:我一直都是在妥协。

“妥协不是贬义词。我一直都是在妥协,但在妥协之中我会尽可能多地保全自己。不承认自己妥协的人,那就是装的。”韩寒说。

有很多人看了韩寒的文字,觉得他是愤怒的,但韩寒却认为,那是他们不了解他。他从十六七岁以来一直都是平和的,叛逆和愤怒都是对他非常肤浅的解读和认知。

相比写小说,拍电影更需要妥协和合作。有人说,韩寒的特别在于,他一直是以叛逆的形象出现,他拍电影,那就注定大家对韩寒投射的希望或者幻象落空。

但韩寒似乎并不在意这种希望或幻想的落空,在他来看,作为导演的他需要的不是张扬个性,而是承担责任,“就电影来讲,除了我自己,我还要给投资方、给演员、给很多人负责,所以我要做很多的宣传,不能让他亏。我只有做了这些,才能够确保我做另外的作品时,更加自由。”

但对于电影的创作,韩寒却觉得没什么可妥协的,“我只对老天妥协!天气不行你就拍不了,除此以外没什么可妥协的。写小说是最自由的,但也得有个交稿时间,写着写着也会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赛车也是妥协,因为永远不可能得到一辆车况100%完美的车。你做的所有事都是妥协。你要学会妥协,尽可能地保全自己,才会得到更好的。”

导演韩寒的对于电影创作的不妥协,直接导致了拍戏时制作费不断超支,最终从开始预估的三千多万到了快五千万。

最大的一次挑战是,在转场去内蒙古的时候,韩寒希望方励能做一个火箭残骸出来。方励的另一身份是劳雷科技公司的总裁,对火箭也是相当熟悉,但是他一拿到韩寒给的参考图还是傻眼了,“那是美国最大运载火箭土星五号,直径六米,根本就没法运到沙漠里去,而且他只给了我十天工期”。

后来方励真的让工程师做出了那个火箭的尾喷管,就是海报上那个巨大圆锥状的钢梯。他们加班加点做完后大卸八块,几千公里运到内蒙古沙漠,又运输焊接机和技术团队过去重新焊接拼装。电影中马浩汉经过那个巨大不知所云的残骸时,有一种渺小悲凉的宿命感。

“做事情完全不能考虑粉丝”

《小时代》票房上的成功让很多人把这种非专业导演拍摄的电影称为“粉丝电影”。即靠粉丝支撑票房的电影。《后会无期》在未放映时便引起诸多争议,其中最大的争议便是韩寒会不会把《后会无期》拍成粉丝电影。

对于这样的争议,韩寒似乎并不在乎,“我没办法照顾所有人的口味,我就照着自己的审美和风格来,自己的风格就是一切。”

对于是否会照顾到粉丝,韩寒也否认了,“我也不会照顾他们。做事情完全不能考虑粉丝。粉丝再多能有多少?一个人的死忠粉丝,最多也就几十万,你要是照着这几十万人的口味来,你拍一部电影也就只能讨好这几十万人。”同时,韩寒也表示他并不担心票房,“观众是个非常大量的群体。有这样的观众就有那样的观众。当时我们发朴树的歌,有人说这歌不够商业啊,要找其他的,找看起来更火的歌手。我说不要,所有的东西都是风格的体现,你想想你上学时是听杀马特多还是听高晓松的多?你身边潜伏着很多有不少可能性的年轻人,只要有合适他们的,就能把他们抓出来。一部电影,票房哪怕8亿10亿也就两千多万人看,中国有那么多人哪!你不要觉得文艺青年是个非常小的受众(群体),其实很多很多很多。”

韩寒虽然表示不会刻意地照顾他的粉丝,但他的粉丝却不愿意错过他的电影,因为太多人都想去靠这部片子找回自己失落失败的人生,就像一个粉丝在韩寒微博底下留言那样:“我是一个32岁的大叔,从来没有去过电影院。但是过几天我会去看《后会无期》的。即使不知道哪里买票哪里进去,但是我还是会去。就是为了去见我的三个老朋友——韩寒,朴树,青春。

“我没办法照顾所有人的口味,我就照着自己的审美和风格来,自己的风格就是一切。”

【导演韩寒名人故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大学与高中的区别英语作文 我们的学校三百字作文 冬季600字作文 爱学习的人作文 我的爸爸是农民作文 妈妈真辛苦作文 暖流作文 可爱的芭比娃娃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暑假生活 微笑的魔力作文 关爱作文600 赞颂梅花的作文 有关观察的作文 洗袜子作文 英语作文outline范例 逃家小兔作文 海边游玩作文500字 关于语文的作文600字 掬水留香作文 家规的英语作文 游西江千户苗寨作文 秋天作文八百字 我的书屋我的梦作文400字 葡萄作文结尾 拒绝诱惑的作文800字 一堂有趣的物理课作文 写信范文400字作文 守望花开作文600字 缅怀烈士的作文 人生如考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