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综合

贵州80后作家李晁:探寻写作之路

2024-02-13 14:05:13
相关推荐

贵州80后作家李晁,被誉为当代文坛的新锐力量。他自幼酷爱文学,潜心研习写作技巧,以其敏锐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在大学期间,李晁开始发表自己的作品,引起文学界的关注。他的作品以充满现实主义风格为主,深受80后和90后读者的喜爱。不断探索创作之路,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评论等多种文体,形式多样,思想深刻。李晁通过作品向读者展现了他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受到了广泛好评。他的写作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为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成为文学界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本报讯 贵州80后作家李晁的新书《步履不停》,日前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新书收录了他的旧作十一篇共十六万字,其中包括《遇见》等广受好评的小说,以及获得滇池文学奖的《姐姐》等。参与过几次李晁的新书分享会之后,记者梳理了李晁的“青年危机”,从这个青年作家身上,试图体会他的光芒与失落。

想撕掉 “少年气” 的标签

李晁新书《步履不停》,在今年上半年公开出版。刚刚过30岁生日的李晁,已经出版了《朝南朝北》()和《步履不停》()两本小说集。再加上当了四年编辑几乎没写东西,所以严格来说,这两本书差不多是在26岁之前就完成了。对一位二十多岁写了两本书的人,毋庸置疑,内容几乎都是来自于青少年时期的体验。

“那时候整夜整夜地写,好像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讲。”雾水镇、铁葫芦街、水生和他的朋友们……这些带有强烈个人生活背景的场景和人物,从笔下徐徐流出。几乎所有人读过之后都问李晁,到底他们身上,有多少你的影子?

“没有,全是瞎编。”《米乐的1986》这一篇里,出生于1986年的米乐及其男友和李晁同年。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李晁很像,可李晁不管任何时候,都从未承认过这种联系。

也许,小说的灵感来源于哪,这问题对他来说是关闭的。他忽略自己的青少年的情绪体验,因为,小时候并不快乐。

他只是闷着头写。大学毕业后,也没找工作,后来有一段时间专门熬夜写东西,没成想后来熬出了心脏问题,这才改掉了熬夜的疯狂。

那时候,《青年文学》特别喜欢李晁的小说,“几乎写什么发什么。”写少年情怀的《傻时光》,如今还被网友在微博上怀念。一位网友说,高考前,她每天看一遍《傻时光》。

对于李晁自己来说,他成名于青春文学,却认识到自己在题材和写法上,都始终走不出“少年”。收录在《朝南朝北》中的《冬天之死》,开始探索中年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但相比起来,李晁始终没有完全推开成年世界的大门。

向往“一刀见血”的写作

在李晁看来,写作更多的是来自于想象。对于那些笃信李晁是本色写作的读者来说,总是不接受这个说法的。他们觉得,李晁自己就是朝南、朝北,也是水生、米乐,因为他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少年:男孩都忧郁善感,情感炽烈又隐忍,总是缺乏点勇气;女孩泼辣伶俐,能引导男孩的情感。勇敢大方,但运气不太好。但无论男孩女孩,都去向不明——总是在故事的结尾,继续过着忧郁的生活。

李晁自己并不追求这样的风格。相反地,他特别羡慕那种开篇明义的爽利。“我欣赏单刀直入式的小说,她痛快,见血……但往往一下笔,我的世界就是一种雾状的形态,是一种情绪慢慢发酵的味道。”如他所说,相比起鲜明立体的人物设定,读者在他小说里看到的,更多是都是一种略带痛感的氛围。有读者说,李晁的小说读完之后,需要掩卷、沉思,最好有个绿植,舒缓舒缓胸中郁结。

对李晁来讲,读起来特别过瘾的现当代文学,尤其是理查德·福特这样的美国作家,是他特别喜欢的。理查德福特的小说,没有铺垫和迂回,却庖丁解牛似的用人物表现观点,对李晁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难以摆脱的“双重人格”

“一个作家,写的基本上是前二十年的经历。”作家王剑平说。对李晁来说,前十八年,生活在乌江镇以及各个水电站的日子,几乎成为了他创作的宝库。

“那时候最喜欢的,是和发小们烧火,烤红薯和玉米,夏天就去江里面游泳。你必须游得又快又有力,超过江水流动的速度。”说起这些,李晁显得兴高采烈。少年时代,李晁的居住地稳定在乌江,他开始过得快乐起来。

而更小的时候,父母从湖南到四川不断迁徙,他总是因为口音和内向,被同学欺负。

那时候,父亲常在外地修建水电站,不在母子俩身边,自己从小走路都“挨着墙角走”,生怕被人看见了。

这些性格特质,是李晁笔下人物的灵魂;而他眼中的世界,构成了小说气氛的基调。作家肖江虹说,李晁写的小说令人感到痛苦,但他会把伤口撕开了再缝合。另一位贵州作家曹永,则是把伤口撕开了给你看。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李晁的每一张照片,几乎都是低着头、驼着背,还有难以舒展的表情。但在公开场合拍的工作照片,李晁的开朗和自信,又让你寻不着丝毫的“自闭”。高大的外表和彬彬有礼的气质,被作家谢挺称为“君子之风”。如果让他发表讲话,他的口才也让人印象深刻。

在作品和真人之间的落差会让你觉得,他的双重性,就好像作品人格和真实人格的关系:互为镜面又互相弥补,在潜意识中,二者完成了某种共通。

瓶颈:看不见的创作隔膜

16岁时,李晁就知道自己必将成为一个作家。“那时候我站在全家人面前说这句话。当然大家都不怎么当回事。”

,李晁上大学之后,参加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二年投稿,又获奖。这事在学校里没激起任何波澜,只有寝室里的几个人知道。他后来给《上海文学》投稿,接到时任上海文学编辑金宇澄亲自打来的电话,说很喜欢那篇处女座《朝南朝北》。后来,作家出版社给李晁出了本书。二十岁的头几年,李晁的写作显得很顺手,他每每谈及,都庆幸自己运气好。

李晁对文学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从生理和心理都爱,从在乌江小镇上开始能网购图书开始,街上就少了一个游荡的少年。”冒着被孤立的危险,李晁开始了只爱阅读和创作的生活。不过所幸,和发小的关系仍然特别好。有趣的是,直到今天,发小们都不看他写的小说。

李晁屯书成癖。平时逛街没别的,直奔书店,然后凭直觉挑选新书。不过买书速度大大超过读书速度,现在屯的书,够他再读几年。可他依然为囤积一本书的不同版本感到兴奋。

看多了好东西,越来越下不了笔。与此同时,小时候四处迁徙、由此缺乏“故乡”根性的缘故,成人的人格也长不出来。在现在的生活中,李晁坦率说明,自己找不到写作的灵感。很多时候,李晁只有在回到乌江,和发小挽起裤脚捉螃蟹,才把自己熟悉的乡野之气释放出来,那个谦谦君子的皮相暂时收起。只有那个时候,他的雾水镇,他的铁葫芦街,才是滋养他作品的底色。(本报记者 李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13 14:40风.男孩[辽宁省网友]IP:20721399
    李晁的作品里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很能引起共鸣,加油!
    顶5踩0
  2. 2024-02-13 14:33纯情依旧[山东省网友]IP:462779655
    期待看到李晁在写作之路上的更多精彩作品。
    顶42踩0
  3. 2024-02-13 14:26懺目幽靈[内蒙古网友]IP:1731952388
    喜欢李晁的文章,感觉他的写作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顶2踩0
  4. 2024-02-13 14:19兔兔图[河北省网友]IP:3076227818
    @〖風〗繼續吹作为80后作家,李晁的写作更贴近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很有代表性。
    顶2踩0
  5. 2024-02-13 14:12〖風〗繼續吹[贵州省网友]IP:3409407529
    李晁的作品很有共鸣,期待他在写作的路上不断进步。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想不到作文 创造文明城市作文 公园的风景作文 走在路上的作文 写名言警句的作文 英语书信格式作文 中考英语作文范文 雅思作文 范文 新学期打算作文四百字 达尔文英语作文 写海龟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植物100字 写成功的作文400字 语言的温度作文 关于爱国的作文四百字 妈妈的爱英语作文 接力比赛的作文 近视调查报告作文500字 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作文 家乡的田野作文 我我快乐半命题作文 如何保持健康小作文 男插女作文 阅读作文800字 爱岗敬业的作文题目 毕业后的选择英语作文 成龙英语作文 手心里的温暖作文 二年级葡萄作文 最好的朋友作文300字